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當今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素質教育,希望孩子可以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讓孩子學習鋼琴,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以及培養孩子的氣質。而傳統的鋼琴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社會需求,鋼琴教學模式急需創新。本文是我對鋼琴教學模式的構建以及對此的思考,希望和同行一起,共同交流。
【關鍵詞】鋼琴教學;創新;構建
一、傳統鋼琴教學存在的問題
(1)傳統的鋼琴的教學對于樂理方面缺乏重視,部分鋼琴教師不教孩子樂理,這就像學習語言,不教孩子們語法一樣,不教樂理,孩子們就沒辦法真正做到識譜,這對孩子們學習鋼琴是很不利的。
(2)鋼琴課上的內容和教學過程陳舊老套,在鋼琴課上,一些歷史上的鋼琴大師往往會被教師所推崇,這些大師留下的經驗在教學中十分寶貴,但不能把他們當做基石,在我看來鋼琴的基礎應該貫穿在整個鋼琴教學和在日常的鋼琴練習中的,而不是教師一味的要求學生去練習。
(3)目前孩子的實踐能力急需提高,也就是說孩子們的即興能力差。即興伴奏是鋼琴演奏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時即興伴奏也是鋼琴水平高低的體現,即興能力必須要作為重點進行提高。
(4)鋼琴教學的對象性、層次性不明確,目前鋼琴教學忽略了因材施教的觀點。對于一個音樂學習者來說天賦是很重要的。可以說在音樂領域,天賦是具有決定作用的,如果沒有音樂天分,努力是無法彌補的。因此鋼琴教學必須首先要看孩子的天分,必須注意對象。
二、鋼琴教學模式應該怎么樣去構建
任何一種教學模式的創新都會涉及到思想、體制、內容、組織形式等方面。但最基本還是在于課堂教學的改革。因此,鋼琴教學創新模式就在于構建創新型課堂。我認為要從下面幾點來做:
(1)鋼琴教師的作用十分關鍵,傳道、授業、解惑這對于所以的教師都是一樣的,傳授鋼琴專業的知識,使鋼琴這門藝術不斷的傳承下去,但必須要注意授課時候的方式方法,鋼琴是一門表現力十足的課程,必須要根據不同風格的課程內容,制定不同風格的教課方式,才可以使學生更好的掌握鋼琴知識,教師在授課的同時,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造性思維。
(2)打破傳統,將主動權交給學生,傳統的鋼琴課只是教師去教授課程然后學生不斷的去學習練習,教師發現錯誤并指出來,學生去改正,然后不斷的練習。這樣的方式容易使學生養成嚴重的依賴性,不利于學生自主能力的提高,束縛了學生的表現欲望,不利于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長期下去會使音樂死板,缺乏活力。
(3)課堂要注意引導學生,使學生養成探究的良好習慣,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處于被動狀態,因此要創新就必須要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打破以教師為主導的模仿類教學方式,以學生獨立思考以及學生的創造性表演為主,使鋼琴的演奏多樣化。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教師必須要做好調研工作,找到好的辦法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習的動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4)創新鋼琴活動方式,注意課內課外相結合,在課堂中,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對音樂的感悟能力,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即興能力,讓學生可以把自己的不同感覺,隨時隨地的表現出來,比如,在班內,老師可以組織即興比賽,即興創作,即興表演,這樣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也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在課外,要組織一些創新性活動,比如說舉辦音樂會,給每一個孩子上臺的機會,激發學生的表演欲望,促進鋼琴課程的學習。
三、鋼琴教學創新模式給學生帶來的好處
(一)促進學生完善自己,不斷的提高個人綜合素質
學生受到良好的音樂教育,不僅可以陶冶情操,還可以提高他們的藝術修養,提高個人氣質,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嚴謹踏實的學習態度。同時也會對學生的發展形成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影響。
(二)可以促進學生智力的開發,培養學生良好的協調性
鋼琴的學習以及練習過程要求全身的各個部位協調配合,這樣可以增進全身肢體的互相協調能力,提高自己的協調性。據有關統計,學習鋼琴的孩子,在對事物的理解,對新鮮事物的接受,空間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等方面,都高于一般孩子。
(三)培養對音樂的鑒賞力
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學生會接觸大量優秀的鋼琴作品,長此以往,學生會不斷的受到優秀文化的熏陶,有利于豐富孩子情感,促進孩子樹立良好的情緒,從專業的角度來說還可以提高孩子對音樂的鑒賞力,而不是單純的聽這個音樂好聽與否。
(四)可以鍛煉學生的耐力和信心
學習鋼琴并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有規律的、科學的、持久的訓練。而這種訓練,我們都知道它需要頑強的毅力、堅韌的耐力、極大的信心和勇氣。所以,鋼琴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踏實嚴謹的學習作風。
(五)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學習鋼琴,簡單的來說,使學生多一種本領,使學生多一項謀生的技能,長遠的看,學習鋼琴陶冶情操,促使學生樹立優良品格,使其真正的做到了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使自己的綜合素質高于他人,在求職中,在生活中,發展一定是優于他人的。
(六)為學生積累更加寶貴的精神財富
鋼琴在所有的樂器中是最理想的。沒有一種樂器可以像鋼琴那樣擁有那么多的獨奏曲。這些獨奏曲都是大師的嘔心瀝血之作,無論是對于他們,還是對于鋼琴學習者,都是極其寶貴的財富。當你忘我的進行鋼琴演奏時,你能夠看到自己內心的最深處,并且你會進行自我交談,這種精神財富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任何物質性的東西都是無法比擬的。
總之,鋼琴教學創新模式的構建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像學習鋼琴一樣,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我們堅韌的毅力,雖然其路程是漫長的,但我們有耐心、有決心走到成功的彼岸。
參考文獻
[1]寧坤.河北省高等師范院校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的調查與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
[2]古炳姝.瓦爾特·吉澤金的鋼琴教學演奏和教學思想[D].天津音樂學院,2011.
[3]林慶華.高等院校音樂專業數碼鋼琴集體課的教學實踐與探索[J].北方音樂,2012.
[4]肖海珍.在鋼琴教學中啟發學生的音樂想象力[J].兒童音樂,2002.
作者簡介:李春曉(1979—),女,河南南陽人,大學本科,講師,研究方向: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