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興江 彭濤 郭年梅
摘要:通過對閩北地區竹木企業的內外部壞境進行調研,發現閩北竹木企業在現在發展中存在內勁不足、外部環境嚴峻等狀況。建議閩北竹木企業在新常態下由拼資源到拼品牌轉變、由拼價格到拼價值轉變和由拼數量到拼質量轉變的“三轉變”。同時通過“一帶一路”、多渠道融資、加大優質木材進口和“以竹代木”等做法推進閩北竹木產業在新常態中取勝。
關鍵詞:閩北竹木企業;新常態;三轉變;取勝
閩北八山一水一分田,林業用地面積3259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達74.7%,是中國南方重點林區。竹木加工業是地方傳統特色產業,但閩北竹木資源位處山區,地域廣泛,分布零散,這些特點決定閩北竹木產業的發展大多以中小企業為主。自2008年以來,世界經濟持續低迷,國內經濟增速下行壓力大,受宏觀經濟影響,竹木產業已經告別了過去的高速發展時期,生產成本上漲等因素使中小企業的發展面臨巨大挑戰。但是,隨著近年來國家大戰略的規劃部署,竹木產業發展機遇將與挑戰并行。
一、“內外夾擊”閩北竹木產業成長困難重重
1.發展內勁不足。打鐵還需自身硬,閩北竹木企業規模小,生產工藝簡單,大多集中于上游的初級制品生產,其中有部分仍是家庭作坊生產模式。閩北中小竹木企業的發展由于自身因素的限制,存在諸多不足:一是生產工藝落后,材耗大,產品附加值低,造成資源浪費。小型竹木加工企業普遍存在設備簡陋、產品加工粗放、資源利用率偏低、科技含量不足等問題,發展后勁不足。二是企業管理創新人才缺乏。竹木制品生產加工企業基本都是家族企業,占比較大的中小企業管理人員一般都由家族成員擔當,普遍缺乏專業的管理人才、技術人才,管理水平不高,生產效率偏低,創新意識不足,缺乏自主知識產權,競爭力較弱,影響企業做大做強。三是招工難,勞動力資源短缺。閩北屬于山區,很多竹木產業都是中小型企業,地理位置偏僻,外地人很難長期留下來工作,并且竹木加工機械化程度不高,屬勞動密集型產業,對工人的需求量大,由于受生產加工環境、福利待遇等諸多因素影響,招工難,特別是招聘、留住青壯年和技術管理人才更難,大部分企業工人平均年齡在50歲以上,招收不到足夠的一線工人,缺工現象突出。
2.外部環境嚴峻。近年來由于國內國際經濟下行的壓力,竹木產業也面臨著不小的沖擊,一是融資難,資金壓力大。竹木制品生產企業多為中小型規模,受銀根緊縮、征信體系不完善、抵押物不足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普遍面臨貸款難問題,而民間融資成本又高,導致資金周轉困難。二是生產成本提高,增產不增收。近幾年來,國內受通脹影響,原輔料價格、工人工資、物流費用、水電開支等逐年遞增,國外經濟復蘇疲軟,出口產品價格得不到相應提升,加上匯率波動大,收匯成本相應增加,企業面臨多重壓力,為了保持企業運轉,不讓客戶流失,產品利潤微薄,甚至賠本生產。三是竹木產業準入門檻低,長遠發展規劃機制沒有建立或者不完善,企業分布散亂,運作不規范,行業協會未充分發揮應有作用,企業為爭取客戶訂單,競相壓價,市場處于無序競爭的混亂狀態。大部分小企業采取家族式管理,生產、管理不規范,生產成本比那些需要專人管理,還需要給員工交醫保、社保職工福利的大企業低,導致經常出現大企業“干”不過小企業的現象。
二、新常態需“三轉變”,超“常”突圍助力竹木產業發展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中鐵裝備集團有限公司考察時提出了“三個轉變”的重要指示,即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三轉變”對質檢系統的工作方向和工作重心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南平檢驗檢疫局抓住“南平全國綠色發展項目建設”有利時機,助力具備條件的縣市區開展各類示范區建設;注重形成監管合力,幫促企業建立完善質量保證體系,調整產品結構,提升南平產品核心競爭力。
(一)、產業整合,淘汰落后產能,由拼資源到拼品牌轉變。閩北有“海西綠色腹地”之稱,竹林資源豐富,利用得好可以造福一方,采伐不當會造成生態破壞,充分合理利用資源需要采取適當的舉措,一是鼓勵行業進行優化重組,取締一些粗放型的生產加工企業,淘汰落后產能和陳舊的機械設備,不斷提高機械化程度,降低材耗和人工成本,提升效益,減少資源浪費;二是加大品牌建設投入,借助政府和科研院校的力量吸引高級管理人才、技術人才打造自身核心品牌,通過創新產品、研發新技術和新工藝等方式提高產品附加值,擴大閩北概念的影響,搶占國際市場。
(二)、政府扶持,樹立標桿企業,由拼價格到拼價值轉變。一是大力培育規模骨干龍頭企業,對發展潛力大、產品附加值高、資源利用率高的企業樹立標桿,形成行業導向,政府在用地、貸款、稅收、工業貼息、通關便利化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引導和鼓勵企業發展市場容量大、技術含量高、前景看好的竹木產品,帶動產業發展;二是政府搭臺,提供專項資金支持,鼓勵企業通過電子商務、文化創意、參加各種展銷等營銷活動,加大品牌宣傳,提高品牌知名度,強化品牌意識,通過培植名牌產品,實現由拼價格向拼價值轉變。
3.行業自律,完善管理體系,由拼數量到拼質量轉變。從近幾年的統計數據看,閩北林業年總產值均在200億元以上,出口數量全省靠前,初級產品多,加工粗放,因質量問題發生糾紛索賠或退貨事件不在少數,量大不強的特點突出,行業管理有待進一步規范。一方面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制定行業操作規范,提高準入門檻,加強行業自律,形成制約機制,避免重產量輕質量出現惡性競爭。同時,有關監管部門要形成合力,支持和幫助企業建立健全質量管控體系,調整產品結構,優化生產工藝,在質量強市、質量強業、質量強企過程中,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
