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承亮 曾文英 陳紹+鐘京
摘 要 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建設存在構建目標、內容與過程等的復雜度高、周期性更新難、知識分享單向性與反饋及時答復難等問題,需要采用知識管理的策略才能獲得較好的教學效益。為此,提出了基于知識管理的角度下,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的策略,從培養教師知識管理的素養和成功的關鍵因素、知識管理的內容、團隊、機制建設等方面提出了有效的策略。基于此,構建實現了通信工程概預算的資源共享網站,取得了較好的訪問量和評價。
關鍵詞 精品資源共享課 知識管理 策略 知識分享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6.028
Boutique Resource Sharing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Strategies Based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XU Chengliang[1], ZENG Wenying[2], CHEN Shao[1], ZHONG Jing[1]
([1]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chool, Guang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0;
[2]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College, Guangdo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uhai, Guangdong 519090)
Abstract In the boutique resource sharing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there exist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construction goal of boutique resources sharing, content and process with high complexity, difficulty in knowledge updated periodically, share one-way and feedback promptly and reply. It is necessary to use the strategy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to obtain better teaching efficiency. To re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excellent resource sharing curriculum based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mainly in the cultivation of teachers' knowledge management accomplishment and success key factors, the content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team, and mechanism. Based on these strategies, the web site of the resources sharing course of communication project budget is build up, meanwhile, it obtains good visiting counts and evaluation.
Key words excellent resource sharing class; knowledge management; strategy; knowledge sharing
0 引言
隨著數字化資源建設進程的加快,各高校的精品資源共享課程不斷推出,涌現了大批高質量的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網站。同時,在各級各類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中,也出現構建目標、內容與過程等的復雜度高、周期性更新難、知識分享單向性與反饋及時答復難等問題,需要采用知識管理的策略才能獲得較好的教學效益。
我們在建設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實踐中,運用知識管理的方法與策略,對課程資源進行了有效組織,對建設團隊進行了良好管理,總體看來,效果良好。
1 基于知識管理視角下的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成功的關鍵因素
我們把知識管理理論應用到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中來,雖說這是較新的課題,但是隨著知識管理在教育領域中的研究日趨深入,我們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啟示。臺灣研究者金玉芝對教師知識管理的關鍵因素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我們認為,這些觀點和做法同樣適用于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知識管理。金玉芝認為,教師知識管理能否取得成功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項關鍵因素:知識分享與創新、信息技術應用、知識庫的建立、知識分享激勵機制、學習型組織構建等。我們基于知識管理進行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借鑒其理念提出如下的要素。
1.1 強調專業知識的分享與創新
教師的專業知識,尤其是實踐性知識,是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知識管理的核心和重要內容。
1.2 要與學習型組織理論相結合
某地區要想均衡教育資源,讓普通老師變優秀,讓優秀教師更卓越,在發展校內外的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知識管理的同時,應結合學習型組織理論,改善心智模式、使得老師自我超越、團隊成員建立共同愿景、以團隊學習及系統思想等修煉為內涵,以培養教師的終身學習能力為關鍵,促進學校成為持續性與循環性的學習有機體,使知識源源不絕地循環和創生,真正實現對知識的創造與管理,從而達成教師個人專業發展。
1.3 充分運用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與知識管理密不可分。信息技術是知識管理的助推器,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管理要依賴信息技術實現對整個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知識進行有效的統整、組織和管理。
