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昱++劉文藝
摘 要 針對導師、研究生和輔導員之間信息傳達不暢、研究生工作復雜特殊效率低的問題,提出導師負責人制并研究其建立及作用機制。詳細分析導師負責人制的作用機制,并結合實例闡述導師負責人制的應用。實例證明,導師負責人制可以很好地協調導師、輔導員和研究生之間的關系,提升研究生工作效率,具有較好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 導師負責人制;研究生工作;輔導員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5)06-0004-04
1 引言
近年來,隨著研究生招生規模的擴大,研究生群體數量增加引起的管理難度提升、管理效率下降已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1-2]。作為一個特殊群體,研究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和本科生有著本質不同[3-6],因此,研究生輔導員的工作思路就不能簡單地套用本科生的管理模式。目前很多高校都專門設立了研究生輔導員,負責研究生的教學、生活管理工作,但針對研究生群體管理過程中的這些問題,目前還沒有系統有效的方法[7-8]。筆者在長期的管理過程中,總結經驗,探索提出一種導師負責人制,推行實施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2 研究生群體的特點
研究生群體經歷了考研這個“煉獄”過程,其自我學習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經過了充分的鍛煉,其心理和生理都優越于本科生,這就造成其特殊性,亦即研究生管理有其特有的關鍵點[9-12]。
多樣性和復雜性 研究生生源的多樣性是一個最直接的因素。目前,研究生招生不僅僅局限于應屆本科生,往屆本專科畢業生、企事業單位的在職人員、同等學力的一些人員都可以報考研究生。這些研究生雖然邁進了研究生的大門,但前期積累差別性很大,學習基礎大不相同,這在管理中很難做到面面俱到的照顧和考慮,難免出現一些問題。
研究生基礎教育的復雜性是由其考研多樣選擇性造成的。很多考生在考研過程中,只重視考研科目的學習,其他科目的知識掌握各不相同。同時,同一個學科的考試科目因其選擇而有所差異,這就造成研究生基礎知識的多樣性和復雜性。
培養方式特殊性 目前很多高校的研究生教育都是導師直接管理制,研究生直接跟隨導師進入課題學習,社會化程度較高,學制短,學習任務較重。研究生本人和同一屆其他學生的交流和溝通較少,班級觀念較本科生群體淡漠,研究生團支部、班委會的功能相對弱化。這些和本科生相比的特殊性影響著研究生群體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導師本人對研究生的影響力遠遠大于研究生輔導員的影響力,可以說,導師起到研究生輔導員的大部分作用。導師課題組下的研究生多為一個小集體,共同完成導師分配的任務,平時交流相對較多,而和同一屆其他研究生在學習上則交流較少。
壓力大 研究生群體由于年齡較大,學歷層次較高,面臨的壓力、思考的問題就較為復雜。研究生學歷本身和就業期望值的差異直接影響研究生的思想動態。經歷過考研的煉獄,研究生在學習上一般具有較好的自學能力,但也容易出現突然放松學習的反彈,難以持久地學習專業知識,滋生懈怠心理。另外,研究生畢業一般都要有科研論文、科研成果的要求,這些都是壓力的來源。另一方面,直接影響生活的就是經濟來源問題。鑒于研究生年齡較高,一般出于自尊心而不會過分依賴家庭的資助,但研究生補助收入和現實生活經濟需求的嚴重不足,直接影響到研究生的生活和學習。更有部分婚戀的研究生,其生活壓力更大。
思想覺悟相對較高 研究生團體相對來說是學習上的佼佼者,共產黨員的比例一般較高,政治素養相對本科生要高。這在生活管理中是一個優勢特點,很多輔導員利用此點來彌補研究生分散性、流動性帶來的不足,加強研究生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
3 目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問題
鑒于研究生群體的特殊性,在研究生的學習生活管理、思想政治管理中就容易出現一些問題,常見的有以下幾個。
管理松散,凝聚力差 由于研究生群體的個體差異性、多樣性和水平復雜性,加上導師課題組的分團分組影響,造成研究生輔導員在管理過程中難以有效地對研究生進行統一管理。在研究生組織的活動中,容易出現一些管理松散、凝聚力差的問題。這些問題,有些是因為研究生輔導員經驗不足造成的,有些是由于研究生的個性特點、集體觀念淡漠造成的。
