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陽
摘 要:隨著迅速發展的社會經濟與道路建設,新時期的一個重要新課題就是進行城市道路景觀設計。該文對城市道路景觀設計現狀進行了分析,并且就城市道路景觀設計的原則和具體內容進行了論述。從而將一些具體的思路和參考提供給城市的有關道路景觀設計。
關鍵詞:道路景觀 城市道路 設計
中圖分類號:U4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3(b)-0049-01
就城市的空間環境來看,其十分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就是道路。而道路也同時作為一項公共設施維持著人類的基本生產和生活,使不同的交通需求得到滿足。如今隨著經濟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道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僅僅通行功能已經不能滿足實際需求,還提高了對環境景觀功能等方面的要求[1]。
1 城市道路景觀設計的基本現狀
近年來,我國的城市建設非常迅速,而且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城市的面貌。然而城市景觀都只是局部進行布置,也存在臨時改造的情況。就城市道路景觀設計的現狀來看主要如下:
(1)還未完善功能設施。主要反映在道路交通環境中只考慮對道路交通要求,不夠重視道路兩側各種設施建設和美化設計,如交通標志和照明等。
(2)整體環境質量比較差。其表現主要有:沒有健全道路綠化系統,道路兩旁的一些建筑整體上比較雜亂,往往比較隨意地布置一些車站站牌和廣告箱等,缺乏系統、標準的設計。
(3)就城市道路環境來看,往往比較注重車子而不是人。遇到交通繁忙時候,不少路段的停車點都很欠缺,這就導致停車將人行道擠占了。
(4)城市街道建設整體上沒有什么個性,在空間上,不論是色彩、材料還是形式等方面,相似度都比較高,缺乏可識別性等。
究其原因,有來自歷史、觀念方面的,也有經濟方面的問題等,最終導致城市道路景觀在設計上欠缺統一性和整體性。城市道路景觀設計可以將良好的公共活動空間為居民營造出來,所以必然能夠實現持續發展。
2 設計原則
在城區占用的交通空間所導致的視覺破壞是很大的,不管的停車場或者快車道,乃至于商業街可能都難以讓人有視覺美感。隨處可以見到或靜或動的機動車,將城市景觀主宰了。所以,設計城市景觀要先制定宏觀的規劃,接下來在此指導下結合自身特點來具體設計城市道路景觀。
(1)適應城市道路景觀的性質和功能性[2]。因為受到城市地形、地質和氣候等方面的影響,道路的性質和功能不同,其最終產生的路網也就不同。因此,一定要以城市的特點為依據,促使道路提高自身最基本的使用功能,通過道路的設計來推動經濟的發展。
(2)針對道路的使用者,應該對其行為上的規律和視覺上的特性多加考慮。道路上存在的主要是車流以及人流,人們對街景的觀賞都是在動態過程中完成的。而且人們行為規律和視覺特征的不同主要是因為存在不同的交通目的,采取不同的交通手段。因此,城市道路景觀設計務必要堅持“以人為本”,為行人盡可能地提供方便,對街道進行美化,并努力促使交通壓力得以緩解。
(3)融入文化特色的原則。設計時需要從整體上考慮道路和環境兩方面因素,同時實現設計的一體化,將兼具時代感和獨特性的城市環境創造出來。
(4)堅持可持續發展與個性設計。在進行道路景觀設計過程中要同時思考自然、生態和經濟社會三方面的統一。在進行道路景觀設計時,需要盡可能地多運用自然要素,促使城市中的生態環境可以逐漸得以恢復和進行再創造。個性設計就是要求設計要將城市的形象特性凸顯出來,使每個城市各自不同的歷史背景,,融入各城市的地形和氣候,還要將關愛理念突出出來。
3 主要設計研究內容
(1)道路線型的美,不管是直線還是曲線的道路線型,都是具有其自身獨特的美的。要按照動態的視覺特性,來從景觀角度分析線型,例如較高的車速就會要求線型也要很好的配合,這不但會對道路的景觀產生影響,還有可能導致交通事故的增加。就長遠觀點來看,對線型的研究一定要從動態的角度進行。一定要很好地結合起行車功能和美學原則,才可以充分地體現出道路的線型美,將更加豐富的動態景觀呈現出來。
(2)道路的植栽,栽植道路,就能對道路的沿途景觀進行豐富,協調好道路和兩側的景觀,以便行車起來更加舒適,如此才會呈現更加美麗的區域風景;對行車的條件進一步改善,對視線進行引導、遮光處理,促使行車不再出于緊張,將視覺疲勞的情況盡可能消除掉,以保證交通安全;促使交通危害減少,對道路兩旁的環境進行改善。在進行植樹的過程中,要對區域的特性和自然環境等加以綜合考慮,將栽植的具體種類和位置等確定下來。在道路兩旁可能存在不太雅觀的景致,針對這一情況也可以借助綠化來進行遮掩,綠化要求是密集且連續的,以便真正做到美化路容。道路的綠化設計要促使綠化景觀的動態化,花紋要具有豐富的色彩和分明的層次,要和周圍的環境協調好。
(3)道路交通設施設計,解決好交通設施問題,才能確保交通的暢通和安全。配置交通設施和進行景觀設計之間存在矛盾,但又是統一的,交通設施設計的十分科學合理,那么道路的景觀就會增強,反之則會對道路的景觀造成破壞。設計標志和標牌的時候主要應該是采用附著式,門式框架并不適用。可于機非分隔帶外側進行排布設置,與機動車道比較接近,從而為駕駛員提供方便,對交通標志的相關信息進行及時而準確的分辨,從而確保判斷的正確性。在城區,對于標線的作用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借助設計好標線設計來對交通流進行疏導。從而做到對交通設施和景觀設計兩方面要求的滿足。
(4)綜合考慮自然和人文要素,綜合考慮這兩方面因素,對于城市整體風貌和特色的體現是很有幫助的。此外,對于人們在行駛過程中產生的疲勞感也可以有效的減輕,促使其在旅途中更加具有愉悅感。所以,要盡量在道路環境中盡可能地組織道路周圍的風景點,例如在道路前方,就需要很好地結合起對景與道路景觀,將兩側對的景觀連接好等;與此同時,也要在道路環境設計中融入一些人文景觀和風景點等,從而實現相得益彰的視覺效果。
4 結語
總之,城市道路景觀設計要想做到科學合理,就一定要以地形條件、區域和人文歷史情況為依據來進行城市道路景觀設計,并且將自然、社會和藝術的美感融合為一體。對城市道路景觀的內外方面進一步深化和拓展,以便將一個和諧的城市環境系統營造出來,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參考文獻
[1] 顧小玲.景觀設計藝術[M].福建: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
[2] 越曉冬,越曉峰.淺談城市道路的空間及景觀設計[J].城市交通,2000(l):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