姚瑋潔

“唐家三少”的長篇小說《絕世唐門》
如果說2014年網絡文學還是陳天橋、侯小強、吳文輝三個男人的恩怨,2015年這個市場已經開始書寫馬化騰、馬云、李彥宏的故事了。
2014年底百度文學成立,對縱橫中文網、熊貓看書、百度書城等網絡文學品牌和內容進行整合。本來是盛大、騰訊、百度三足鼎立,結果騰訊文學合并了與自己斗得一地雞毛的盛大文學,成立閱文集團。然后就是阿里進軍網文。
BAT就此全部進場。
根據易觀智庫2014年第三季度數據推算,兩強聯手,閱文集團占據的市場份額至少在六成以上。更主要的是,比較BAT的起點,閱文集團擁有最強大的作者資源——旗下幾大平臺號稱有400萬注冊寫手。
于是,阿里文學總編輯周運提出:“我們將推出顛覆性版權合作政策,給予合作作者和版權商最大幅度讓利,愿意將作品的出版、動漫改編、游戲改編、影視改編的版權利潤全部讓給合作方。”
對作家如此大幅度的讓利,也被外界解讀為“挖神大戰”。
相比之下,百度文學雖有強勢渠道資源,卻缺乏內容,收購縱橫中文網后的近一年內幾乎沒有什么大動作。所以剛剛傳出騰訊接洽收購百度文學的說法,只是被兩家辟謠。
總之,出于控制產業鏈上游產業的目的,網文作家水漲船高已是不爭的事實。
“唐家三少”連續3年坐莊網絡作家富豪榜第一名:2012年是2650萬元、2014年是3300萬元,2014年是5000萬元。
傳統作家方面,2014年“中國作家富豪排行榜”榜首是張嘉佳、1950萬元,2013年是江南、2550萬元,2012年鄭淵潔、2600萬元。雖然業界對此多有質疑,但傳統作家與網文作家的身價差異大體如此。
在天價書酬的另一面是天量讀者。特別是隨著今天網絡文學讀者的成長,網絡文學對于中國人思想、意識和生活的影響將越來越大。它通過手機,把上億不讀書的中國人帶入到文學的世界。
此前廣電主管部門《關于印發 ?關于推動網絡文學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的通知》亦稱,積極引導網絡文學講品位、重格調,棄粗鄙、戒惡搞;建立網絡文學內容質量管理長效機制,健全作品抽查、閱評制度,完善符合網絡文學作品出版特點的審讀流程及管理辦法。
顯然,現在的網絡文學還是一種青春文學:勵志、創業、魔幻、校園都是暢銷主題。網文作家也更愿意迎合讀者,或者說重視“讀者體驗”。
結果傳統作家因此批評他們“過分商業化”,而且從來不愿意把這種特殊創作模式作為一種正式的文學流派或改革。
一位著名作家、評論家,《長篇小說選刊》編輯部主任馬季曾如此表達他的擔憂:“現在的問題是理論批評界對網絡文學的關注不夠,傳統的批評話語一時又難以準確‘描述網絡文學的現狀。”
在他看來,雖然有大學開設“網絡文學研究”的相關課題,但在網絡文學現場幾乎聽不到批評家的聲音,“網絡文學的批評體系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形成,它一定是在作家、批評家和讀者的磨合中慢慢培育出來的。”
除了投入、開發,誰能更認真地對待最貴作家和最貴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