信息傳達不流暢 在一些統一組織的研究生活動中,從學校下達正式通知,到傳到每一個研究生,中間經歷的時間較長,難以達到較好的反饋效果。例如,有的信息傳達過程中,經過學校發文、研究生輔導員整理轉達、研究生收到信息相互轉達、輔導員單獨通知等各個環節,歷時較久。有的研究生由于課題的關系,常年或者經常不在校內,有時候電話、QQ、微信等網絡通信方式都難以聯系,就造成信息傳達的中斷。此時就需要輔導員和導師進一步溝通和傳達,增加了信息流通環節,拖延了效率。
活動積極性不高 由于各種原因,研究生群體參加集體活動的積極性相對不高,主要和導師分組指導有直接的關系。同一屆研究生分屬不同的導師,在一起溝通的時間相對較少,難以做到有效交流。對集體活動的參與積極性不高,更和研究生本人的思想狀態有關。個別研究生認為活動對自己的學習、科研、就業都沒有多少作用,有一定的功利心理。
培養模式差異 研究生輔導員負責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在平時的評獎評優過程中,缺乏導師意見指導。在有的評獎評優中,可能會出現輔導員僅憑主觀印象樹立典范,導師的意見又缺乏統一標準難以恒定。這是由于研究生的導師培養模式造成的。導師對自己的學生比較熟悉,對自己學生的學習、生活、科研都比較了解,和其他研究生的交流多是通過課堂、學術交流等方式,相對較為薄弱。若是導師對學生進行評價,大部分導師都會從學生的優點入手闡述,難以達到公平、公正。對一些導師擔任的研究生課程來說,自己學生的成績可能會相對比其他學生的要高一些,這似乎成了不成文的規定。
另一方面,在評獎評優等需要研究生成績的活動中,由于研究生個人培養模式的差異,每個人選的課程可能多有不同,有的學生課程較多,有的學生課程相對較少,有的課程成績相對較高,有的課程成績相對較少。這在評估成績時就容易出現一些不公平的現象。比如有的學生90多分的成績可能在同一門課里算低分,有的學生60多分就已經算是該門課的前幾名,這就難以衡量。
導師組和研究生輔導員溝通較少 導師組和研究生輔導員的溝通樞紐在于學生,這在學生開題、中期考核、期末答辯的時候有很好的體現,但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就缺乏交流和溝通。目前導師組、研究生輔導員、研究生的信息傳達關系如圖1所示。
如圖1所示,導師組、研究生輔導員和研究生多是互為雙向的,看起來似乎效率很高,但實際上存在各種問題。個別導師因為各種原因,可能對學生各種關鍵事情的細節不了解,如開題的具體日期,中期考核的具體形式,答辯的具體材料及時間節點。如果僅僅依靠導師對學生的這些科研活動進行指導,容易造成一些紕漏。比如研究生培養環節多有學術講座和學術交流活動,而有的研究生在進入導師課題組后,缺乏相關準備,一心只進入科研,結果在臨近答辯時發現缺少部分科研實踐環節,造成很大的問題。再比如一些導師資格審查、培養模式調整工作,由于輔導員和導師溝通不暢,容易造成紕漏,有的導師在較多的學科帶了超額的學生,甚至有的導師在沒有招生資格的某些學科帶了好幾屆研究生。
4 導師負責人制的建立及作用機制
導師負責人制的建立 針對研究生教育過程中存在的這些問題,筆者在研究生教學管理工作中結合經驗,提出一種導師負責人制度。導師負責人制度的建立,是在學院負責研究生工作的書記的領導下,研究生輔導員具體實施建立的。該制度把每一個導師的每一屆研究生劃分為一個小群體,在每個導師的每一屆研究生中,挑選一名積極性較高、活動能力強的學生,作為該導師和輔導員的負責人,負責上傳下達溝通工作。
在導師負責人的選擇過程中,充分征求導師本人、導師該屆研究生和輔導員的各方意見,原則上從導師該屆研究生中民主選舉產生。特殊情況下,比如研究生較少、缺少主動擔當的研究生,輔導員和導師可以直接指定、任命相關研究生為該導師的負責人。
在具體的溝通過程中,研究生輔導員和導師負責人直接溝通,導師負責人和導師直接溝通,省去三方溝通時容易出現的盲點。
在具體的責任和義務方面,研究生輔導員對學校研究生院相關部門通知的傳達直接負責,導師負責人對和導師溝通的相關事宜直接負責,導師對導師負責人反饋給輔導員的相關信息直接負責。
導師負責人制的作用機制 導師負責人制優先選擇研究生中活動能力強、思想政治覺悟好、積極性高的黨員學生,這些較為積極的學生多是研究生會的主干力量或者后備力量,在二級學院研究生管理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二級學院導師負責人制的作用機制如圖2所示。
如圖2所示,導師負責人制的作用機制為:研究生輔導員負責學校研究生院等相關部門和研究生、導師之間的上傳下達,輔導員把信息直接傳達給各導師負責人,導師負責人根據導師的具體情況安排時間,對事情進行處理,并把結果反饋給輔導員。
導師負責人制的選拔機制為:分別從該導師研一、研二、研三的學生中選擇一名負責人,該負責人應該具有一定的活動能力,積極性較高,思想政治覺悟好,能夠按時按質量完成雙方的信息溝通與傳達。該負責人的選拔可以根據情況而定,對于研究生較少、無主動承擔的可以采用導師指定的方式、輔導員指定的方式,在研究生積極性高的組可以采用研究生民主選舉的方式。
這樣建立的信息傳達制度,表面上看似乎很繁瑣,但實際上卻是效率、節奏很強的。一方面可以減輕輔導員在信息傳達方面所耽誤的時間和精力,另一方面可以充分鍛煉學生的交往學習能力,同時也避免了和導師在溝通過程中產生的一些紕漏。
