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 趙文榛
【摘要】中國的民族舞蹈與民族音樂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早在原始社會時便出現了歌舞活動,在商周時,舞蹈與音樂被廣泛運用于祭祀活動當中,并且在周禮的標準之下衍生出了官方樂舞。此后,民間樂舞與官方樂舞在不斷的發展過程當中被融入了各民族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及宗教信仰等,形成了眾多各具特色的民族音樂和民族舞蹈。音樂與舞蹈的關系,就像魚與水一樣,緊密聯系、相互融合。在舞蹈藝術的總概念中,音樂是其不可替代的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只有在兩者相互搭配、相互依存、彼此表現又相互促進的情況下才能更好地推動音樂舞蹈藝術的發展。
【關鍵詞】中國;民族舞蹈;民族音樂;關系
民族音樂與民族舞蹈,通常被普遍地認為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學科。民族舞蹈,是一種肢體動作語言,它是起源于人們生活當中并以人們的日常活動抽象化作為表現形式的,也被稱為民俗舞蹈、土風舞等。與著重于表演的芭蕾舞、制式化的運動類舞蹈不同,中國的民族舞蹈起源于不同的環境、風俗、生活當中,與各個民族特色的音樂服裝也很講究搭配,具有非常豐富的表現形式。中國民族音樂,是生活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的各個民族古往今來基于我國悠久的文化、歷史傳統上所創造的富有民族特色、并且能夠體現民族文化及精神的音樂。然而在深入地思考下,不難發現民族音樂和民族舞蹈是相互融合的,沒有民族音樂的民族舞蹈非常少見,而民族舞蹈的存在又豐富了民族音樂的表現力,這兩者只有緊密地結合起來,才能創造出藝術上的佳作。
一、民族歌舞具備的特征
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各民族之間的歌舞都是不一樣的,但總體上都跟各民族人民日常的生活有很大的聯系,最早期的民族歌舞基本都是來自于平時的勞動生活相關,經過古人們不斷的加工、提煉、改善,到今日,已經形成了很成熟的民族音樂與民族舞蹈。
(一)民族歌舞的自娛性和廣泛性
民族歌舞最初是在人們的勞動間隙中產生的,是人們用來減輕疲勞、愉悅身心的一種活動,這也使得民族歌舞具備了廣場藝術特色。以前的人們在勞動的閑暇時、重要節日、以及結婚的時候,都很喜歡載歌載舞,幾乎人人都會唱會跳,每家都會參與,并且都是自發組織起來的,所以民族歌舞具有很廣泛的群眾基礎,使得民族歌舞得以保存下來,并在長期的發展過程當中不斷得到了改進和完善。
(二)獨特的民族風格
每個民族的生活習慣、民俗風俗、文化信仰等等都是各不相同的,這也決定了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而鮮明的民族舞蹈及民族音樂。例如孔雀舞,是我國傣族的特有民族舞蹈,舞蹈由一名男子頭戴金盔、面具,身穿孔雀羽毛來在鑼鼓等樂器的伴奏中來演繹舞蹈。再比如云南的花燈舞,是一種特別具有江南特色的舞蹈,它的舞姿優美輕盈,同時配合舞蹈的音樂很活潑歡快、節奏感鮮明,使用的樂器也很有民族的特色,有笛子、月琴、胡琴、琵琶等等。
二、中國民族音樂與民族舞蹈之間的關系
(一)同根同源
中國民族音樂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傳統,早在氏族社會時就已產生了最原始的歌曲與舞蹈,而到了殷周時期音樂文化已經慢慢發展成熟。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當中不可替代的組成要素,中國民族音樂反映了中國的民族精神,并且使中華民族的意志、情感、幻想、追求、力量等得以體現。在中國獨特的傳統文化的造就下,決定了中國的民族音樂由文人音樂、民間音樂、宮廷音樂、宗教音樂這四個基本部分組成。同時,在中國各不相同的民族文化的熏陶下,民族舞蹈的形式也是豐富多彩的,作為人們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民族舞蹈主要反映的是各民族的勞動生產活動、各民族人民生活當中發生的故事以及人們的愛憎喜怒等感情。雖然中國各個民族的舞蹈遺產非常豐富,但同時,各個民族的舞蹈的發展進程也是參差不齊的。在新中國成立之后,政府加強了對各個民族的民間舞蹈的搜集、整理工作,推進了民族舞蹈與民族音樂的有機結合。
(二)相互促進與融合
雖然民族音樂和民族舞蹈在藝術形式上是對立存在的,但其共生共存也體現了它們是能夠彼此融合、相互促進的。民族音樂與民族舞蹈融合的關鍵就是對相關節奏的準確把握。節奏是音樂和舞蹈的骨架,區別各個民族歌舞風格的主要依據便是節奏、樂器的運用以及對細節的具體處理。例如,在四分音符作為一個節拍時,朝鮮歌舞的運用大部分是帶有附點的,新疆歌舞多采用切分音,而西藏歌舞的節奏則是平均的。同時,各民族在歌舞節拍當中的細節變化也可以體現各民族不同的性格。民族舞蹈的內涵,也可以通過民族音樂的旋律來體現。
(三)音樂對舞蹈的決定作用
民族音樂和民族舞蹈通過不同的表現形式來展示共同的內容,這也說明了音樂和舞蹈可以在某種程度下達成統一,形成音律上的和諧一致。民族音樂的作用以及性質決定了大多數情況下是由民族舞蹈來配合民族音樂的。音樂的風格對舞蹈的動作、速度等都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四)共同發展
中國民族音樂以及民族舞蹈是互相依存、彼此促進并且共同提高的。音樂和舞蹈的結合的表現形式更加能夠體現民歌的歌唱性、旋律性和舞蹈的動作性、節奏性,在反映本民族的音樂舞蹈、生活方式的同時,也向世界展現了其民族特征、民族習性、傳統文化等。舞蹈與音樂,一個有形卻無聲,一個有聲卻無形,只有兩種相結合才能形成更加完整的民族藝術,才能共同開創音樂舞蹈藝術事業更加美好的未來。在今后,中國的民族音樂與民族舞蹈必定還會共同發展。
三、總結
綜上所述,中國民族音樂和民族舞蹈是同根同源的,是我國各個民族勞動生活中的產物,也是各民族人民反映生活、抒發情感的最樸素直接的方式。民族音樂和舞蹈通過相同的節奏來互相輝映,從而共同創造出生動具體的藝術形式,為我國的藝術走向世界做出巨大貢獻。
參考文獻
[1]魏安石.中國民族音樂與民族舞蹈之間“魚水”關系的研究[J].大眾文藝(理論),2009,17:66.
[2]張曉麗.淺析中國民族舞蹈與民族音樂的關系[J].音樂時空,2014,
13:50.
[3]馮寧.試論民族舞蹈創作與民族文化的聯系[J].藝海,2014,08:
143-145.
[4]符曉鈺.中國民族音樂國際傳播的理論與策略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