三、機遇蘊藏在挑戰中,閩北竹木產業在新常態中如何取勝
(一)、緊跟“一帶一路”大戰略,轉型向外拓空間。2013年,習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了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這個戰略的提出對我國的林產品國際貿易將帶來無限的商機和挑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很多屬于森林資源富饒的發展中國家,林產業發展相對滯后,中國林產業在這些國家投資會更容易形成“小規模技術優勢”。此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市場潛力巨大,具有承接中國林產業外移的優勢。“一帶一路的”沿線的東南亞國家越南、老撾、緬甸、柬埔寨、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國家是中國紅木家具原料的主要進口國,中國竹木企業依托“一帶一路”大戰略,可以進行境外林業投資,由在境外竹木采伐為主向采伐、加工、種植、園區建設擴展。閩北林木資源豐富,擁有用材林近1500萬畝,活立木蓄積量超過1億立方米,占全省30%以上,年總產值均在200億元以上,出口數量全省靠前。閩北可以緊緊依靠福建處于“一帶一路”的核心區域優勢,實現竹木中小企業向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方向發展,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和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增強小微企業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增強向外輸出技術和資本的能力。在經濟“新常態”下,閩北竹木企業要將技術進步、技術創新作為推動企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同時還要引進、消化、吸收新技術,結合自身的實際,進行“本土化”改造。
(二)、多渠道融資,借力資本市場進行資金融合。地方政府積極引導,對本地的竹木產業提出了“千億竹產業規劃”,優化了竹木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同時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扶持作用,通過貼息、政策擔保、風險補償、獎勵資助等方式,充分調動金融機構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積極性,探索銀證合作下的中小企業信用貸款業務。企業自身也要探索新的融資渠道,借力資本市場進行資金融合。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即“新三板”市場就是專門為中小企業量身定做的資本市場,福建龍泰竹業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掛牌上市,為中小竹木企業開拓融資渠道樹立了典范,值得借鑒參考。
(三)、加大優質木材的進口,降低資源環境壓力。2014年,南平轄區共進口木材121批次,610.8萬美元,2015年至今進口33批,136.7萬美元,同比增長10%、43.4%。主要由福建杜氏木業有限公司、福建浦城縣微風家庭用品有限公司、福建省順昌縣杉豐木業有限責任公司等,進口的木材主要為輻射松板料、樟子松板材、軟楓木板材及殷桃木板材等,同時很多企業是直接通過購買上海、廈門、福州等進口公司進口的板材。輻射松板材具有直徑大,節眼少,木色漂亮,并且進口使用的成本跟使用本地松材料相當而成為木加工企業的首選。加大優質木材的進口,該轄區的松木等木材得以喘息的機會,優化木材生長環境,降低環境壓力,符合南平的生態發展理念,并且進口的優質木材生產加工過程中損耗少,成色漂亮,產品更受國內外消費者的歡迎,為經濟發展和環境的綠色發展實現了雙贏的狀態。
(四)、探索“以竹代木”,增加竹資源的開發利用。隨著全國重點林區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范圍的不斷擴大,我國自產木材產量調減是必然趨勢。竹資源作為木材最接近的資源性產業,同時具備在短期內可更新的優點,世界眾多國家越來越多地將目光投向竹資源的開發利用,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竹資源培育及開發利用都將成為廣大竹產國和竹產品消費國的發展重點。目前,閩北竹產業極具活力,已形成由資源培育、加工利用到出口貿易,再到竹業生態旅游的頗具潛力的新興產業。竹產品種類豐富,達數千種,竹產業從傳統的簡單、低附加值工藝逐漸向高精深加工工藝方向發展,竹產業科技創新層出不窮,隨著我國天然林停止商業性采伐政策的不斷延續,以竹代木的趨勢將更加明顯,竹產業將承擔更多生態林業與民生林業的重任。如福建省建甌市華宇竹業有限公司為全國竹地板生產加工龍頭企業,2014年報檢出口竹地板772批次,出口創匯7376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00.5%和140.6%。竹地板具有環保,價格優惠,并且品質有保障等優點改變著國內外消費者鐘愛木地板的觀念,竹地板得到了國內外消費者的廣泛歡迎。
閩北竹木資源豐富,竹木產業發展較早,已經形成了室內裝飾裝修材料、餐廚具、工藝品、竹筍、竹炭等一系列相關產業鏈,新常態下,挑戰不少,機遇也很多,閩北竹木企業需要堅持自我創新,遵循市場規律,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實現清潔生產和資源的循環、高效利用,不斷創造新技術、新成果,使竹木產業成為一個蓬勃發展的朝陽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