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李楠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藝術也是社會進步的一種展現形式。隨著家長對子女的教育越來越重視,對藝術的需求也是逐年提高。家長不僅希望子女得到正規的教育,獲得更多的文化知識,還希望孩子學習一門藝術課程,它的好處不言自明,既培養了孩子的藝術氣質,又增加了一項能夠與他人競爭的技能,所以近幾年藝術的考生逐年增多,尤其是聲樂。聲樂有其獨特的魅力,聲樂教育承擔著對聲樂傳承的重要任務,傳遞感情,并能以這種方式進行交流與抒發。高校聲樂教育的任務更是艱巨,它承擔的責任更是重大,它承擔著聲樂教育與教學工作的有效融合,發揮聲樂教育的無與倫比的效應,同時也為高校聲樂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本文從對高校聲樂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在分析現狀的基礎上對高校聲樂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剖析,針對存在的問題拿出有效可行的改進高校聲樂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聲樂教育;問題;培養目標;建議
一、我國高校聲樂教學的現狀
隨著我國教育制度的推進,擴招已經成為大家并不陌生的詞匯,擴招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我國高校藝術生擴招也在其列,藝術生入校的門檻逐年降低,特別是音樂學院。目前高校及音樂學院學生的程度參差不齊,有些是有音樂天賦的學生,也有想學習聲樂的學生,還有對聲樂知識了解較少的學生,更有一些音樂基礎較差,甚至是很多對聲音缺乏敏感度的學生。學生素質的參差不齊,必然會對聲樂的教學帶來難以想象的處境。隨著音樂學院學生人數的不斷增加,與學生相匹配的教師數量也發生了變化。我國現階段音樂學院面對著的一個難題就是沒有足夠的聲樂教師,不能充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目前各個高校的經費有限,聲樂教學器材也略顯單薄,這樣就無法承擔起來相應的教學任務,嚴重影響聲樂教學質量。
二、目前高校聲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培養目標不明確
這個現象是高校普遍存在的,高校針對學生的演唱能力反復的訓練,讓學生也進入了一個怪圈,唯有能力和技巧訓練好才是王道,可恰恰相反忽視了文化修養的提升,這也違背了高校設置這門專業的初衷,因此,高校要把培養的目標進一步明確,讓學生潛移默化的吸收,并為其所用。
(二)課程設置單一
這個問題也是高校普遍存在的問題,高校音樂教學的課程設置如何開設,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它直接關系著學校最終的教學成果,然而大部分高校卻恰恰存在這樣的一個問題,在課程設置上比較單一是一個通病,尤其在聲樂教學這一塊尤為嚴重,開設了一些課都是圍繞如何提升學生音樂技能展開的,但是跟實踐接軌又顯得還有一些距離,這恰阻斷了學生理論與實踐接軌的路徑。當然中間非常重要的角色老師也沒有發揮正確引導的作用,也是受學校一直倡導的技能課程影響,任課老師在教學中缺乏對技能理論的講解,歸結原因還是課程設置單一。
(三)教學內容脫離實際
在高校的聲樂教學中,大部分學校的教學內容都脫離了學生的實際現況,普遍地追求演唱外國聲樂作品或者規模較大的聲樂作品,然而很多學生并沒有達到演繹這些作品的能力。這種學習形式,使很多學生在演唱中只顧及原文的發音與咬字,甚至連平常所掌握的聲樂演唱技巧可展現不出來,更別提音樂的感情表達了。
三、改進高校聲樂教育教學的具體建議
(一)改革聲樂教學內容
1.加入聲樂教學法課程
就今天示范學生的表現來看,學生都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底子好,表現力強,但是也面臨著很多的問題,尤為突出的就是教學技能差。如何解決這種問題,今天我們不能只是單單開設聲樂教育,而是要在聲樂教育中加入教學法的課程,通過教學方法的學習讓學生們能夠學有所長,能把學習的內容更好地應用。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不僅學到了相應的專業知識,還學到了怎么將學到的知識更好的應用,這時對老師就是一個考驗,如何在多種教學方法有所選擇,根據不同的學生的情況選擇不同的教學手段,讓學生更好地接受和吸收。
2.提高學生實踐活動的能力
高校聲樂理論教學正面臨著改革,如何在改革中更好的將實踐元素融入到教學當中,這對一線的教師是一種考驗,也對推動聲樂的發展有著長足的作用。高校要制定規章制度,進行相應的學分配套,增加實踐的環節,讓學生在實踐當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從而讓更多學生勇敢地站上舞臺。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把形式再做的靈活一些,通過月匯報的這個平臺,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這類似的演出活動中,從而積累更多的經驗,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很好地訓練,參加教學實踐活動或藝術演出活動,積累演唱經驗,讓每個學生都成為舞臺上的主角。
(二)轉變教師教學觀念
教師在引導學生方面起到了積極地作用,它是教育中的重要方面,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的改變教學觀念,讓學生學起來更加的順暢,更加的感興趣,從而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1.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
傳統的教學以教為主,教師是主體,這樣的教學方式不但影響教師的教學效果,也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教師要轉變觀念,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樹立“以學生為主”的觀念,引導學生學會主動學習,教師要成為學生的協助者,與學生共同進步。
2.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社會上倡導“以人為本”,學校教育的教育也不例外,也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把課程的基礎做實,在課程當中增加人文性,在課程學完的時候還要應用到實踐,增加實踐性等。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性,針對不同的學生要“量身定做”;尊重學生意見,讓學生更好的吸收知識;尊重學生想象力,讓學生更好地吸收知識,最終的目的就要讓學生對聲樂學習的產生興趣,要讓聲樂教學更接地氣,貼近人們的生活,為師生之間的交流搭建一道橋梁,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主觀能動性的驅動下提高自己的興趣學習,從而達到我們想看到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改善學生學習方式
在專業的教學過程中,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有很多種,主要闡述一下幾種方法:
1.唱法很重要,要正確認識
現有有大家熟悉的三種唱法:分別是美聲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這三種唱法各不相同,可謂各有千秋。當學生面對這三種唱法的時候,如何才能更好的應用呢?不要有自己的固有偏見,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揚長避短,為我所用。更好的利用這幾種唱法發揮自己的長處。
2.培養學生探究性學習能力
這種學習方式是這么多年教育一直推崇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對于教師和學生都是受益的對象。教師在課堂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個角色在課堂上要積極的引導,使學生尋找到有價值的課題,當學生發現了有價值的課題時,要對學生的研究方向進行引導,把研究的重點和難點提煉出來,這時學生為了研究的目的就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把研究的重點和難點逐一擊破,最后得出了有價值的研究報告,教師在此基礎上進行綜合評價。
四、結束語
在高校的聲樂教學中面臨的問題,必然是社會、學校、學生等主體相互融合的過程,這是一個長期漫長的過程,也是需要多方參與,多方逐步提高的過程,切不可只把教學進度放在首位,采取這種殺雞取卵的手段,損傷聲樂的地位。聲樂教師在教學方面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利用現有的條件,利用可以利用的工具,摒棄傳統的舊的教學觀念,倡導和踐行新的教學觀念。同時,教師在現有的狀態下也不能安于現狀,要不斷進行業務學習,以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為高校的聲樂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肖劍.高等院校音樂教育專業聲樂教學模式改革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0(27).
[2]李俊.高師聲樂教學改革探索[J].歌海,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