1.4 建立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知識庫
教師在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中產生的知識,和在長期的教學實踐活動中,會產生很多獨特見解和智慧的火花,如不及時進行整理和儲存,將會造成很多寶貴的知識的流失,尤其是實踐性知識。因此,建立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知識庫顯得尤為重要。
1.5 建立有效的知識分享激勵機制
知識分享的程度,直接制約著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知識管理的發展。因此,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必須要培育出一種“分享”的文化,建立知識分享制度,實現知識管理的螺旋形上升。讓校內教師間、校際間教師相互分享其專業知識,開啟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知識管理成功之門。
1.6 增加師生互動實現知識更新
在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過程中,充分考察和調研師生的意見與建議,進行知識模塊劃分;在建設完成后,積極引導師生使用和反饋,不斷改進和更新內容,是提高課程建設效益的必備行為。
2 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知識管理的策略
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知識管理是教師知識管理的一種方式。我們查閱了關于促進教師知識管理的策略的相關文獻,結合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知識管理的特點,提出幾點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知識管理的策略。
2.1 建置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知識庫
知識庫是教師知識交換的主要媒介。知識庫是知識儲存、分享、應用與創造的重要系統平臺。建置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知識庫,把知識以易理解和獲取的形式呈現給有需要的教師。因此,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管理者機構應把優秀的、有價值的教師知識,如教材的理解、教學方案、教師個人獨特的教學方法等,以文件的形式外顯出來,再通過系統化的整理歸類,建置成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知識庫,供教師教學與研究之用。為了提高教師知識庫的品質,必須充分發揮學科核心組和中心組成員以及校內外優質資源的作用,提升知識的價值,同時還通過教師、專家、技術人員及相關人員的精誠合作,才能促進知識庫的發展。在任何階段,任何一個知識庫都包含現時的知識,甚至還有過時無用的知識。因此,知識庫必須持續不斷地進行更新、充實。
2.2 編制教師知識圖示
建置教師知識庫,是為了方便教師對所需知識的獲取與分享。因此建立教師知識庫的同時,還要結合教師知識圖示的編制,作一致的規劃與設計。知識圖示是指知識的“庫存目錄”。主要用來整合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專業知識的資源體系,以便實現對知識的挖掘和應用。它告訴教師精品資源共享課程中的各類知識的分布位置。讓學生可以按圖索驥,找到知識的來源,如圖書館文獻索引一樣。
2.3 建立有效的知識分享機制
知識分享是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知識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知識分享是知識擁有者與需求者之間傳遞與交換知識的過程,是校內外教師之間的對話交流過程。要實現知識的分享,知識擁有者必須愿意貢獻個人知識。同時,知識需求者也易傾聽和學習。但是,由于存在著同行間的競爭,始終不利于知識的分享。因而,建立一種有效的知識分享機制是實現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知識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因此,要更好實現教師隱性知識的管理,必須培養教師與他人分享知識的習慣,并將其視為一種責任,通過這種分享機制的建立,使個人知識能能在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中快速擴散,知識只有實現了共享,才能快速的實現增值和創新。
2.4 打造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專業團隊
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專業團隊是指把校內外具有共同愿景的教師及教育工作者聯合起來組成一個專業團隊。他們是基于平等、互惠、民主開放的原則,進行專業性的對話、反思、批判、實踐,共同研究教育教學問題,促進團隊中的每一位教師的專業發展。他們是建立在團隊成員之間的信任、使命感與承諾,共同參與教學情境的對話,不斷地檢視自己的知識結構,通過專業對話,促進專業知識的分享。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這種專業對話可嘗試打破時空的限制,開展各種網絡教研。事實上,這種基于網絡虛擬環境的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活動,正在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網站如火如荼地開展著,并越來越受到老師們的認同與支持。
2.5 提高教師個人知識管理水平的策略
前文已述,教師個人知識管理水平的高低決定著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知識管理的成效。努力提高教師個人知識管理水平,便成為組織者認真思考的問題。我們認為,要提高教師個人知識管理水平,首先要強化教師個人知識管理的意識。如可以通過榜樣示范、專題講座等方式強化教師個人知識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教師心中強化樹立知識管理的意識。其次,可以通過教師信息技術培訓的方式,讓教師掌握一些優秀的知識管理小工具,幫助教師選擇適合個人、適合本專業的知識管理工具。第三,傳授給教師個人知識管理的策略和方法。可以通過案例分析、專題講座、專家輔導、教學實踐和反思等方式,幫助教師診斷自身的知識狀況,逐步提高教師個人知識管理水平。最后,還要培養他們與他人知識分享的習慣。通過知識分享,互促專業成長。
2.6 了解師生需求,明確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目標
