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
摘 要:當前,交通運輸行業中,尤其是航空運輸業得到快速發展,空中的流通數量逐漸增多,隨之而來的空中環境也日益復雜。空中交通管制服務是航空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飛行的安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面對日益復雜的空中環境,空管系統所需應對的風險也逐漸增多,成為航空管理的關鍵內容。該文就運行分析法下的區域管理風險因素進行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運行分析法 區域管制 風險因素
中圖分類號:V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3(b)-0133-01
空管安全風險就是在特定的條件下,由于空中交通管制系統內部及與之關系密切的其他因素導致危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和造成的損失。區域管制是空管風險發生的其中一個階段,是在飛行階段進行管制,了解對航空器造成風險的可能性。運行分析法就是根據生產活動及其內部的邏輯關系,將風險主體制成流程圖,然后根據圖中的關鍵以及薄弱環節了解存在的風險。該文通過運行分析法與因果分析法相結合的方式,對區域管制的風險因素進行分析。
1 區域管制風險因素的識別
區域管制工作主要分為6個部分,席位接管、席位監控、沖突預測、沖突解決、處理飛行員請求、注意力轉換[1]。
席位監控就是在管制員的頭腦中形成一定情境意識并保持的過程,在其頭腦中構畫出一個準確、實時、具體的交通管制圖,形成一定的情境意識,不僅是管制員頭腦中圖示的更新,也是對整個管制信息進行分析、處理的結果。將管制員頭腦中的圖示與雷達屏幕呈現的信息相對比,比較二者的吻合度,并尋找差異,重新核對信息。若二者信息相符,就能夠對管轄區域有一個整體的清晰了解,并能夠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斷更新和持續情境意識。
沖突預測主要是為了在發生沖突之前進行有效地分析和預測,做好預警工作,減少或避免出現沖突。沖突預測是管制員在管制以及監管工作中,通過獲取外界信息獲得外界刺激引起的,管制員在接受到刺激后,會從中獲取沖突信息,并根據沖突模型進行核對,若存在沖突,在明確沖突的類型后,對沖突進行分析和預測。若沖突信息與模型存在較大的差異,則重新對關鍵信息進行提取。對沖突進行準確的預測能夠有效地緩解沖突帶來的損失和影響,減少管制工作的負擔,也是管制員經驗以及觀察能力等素質的體現。
發現沖突存在后,就需要解決沖突,管制員需要找到有效地解決方案并實施,指令發送后,選取管制方案,管制員需要及時對進程進行更新,并對飛行員的復誦以及雷達的顯示、指令等進行檢查,核對是否存在錯誤和執行情況,若存在問題,需要管制員迅速返回是否需要指令的判斷,若不存在問題,管制員也需要明確是否繼續補充指令,并確認沖突是否已經解決[2]。
2 防范區域管制風險因素的有效措施
基于運行分析法的區域管制風險因素分析能夠更加接近區域管制的現實情況,由此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優化措施的可靠性。
2.1 提高風險意識
在區域管制中,風險意識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工作人員具有高度的風險意識,區域管制的各項工作才能夠真正得到有效的落實。安全風險意識不僅是通過教育學習掌握和獲取的,也是在不斷地應用與實踐中進行總結的,因此,要對區域管制人員進行必要的安全風險教育工作,觀看教育專題片,用實際的案例教育區域管制人員,并指導他們在實際的管制工作中,不斷吸取經驗和教訓,總結防范風險的措施,提高風險意識,強化思想道德教育,深入管制人員的內心深處,采用長效機制,牢固樹立風險意識,并在工作的具體環節中進行運用。
2.2 強化管理制度規范
要使區域管制工作得到順利的開展,就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規范作保障,使區域管制工作有據可循,有法可依,更加便于對管制工作的監管,提高管制的質量和效果。區域管制的相關領導,應根據時代發展以及變化的實際情況,根據存在的新問題和新發展趨勢,不斷建立健全管理規章制度,保證管制的各個環節都能夠嚴格按照規章制度進行。在制定規章制度時,應綜合考慮多種因素,了解各方的意見和建議,并進行模擬測試,防止漏洞的出現,根據運行中發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不斷地完善和修改。
2.3 加強安全管理工作
區域管理風險是受人為、設備、環境、管理等多種因素影響的,在當前的空管運行工作中,管理的作用越來越大,對區域管制工作的順利進行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必須加強管理工作的開展,由經驗豐富的管制人員進行監管和協調,把握運行的趨勢,并及時分析存在的風險因素,及時采取有效地措施加以解決和控制,注重管制人員的搭配,保證管制風險的分析和應對。此外,要定期對人員、業務、管理等工作進行總結,分析風險形勢,根據發生的問題分析各個環節以及規章制度中存在的漏洞,以及可能產生的危害和損失程度,進一步完善管理工作的開展和落實情況。還應定期進行檢查,當風險消除一段時間后,還要對這種風險進行細致的分析和研究,了解解決方案的可行性,并保證方案能夠得到有效地執行,同時,總結經驗教訓,為今后的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據[3]。
3 結語
空管事業要實現不斷地發展和進步,必然會面臨諸多的風險,作為區域管制的相關人員,應提高風險意識,對區域管制的風險因素進行有效地識別和分析,并能夠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風險防范機制,加強安全管理,減少風險出現的機率以及可能帶來的損失,保證我國的航空事業能夠得到安全有效地發展。影響區域管制風險的因素主要有人為、設備、環境、管理等方面的因素,管制人員應不斷適應快速變化的實際情況,采取積極有效地方法,并加強監管,對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進行分析和預警,保證區域管制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 張曉全,于露,曹鈞.基于不安全事件等級的空管風險管理研究[J].中國民航大學學報,2012,30(2):39-40.
[2] 杜紅兵,王雪莉.基于流程圖的管制塔臺風險因素辨識[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0,20(6):80-81.
[3] 劉堂卿,羅帆.空中交通安全風險構成及耦合關系分析[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2010,34(1):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