5 實例分析
下面通過一個實例來分析導師負責人制的應用效果。
【實例】學校研究生院布置了一項2015年碩導招生資格審查結果反饋工作,要求各二級學院下載研究生院公布的《2015年碩導招生資格審查結果》表格,并把結果在本學院公布。要求各導師根據審查結果進行信息調整,并簽字確認,在規定時間內上報給學院,匯總并反饋給學校。
研究生輔導員接到通知后,進行了如下工作。
1)整理表格,具體化工作。下載《2015年碩導招生資格審查結果》表格,并根據審查結果對信息進行整理,把本學院通過審核的各個學科的碩導名單進行匯總,并新增補上剛通過研究生院審核的新導師名單,形成最新的《某學院2015年碩導招生資格名單》。進而根據招生資格名單制作簽字確認表,供碩導簽字使用。
2)選擇導師負責人。把《某學院2015年碩導招生資格名單》上傳進某網絡群,通過該群通知各個導師負責人,布置主要工作。選擇同一個導師的三個導師負責人的其中一個負責此任務,考慮到研三和研二的學生課題較忙,一般選擇研一的學生負責此工作。如有特殊情況,可以選擇研二和研三的導師負責人。
3)布置任務。通知各選定的導師負責人,在該群內下載《某學院2015年碩導招生資格名單》,找自己導師核對相關信息,如無誤則簽字確認并把確認名單交給研究生輔導員。
4)導師負責人執行任務。各導師負責人根據研究生輔導員的安排,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規定的任務,并把信息反饋給研究生輔導員。對于可能存在的一些問題及異議,導師負責人根據研究生輔導員的指示進行處理。
5)研究生輔導員完成任務。研究生輔導員匯總各導師負責人反饋過來的信息,對于可以解決和已經解決的問題進行處理,對于復雜問題向研究生院反饋處理。最后,形成最終的《某學院2015年碩導招生資格名單》,并和導師簽字確認表一起上報給研究生院。
任務完成。
此實例結合導師負責人制進行任務細化,群策群力,可以有效地完成相關的任務,提高事情的處理效率。在研究生工作中進行推廣,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實例證明,導師負責人制具有較好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應用價值。
6 結論
針對導師、研究生和輔導員三者之間信息傳達效率較低的問題,本文提出一種導師負責人制。在分析研究生群體的特點及研究生教育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的基礎上,本文詳細闡述導師負責人制的建立過程、工作機理。通過在各個導師的每一屆研究生中選拔一名導師負責人,負責導師和輔導員之間的信息傳達及溝通,可以有效地提高研究生工作的效率。最后,通過實例驗證導師負責人制可以在研究生工作中取得較好的應用效果,對推行研究生工作細化和效率的提高具有較好的理論指導和實踐價值意義。
參考文獻
[1]范躍新.淺談高校研究生輔導員工作之困及解困之道[J].藝術科技,2013(8):281.
[2]王圓圓.高校研究生輔導員專業化培養與職業化建設研究[J].價值工程,2014(2):262-263.
[3]譚蕓,湯海旸,陳暉.高校研究生黨員擔任兼職輔導員的實踐性探索:以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4(4):206-207.
[4]陸杭波.關于輔導員開展研究生精細化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4(14):213-214.
[5]王奇峰,李詩媛.研究生輔導員的心理素質及其培養途徑[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4(2):103-106,110.
[6]袁莉莉.研究生輔導員績效考核指標體系構建:以平衡計分卡為視角[J].學理論,2014(8):242-245.
[7]李濤.基于KPI模式的研究生輔導員勝任能力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15):30-32.
[8]俞靖.研究生輔導員隊伍建設狀況的調查與分析:以鄭州大學為例[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2):127-129.
[9]裴光術,劉清才,許紅浪,等.加強導師與輔導員的引導作用 提高研究生就業質量水平[J].教育教學論壇,
2014(16):138-139.
[10]高小雅.探討高校研究生兼職輔導員的工作途徑[J].現代交際,2014(4):216.
[11]吳海燕,王小健.淺談研究生輔導員工作中的超前思維[J].教育教學論壇,2014(24):263-264.
[12]王利群,王嵩,趙曉杰.加強研究生輔導員工作機制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4(7):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