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最終目的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促進人才培養質量提高,是為教師專業發展和學生學習服務的。事實證明,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中教師和學生的參與度高低,取決于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內容是否是他們感興趣的,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中所產生的知識是否是他們所欠缺的、所需要的。因此,了解教師專業發展需求和學生興趣與職業發展需求,便是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組織者的一項重要工作。可以通過調查問卷、訪談等方式了解教育教學中的困惑,確定當前教改中出現的共性問題,確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的內容,有目的性地開展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相關活動。當然,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每個階段的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活動要做好系統的規劃,避免隨意性和無計劃性。
2.7 提升教師的閱讀和反思能力
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所產生的知識通過專業化、系統化的整理,以書面方式儲存在教師知識庫中。教師主要通過閱讀去獲取所需要的知識。因此,教師的閱讀能力決定了他對知識理解和應用的有效性。因此,提升教師閱讀能力也是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知識管理的重要內容。
教師獲取知識后,要應用在教學實踐中,通過實踐內化知識,并主動在教學實踐中進行思考與批判,不斷使個人知識增值,進而從個人擴散到整個教學活動中。
2.8 充分利用優質資源
優質資源是指具有某方面專業知識的教師,一般指教育專家教授、教研員和專家型教師等知識擁有者。通過實踐證明,運用優質資源的共享課程建設,效果好。但是要提出注意的是,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是基于平等對話中開展的。只有通過平等的對話,才有可能營造一種知識分享與創新的氛圍。使用優質資源很容易變成一種權威,壓制了教師之間的平等互動,不利于知識的傳遞與分享。因此,我們可以把優質資源作為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組織者,引導教師傳遞與分享知識,并在恰當的時候,對知識進行提升與歸納,把知識傳遞給需要的教師。
另外,我們可以把學科核心組和中心組建設成為一個教師知識管理服務中心。其職責是主動為本學科教師提供各項教學與支持服務,如提供教與學所需的資源,以促進教學品質,提升教學效能;提供多元化與豐富的學習資源,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2.9 提升組織者的執行力
組織者在區域集體備課中充當著重要的角色。組織者既是知識管理的支持者,又是專業引導者。因此,提升組織者的專業素養和執行力,直接影響了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知識管理的成效。
首先,組織者要想方設法為老師提供知識共享的“場”。在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過程中,促使教師們自主發現自己已有的隱性知識,并使這種發現逐步由無意識發現轉為有意識的發現。充分挖掘有價值的知識。同時,組織者要善于觀察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團隊成員的參與狀態,善于調節交流研討的節奏,營造一種和諧的、平等的學術交流氛圍,以利于教師隱性知識的傳遞與分享。其次,對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知識進行歸納與提升。組織者通過深入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活動后,認真整理交流資料,把發現的零散知識整理匯集。這是把隱性知識轉化為顯性知識的過程。這個轉化過程是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知識形成的重要環節,也是知識創新過程的關鍵,組織者要在專業上給予指導與提升。第三,組織者借助網絡平臺,不斷將轉化的顯性知識上傳到知識庫,充實完善知識庫,教師通過網絡實現知識的共享,通過網絡平臺,營造尋找知識、挖掘知識、交流知識的學習氛圍。
總的來說,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知識管理目的在于促進本學科組織內隱形知識和顯性知識之間的轉化。我們要從實際出發,把各項策略有機地整合起來,努力實現知識的分享,最終實現知識的創新。
3 結語
知識管理策略是有效的組織知識的方法。我們從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的成功要素、知識管理策略及機制等方面進行論述,提出了通過在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中實施知識管理策略,據此我們構建了通信工程概預算課程網站,達到了良好的訪問量和評價,證明我們實施的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知識管理的策略是成功的。
基金資助:廣東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規劃2013年度研究項目“基于知識管理視角的高職院校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的實踐研究”(項目編號2013JK256);2014年度廣東省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立項項目(項目編號201401091);廣東省高職教育類信息技術立項課題“基于教學企業的實驗云環境及云應用開發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編號XXJS-2013-1008);廣東省高等職業教育技術研究會課題“基于校企雙主體的高職院校創意人才工學結合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GDGZ12Y146);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校級科研項目“基于教學企業的實驗云環境及云應用開發研究”(項目編號XJMS201202)
參考文獻
[1] 劉省權.教育領域的知識管理:教師的知識管理研究.江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112).
[2] 陳云玲.基于知識管理的高校精品課程建設管理創新.中國電化教育,2009(10):57-61.
[3] [日]竹內弘高,野中郁次郎著.知識創造的螺旋——知識管理理論與案例研究.李萌,譯.知識產權出版社,2006.
[4] [美]Richard Dufour,Robert Eaker著.有效的學習型學校——提高學生成就的最佳實踐.聶向榮,李鋼等,譯.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5.
[5] 李華偉,董小英,左美云.知識管理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華藝出版社,2002.
[6] 王代潮,曾德超著.企業知識管理理論與實務.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