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海雁 周 賽
(大連財經學院 遼寧·大連)
企業的并購有多種模式,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有不同的分類方法,本文主要介紹從并購所處行業的角度對并購進行的劃分。企業并購從行業角度劃分,可將其分為以下三類:
(一)橫向并購。行業相同,生產的產品相同或者相似,如果這樣的企業之間形成并購就是我們所稱的橫向并購。橫向并購的實質是:資本在某一個行業迅速的匯集,能夠在短時間內擴大企業的生產規模,降低生產成本,消除競爭,提高市場占有率,提高企業賺取利潤的能力和在市場上立足的競爭力。
(二)縱向并購。如果企業之間的生產經營過程互相聯系、不可分割,形成了一個關系密切的價值鏈,這樣的企業之間并購則稱之為縱向并購。縱向并購的實質是:通過處于生產同一產品的不同階段的企業互相并購,形成一個供產銷的價值鏈,從而實現企業的縱向一體化。縱向一體化除了可以擴大企業的規模外,還可以發揮規模經濟效益,結余企業之間共同的耗費,不僅使得企業各個環節配合更加密切,還能加速生產流程,縮短產品的生產周期,最大可能的將運輸費、倉儲費節約下來。
(三)混合并購。混合并購是指不同的產業部門,不同的市場,且這些產業部門之間沒有特別的生產技術聯系的企業之間的并購。混合并購的主要目的是分散經營風險,提高企業的市場適應能力。
企業并購戰略是企業根據其外部環境和自身條件,通過并購其他企業,求得自身的生存和發展的一種戰略。企業并購戰略的選擇還必須服從于企業整體競爭戰略。
(一)導入型并購戰略。當一個企業準備進入一個新的產業、開發一個新的產品時,常常采取導入型并購戰略。這種并購是以獲取目標企業的技術、人才、經驗等為目的,是對企業發展的一種探索,看重的是未來發展前景。同時,導入型并購戰略也可以為并購企業進入新的領域節省時間。這種情況下,選擇的目標企業一般規模不大,但已經在一個新的產業、開發一個新的產品等方面運作了一段時間,有一定技術優勢和經驗積累。
1、橫向并購戰略。按并購的目的分,橫向并購戰略又有市場滲透型并購戰略和市場擴張型并購戰略兩種類型:
教師引導學生發現:在求解等腰三角形的有關題目時,要考慮等腰三角形的三邊是兩腰和一底邊,同時要考慮滿足三角形的三邊關系。
(1)市場滲透型并購戰略。市場滲透型并購戰略的特點主要是著眼于擴大市場份額。市場滲透型并購表現為將市場競爭對手并購過來,可以消除競爭,提高市場占有率。
(2)市場擴張型并購戰略。市場擴張型并購戰略也是橫向并購的一種,是并購不同地區銷售同一產品的企業的戰略。其主要特點是致力于擴展新的市場。表現為并購異地同類企業,從而得以迅速進入異地市場。這種并購的結果是擴展了市場,從而擴大了生產規模。
2、縱向并購戰略。縱向并購戰略是與橫向并購方式對應的。縱向并購戰略強調唯有控制生產的每一個過程,方可獲得長遠利益。常常表現為投入大量資金在垂直性投資上,從初級原料到最終產品均自行生產。雖然垂直整合也有分散風險的效用,但是常因需要大量增加固定成本及資本支出深入在某特定行業里,降低了轉換為其他產業的彈性,反而增加了風險。縱向并購戰略并不一定能獲得壟斷價格,但可以從其他方面,如原料質量的控制、銷售渠道的暢通、經費的節省等獲得好處。
(三)拓展型并購戰略。拓展型并購戰略也可以稱為多元化并購戰略。多元化經營的基本動機是通過企業經營活動的跨行業、部門經營,避免資金過于集中于某產業,達到分散企業投資風險的目的。多元化并購策略可以分成中心式多角化并購戰略和復合式多角化并購戰略兩種類型。
1、所謂中心式多角化并購戰略是以企業原有事業為中心,并購生產有關產品的企業,也可以稱為產品擴張型競爭戰略。
由于并購企業具有相關的背景和經驗,并購容易取得成功和受到良好效果。中心式多角化并購是企業尋求新產品的收益與利潤最好的途徑,比靠企業內部發展速度快,比復合多角化并購經營風險相對較小。
2、所謂復合式多角化并購戰略是跨行業、部門的并購企業。其基本動機是避免資金過于集中于某產業,達到分散企業投資風險的目的。復合多角化經營,應將力量界定在幾個主要的產業內發展,經過長期發展形成幾個核心事業。若盲目擴張則可能導致精力分散,主業不突出而失敗。
(四)退出戰略。退出戰略是指當行業處于衰退期或處于產品結構調整的需要,主動退出還有一定發展利潤前景的情況下,以籌集資金轉入更有發展的行業。
(一)發揮政府作為社會經濟管理者的作用。在當前全球性兼并浪潮中,各國政府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政府作為社會經濟管理者的作用應當體現在:
