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漢民
摘 要:三維仿真技術,是指應用計算機技術,在電腦中生成逼真的虛擬環境。在當今世界,科技開發、制造業日益發達,三維仿真技術越來越多地滲入大型工業研發及生產過程,尤其是盛行的航天科技及海洋大型船舶制造行業,三維仿真技術發揮著它不可估量的作用。該文運用三維仿真技術,對中波拉線式鐵塔及其附屬設備進行仿真建模。在建模基礎上對模型進行研究,將其應用于實際工作中,如計算鐵塔重量、天線區模擬演示等,更直觀全面。
關鍵詞:ProE 中波 拉線式 三維仿真
中圖分類號:TP391.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3(b)-0012-02
在目前的大型中波鐵塔研究生產及日常維護工作中,基本上是應用平面CAD輔助軟件繪制,需要結合實物構造對鐵塔進行對照理解。應用三維技術繪制鐵塔整體裝配并不多見。該文結合天線工作實踐,將該單位的600型、1000型中波拉線式鐵塔,利用三維仿真技術進行3D繪制,在電腦虛擬環境中進行裝配,直觀再現現實工作場景,加深了對中波拉線式鐵塔的研究,從而更好地指導天線業務學習。
1 繪圖軟件
ProE軟件,是一款集CAD/CAM/CAE功能一體化的綜合性三維軟件,是一套由設計至生產的機械自動化軟件,是新一代的產品造型系統,是一個參數化、基于特征的實體造型系統。操作界面簡單,完全參數化的繪圖過程,使圖像繪制變得方便快捷。ProE軟件還具有各種分析功能,滿足各種運算需求。該文接下來要涉及到的,就是利用其質量計算功能進行龐大的工程質量計算。
2 拉線式鐵塔天線繪制工作
2.1 三維圖像展示
2.2 繪圖過程中碰到的問題及其解決辦法
(1)當零件過于復雜,繪制、修改幾十上百次時,一旦違反繪圖規則,由于ProE對某些違規操作的不可逆特性,將發生不可復原的損失。繪制復雜圖形,操作錯誤在所難免,須定時對正在進行且繪制正確的圖形文件進行保存,以便ProE在發生不可逆錯誤時,重新打開文件,恢復到最后一次保存的操作正確的位置,避免從頭開始繪制零件。
(2)該繪圖工作量巨大,當繪制文件累積到幾百兆(單位Mb)以后,會因為系統、軟件及圖象文件結構等原因,經常導致軟件、文件崩潰,因此,須對工程項目及時備份。
(3)繪制時,如果圖像占據內存過大,會導致系統運行緩慢甚至系統崩潰,導致繪制工作停滯不前,該文采用了分步方法,將模型先分開繪制,最后再進行整體組合。
3 利用三維模型進行研究學習
3.1 中波拉線式鐵塔質量分析
該臺中波天線主體采用Q235B型號鋼材,利用ProE的質量屬性功能,完成了對鐵塔主體及其拉線的質量計算。
3.1.1 ProE軟件具體操作
如圖7所示,打開600型發射塔的模型文件,在ProE軟件主菜單點擊“分析”按鈕,然后選擇“模型”->“質量屬性”,調用質量屬性模塊,如圖9所示。點擊“質量屬性”頁面左下角眼鏡形狀的計算按鈕,顯示密度參數界面,如圖8所示,輸入鐵塔材料Q235B的密度 (7.850 000 0e-06kg/mm3),點擊確認,經過計算機幾秒的處理時間,就可以得到600型鐵塔主體質量約24.755t。
按照上述步驟,繼續使用ProE對其他模型進行計算,1000型發射鐵塔主體質量約59.277t,反射鐵塔主體質量約46.727t。1000型鐵塔第一層拉線質量約1 986.262kg,第二層拉線質量約2 460.881kg,第三層拉線質量約3 745.438kg,第四層拉線質量約4 466.58kg;600型鐵塔第一層拉線質量約1 669.514kg,第二層拉線質量約2 404.659kg。
3.1.2 注意事項
拉線中的鋼絲繩、桶形絕緣子密度與Q235B不同,需在密度參數界面輸入對應密度。桶形絕緣子密度為3.578 150 0e-06kg/mm3。鋼絲繩由于其由多種材質組成,包含鋼絲、麻心、浸油等組成,密度分布不均,因此采用了取1m長的鋼絲繩,通過計算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得到其平均密度為4.856 000 0e-06kg/mm3。鐵塔拉線采用了三種不同線徑的鋼絲繩,通過計算,平均密度基本相同。當然,由于模型與實際鐵塔不完全一樣,如鐵塔的焊接部分在模型中無法體現、鐵塔拉線拉緊后油溢出,風吹日曬,質量都會與實際有所差別。
通過使用ProE軟件的質量計算功能而得知,模型與現實真實對象尺寸一樣,輸入材料密度,就能夠快速得到整體模型的質量。比人工按件計算快很多,甚至在特定環境下人工無法完成的計算,計算機軟件也能快速完成。
3.2 中波拉線式鐵塔天線區仿真
建立天線區仿真環境,有利于加深對中波天線的學習,熟悉崗位環境,有利于天線工作的開展。該文應用3DS Max軟件,以第一人稱視野瀏覽虛擬天線區。
3.2.1 仿真環境建立
3DS Max是三維動畫渲染和制作軟件,主要應用于建筑、影視、游戲、動畫制作方面。3DS Max可以繪制仿真現實場景的天空、白云、樹木、草、山水等各種模型,也可以在場景中布置攝像機,給攝像機指定運動軌跡,在攝像機運動過程中,借助攝像機的拍攝視野,就可以達到以第一人稱視角瀏覽天線區的目的。
3.2.2 具體實現關鍵問題及仿真效果
要實現天線區的仿真環境,首先關鍵要實現ProE繪制的三維圖像轉換成3DS Max可以識別的格式。點擊ProE軟件主菜單“文件”->“保存副本”,選擇保存類型為“*.igs”進行保存。然后在3DS Max軟件主菜單點擊“文件”->“導入”,選擇文件類型為“IGES(*.IGE,*.IGS,*.IGES)”,即可完成圖像文件轉化。
完成圖像文件的轉換后,即可在3DS Max環境中布置天線區場景,架設攝像機,設置運動軌跡等操作,該文不再繼續詳述,將建立的仿真環境進行展示,圖10為攝像機運動拍攝中的天饋線截圖,圖11為攝像機移動到天線區時拍攝的截圖。
5 結語
通過應用ProE、3DS Max軟件進行大量的繪圖、仿真工作,并應用其對中波鐵塔天線進行分析,使我們更深入了解自身廣播設備的性能,更深層次地體會了三維仿真技術給我們的工作帶來的便捷和高效性,在今后的工作,將更多地應用電腦技術為廣播事業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尚游,陳巖濤.OpenGL圖形程序設計指南[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 王玉梅,姜杰,況軍業.3dsMax8從入門到精通[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7:98-144.
[3] 陳旭.中文版Pro/ENGINEER野火50技術大全[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3:55-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