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明
摘 要:目的:了解QA在藥廠環境檢測中的職責與作用。方法:環境監測能夠及時準確地反映藥品生產環境的質量現狀和趨勢,根據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對藥品生產環境的規定,通過分析環境檢測過程中QA在保證檢測數據準確性、精確性前提下,對實驗進行的質量控制,闡述QA在環境檢測方面應采取的合理措施和評價方法。結果:藥廠的環境檢測工作是藥品安全生產的前提,QA應全面掌握檢測過程中的理論知識和技術手段。結論:QA應對藥廠環境檢測方面是保證藥廠正常生產所必須的。
關鍵詞:QA 環境檢測 控制因素
中圖分類號:TU276.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3(b)-0134-01
藥廠環境一般包括廠區內、周邊環境和車間生產環境,質量管理體系既要確保藥廠及周邊自然環境良好,無煙霧、粉塵、有毒氣體,綠化面積占一半以上且不產生花粉、絮狀物,又要使生產車間環境參數達到GMP的控制要求,如潔凈度、壓差、溫濕度等[1]。藥廠環境監測過程主要包括監測點位、現場采集、樣品檢測、數據分析和綜合評價,環境的監測是對環境信息的捕獲過程,通過獲得的信息,質量管理體系才能全面客觀地對藥廠生產環境的現狀及趨勢進行評價,質量控制是質量管理體系的一部分,質量控制人員是保證環境數據準確、精準、完整地有力保障,質量控制人員的環境監測工作內容主要包括實驗內部的質量控制(如空白樣品的測定、校準曲線的核查等)和實驗外部的質量控制(如密碼樣分析、實驗室比對等)。
1 實驗內部質量控制
1.1 空白樣品的測定
空白樣品的測定是QA檢測工作的前提,空白樣品包括現場采樣的空白、運輸的空白及實驗室的空白,現場采樣空白應指樣品在采取過程中所使用的采集工具與采集人員未對采集的樣品產生意外的污染,運輸的空白是指樣品在運輸過程中,運輸的條件(溫度、濕度)未對采集的樣品造成質和量的變化,實驗室空白是指實驗室所用的水、試劑及操作步驟未對樣品的測定發生影響,一般情況下,空白樣品的測定均低于檢測限,如果空白試驗正常,檢測結果方可有效,反之,檢測結果偏高,QA應首先查明原因并處理后才可進行后續的檢測工作。
1.2 校準曲線的繪制
校準曲線是用于描述待測物質的濃度或量與在相應檢測儀器上所反應的值之間存在定量關系的曲線[2],一般情況下,校準曲線的繪制與待測樣品的測定同時進行,校準曲線的繪制一般選取6個或6個以上標準溶液的濃度,樣品濃度的選取在校準曲線濃度范圍內,通過相應的儀器同時測得標準溶液和待測樣品在儀器上反應值,通過獲得的標準溶液反應值繪制校準曲線,利用統計學分析方法對校準曲線的精密度、置信區間進行分析,如校準曲線滿足方法要求,且待測樣品測定值在校準曲線對應點上,可以使用該校準曲線,但不可長期使用,如校準曲線不滿足方法要求,QA需要分析原因后重新繪制校準曲線。
1.3 其他實驗內部質量控制
在項目開展前,QA應通過一系列的實驗確定檢測限,檢測限是指可以從待測樣品中檢測出的被檢物質的最低含量,項目開展過程中,QA應對檢測的實驗方法進行方法學驗證,一般情況下,采用空白加標回收率驗證方法的準確性,加標回收率的測定是實驗室質量控制的一種技術手段[2],加入標準物質后測定的結果值與理論值的比值應不低于95%,否則,可視為該檢測方法準確度低,方法的精密度一般通過平行樣品的測定進行驗證,QA可以按照實驗要求抽取不少于樣品測定量10%的樣品進行測定,根據檢測結果計算平行樣品之間的相對偏差,SD值小于5%可視為該方法精密度良好。檢測結束后,質量控制圖在結果處理中起到了仲裁的作用,質量控制人員應學會繪制質量控制圖,質量控制圖一般由上控制限,中心線和下控制限組成,在中心線與上下控制限之間還有警告限和輔助線,只有當檢測結果處于上下警告限之內,樣品的檢測結果才是正常,反之,QA都應該查找原因后重新測定。此外,QA還應對實驗中所使用的儀器設備進行質量控制,如定期校準計量儀器,考察分析相同樣品在不同儀器的檢測結果是否符合檢測要求。
2 實驗外部質量控制
2.1 密碼平行樣及密碼加標樣
密碼樣是指不具有專門質量檢測機構的單位采集一定數量的已知待測樣品(標準溶液和待測樣品),送予設有檢測機構的單位進行檢測時,這些待測的已知樣品對于檢測人員就是未知樣品,即密碼樣[3]。密碼平行樣是指檢測人員根據送檢單位隨機抽取的一定數量的樣品進行檢測,如果檢測結果相對偏差超出范圍,檢測人員需進行復檢,如果復檢結果扔超出規定,檢測人員需要查找原因,并要求送檢單位重新采集樣品。密碼加標樣是指送檢單位在送檢的樣品中加入標準溶液,并與待測樣品一同送予檢測中心,送檢單位根據檢測結果計算加標回收率,從而判斷待測樣品是否受控[4]。
2.2 實驗室比對
實驗室之間的檢測是實驗室外部質量控制的主要內容,通常采用外部的檢測中心及其檢測人員對統一樣品進行分析,比較相同樣品在不同檢測中心的檢測結果,目的是在各實驗室均能穩定檢測樣品的前提下,找出各實驗室之間存在的差異,進一步控制系統誤差,提高檢測水平。各實驗室均要對統一的樣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察,考察的內容包括空白樣品的測定,平行樣及加標樣的測定,確定檢測限等,根據各實驗室的檢測結果進行分析,檢測是否存在系統誤差。
總之,隨著GMP對藥品安全生產要求的不斷提高,質量管理體系需要不斷加強藥廠環境質量監測,質量控制作為質量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獲得環境監測數據的保證,因此,面對不斷提高的環境質量要求,QA需要增強環境監測的質量認識,掌握環境檢測的技術手段,使其為藥廠的質量檢測工作得到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 鞏建華,李謙.優化淺析優化GMP制藥車間生產環境的幾點思考[J].山東輕工業學院學報,2010,24(3):42-44.
[2]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環境質量管理技術導則[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1.
[3] 馮麗君,張凡,王軍,等.環境監測實驗室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06,3(1):149-151.
[4] 徐華.藥廠生產環境的監測及風險評估[J].化工與醫藥工程,2014,35(5):5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