1、盡快明晰企業產權關系。將國有資產所有權與政府行政管理權相分離。建議成立獨立于政府行政部門之外的國有資產管理公司,使政府全力擔當社會經濟管理者的角色。
2、制定政策和規則。制定科學的產業政策,從宏觀經濟結構、產業結構、資源布局等大局著眼,對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及產業發展做出決定,引導國有資產的戰略重組;確定具有指導性的各主導產業的企業規模標準和市場集中度目標規劃,以引導企業兼并和聯合,實現規模化經營;從宏觀經濟和多方利益的角度出發協調企業兼并的宏觀和微觀利益的統一,避免企業盲目兼并造成的社會資源浪費。還要從政策上杜絕資產流失,防止掠奪、倒賣并購行為。
3、對并購給予資金支持。在稅收、信貸等方面對符合產業政策的并購活動予以扶持,應加大信貸優惠的力度,增大財政撥款、貼息的力度,引導企業并購的方向,同時完善投資方面調節稅的征管工作,發揮其在調整投資結構、方向上的作用。
(二)建立和培植企業并購中介機構。結合我國當前的情況,迫切需要完善中介機構的功能,為企業并購市場的形成創造條件。
1、提高中介咨詢服務機構的道德規范和服務質量。中介咨詢服務機構主要是指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他們提供數據的真實性,對并購的成敗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近年,我國的某些會計師事務所為上市公司出具虛假的年報,造成不好的影響。這與我國在這方面的行業規范和法規不健全是有直接關系的。另外,對企業兼并過程中的重要環節——資產評估更要加以規范,對評估人的資格認定要加以限定。在資產評估過程中,要引入市場競爭機制,以提高評估結果的公平性。
2、提供優質高效的融資服務。企業并購的繁榮有賴于金融業的發展。充分發揮投資銀行、證券市場、證券機構等金融機構的融資作用,為企業并購提供必要的資金和融資條件。
3、發揮信息集散功能。統一有形的企業并購市場,可以提供一個現代化、多層次、立體型的快速搜集和傳遞產權供求信息的網絡系統,形成市場效應,從而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參與企業并購。
(三)注重并購后的整合是兼并成功的關鍵。盤活存量資產實現資產優化配置、創造效益,產生1+1>2的效果。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做好兼并后企業的經營管理,尤其是過渡時期的整合非常關鍵。
1、要關注兼并后公司的內部系統與企業文化的融合。一個企業正常有效的運轉有兩條紐帶發揮作用:一是產權的紐帶;二是精神文化方面。后者是指企業文化,包括企業的經營理念、價值觀、管理章法、行為規范、行為方式和習慣。每個優秀企業都有自己一套企業文化。并購后文化整合,實際上是兼并主體的文化向被并購企業的滲透。并購后要想方設法調動公司員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力,使公司的潛能得以充分發揮。
2、要特別注重兼并與技術改造相結合。調查顯示,一些在并購市場敢作敢為的企業,由于忽視企業在策略方面的管理,減少了企業在研究與開發上的投資,很少推出新產品,結果導致了有害于公司長遠利益的短視行為。現在企業競爭力的概念已不僅僅是盈利率高低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能否推出新產品和新的生產工藝。一些企業的成功做法是保持非常明確的經營目標,并購后繼續專注于企業的核心業務,加大對技術進步因素的投入,重視技術創新,以降低成本,生產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產品。
(四)靈活地選擇企業并購方式。我國企業并購不應局限于某一固定模式,而應根據不同行業、不同生產性質以及不同的并購目的和初衷,采用不同的并購方式。但是,無論采用哪一種并購的類型,企業都應該是在考慮長遠發展戰略基礎上、在考慮未來競爭趨勢和需求下做出的理智選擇。還應該注意以市場為導向,并購過程中不應違背市場規律。政府的行政手段只會起到推動作用,真正的選擇還是要由企業自身來定。
[1]蔡昆.企業并購中的文化沖突探析.中國商貿,2010.23.
[2]馬春飛.企業并購戰略.商場現代化,2013.
[3]劉可新,趙昱峰,趙春彥.企業并購后的整合戰略.東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