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對于成人司空見慣的現象,對于兒童來說可能是新鮮的。我們的音樂教學就要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創設輕松快樂的教學環境。到大自然中給學生上課,一定能讓學生有別樣的感受,激發學習音樂的熱情。用孩子們從小熟悉的景物作為教材,會更佳的效果。
【關鍵詞】自然環境;陶治情操
“小鳥在前面帶路,風兒吹向我們……”那天,正在上《快樂的節日》。同學們漫不經心的哼著,心兒早飛到窗外去了。我的視線隨著望出窗外。何不讓他們去自由自在的感受春天,變被動為主動,把音樂課堂搬到大自然中去呢?讓學生們在寬松的環境里,也許更能發揮學生們想象力和創造力。
培養全面發展的孩子是老師和家長共同的心愿,作為音樂老師,我希望每個孩子都會喜歡音樂。雖然農村小學,各項教學設備、理念等都和城市的學校存有一定的差距,但教師應想辦法,給學生更廣闊的學習空間。于是,我開始嘗試著室外音樂教學。
置身在大自然中,我們的心情愉悅歡快,跟在教室里的課堂相比,更加充滿活力,學生們手舞足蹈,學習更加專注認真,仿佛大自然和我們都融在一起。我深受啟發,開始嘗試到教室外的大自然中去上課。
一、大自然的音樂課堂,可以彌補農村音樂教學設備的不足
目前,許多學校都擁有多媒體教學設備,但對于農村學校來說,還是少數的。有些學校還不具備音樂教室,或者音樂教室還很簡陋。可是大自然卻剛好給了音樂教師一個最好的,充滿各種音樂教具的教室。讓我們的音樂教室更充滿農村的活力和特色,讓我們的教學環境更加美好,因地制宜。因此,到大自然的課堂中來吧,我們可以讓音樂課堂揚長避短,室外一切美好的景物,可能會比多媒體手段表現出來的場景來得更豐富、更具有真實性和感染力。
二、大自然的音樂課堂,有利于豐富學生的想象力
農村的孩子對于田野、小溪、山路、樹林都是熟悉的,把音樂放到大自然中來,可以讓他們感受更真實、更貼切。如教學《數新樓》時,我帶領學生來到一個小山坡上,遠遠望著鄉村的村莊,讓孩子們數一數“東邊一排樓,西邊一排樓……”在此時此景中,孩子們的歌唱欲望一下噴涌而出,形成一種“未成曲調先有情”的音樂氛圍。置身于自然當中,面對生機盎然的田野,身臨其境,更容易理解歌曲所表現的內容,對于平時課堂上比較難解決的歌唱難點 ,我們只要稍加引導,就能很好解決,把一首歌曲聲情并茂的演唱出來。還有如《我們的田野》《春天在哪里》《山谷靜悄悄》《小放鴨》等歌曲都可以進行音樂室外教學,引導學生進入愉快的歌唱意境,形成親切、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
三、大自然的音樂課堂,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創新意識,對于每一個孩子來說,幾乎是一種天生的本能,那么,大自然中的音樂教學,我們要怎樣如何培養學生的創作思想和創新精神呢?記得有一次,我們在田野的空地上音樂課時,我們一起學唱《鄉村孩子去上學》,歌詞中“頂著綠荷葉,戴著南瓜花,鄉村孩子去上學,光著小腳丫……”激發了學生們的靈感,立刻有學生編“舉著小花傘,吹著小喇叭,農家孩子去上學,小鳥喳喳喳……”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的思維馬上被打開了 ,好多同學紛紛模仿,開始了奇思妙想的創編歌詞比賽,大自然中的花花草草、田野里的小動物都激發了孩子們創編歌詞的靈感。
四、大自然的音樂課堂,可以發揮民歌的魅力
民歌來源于生活,取材于生活,是我們勞動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可是現在有不少學生往往不愿學,不愿聽。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民歌的的興趣?大自然的音樂課堂,可以彌補這一不足。
如教學山歌《站在高山望平川》時,農村的小山頭就是最好的音樂教室,望著山下美麗的田野,錯落的村莊,辛勤勞動的人們……一下子就激發了學生的情感。讓學生直接面對音樂,直接面對大自然,可以更好感受山歌所特有的色彩, 教師可結合這樣本地方的山歌,引導學生感受不同地域民歌的地方色彩。
又如學習勞動號子《打夯歌》時,可以通過學生平時生活的親身經歷,如拔河比賽的“加油”聲;鄉親們造房子抬石頭發出的“嗨喲、嗨喲、嗨喲”聲;拉車老大爺的“嗨嗨”聲,體會勞動號子的概念及特點,了解勞動號子是人們在體力勞動中創作并演唱的一種帶有呼號性的歌曲。讓學生親自去試試,拉拉車、抬抬石頭并唱唱,得到學生的共鳴,有些同學即興就演出了“大石頭呀嗨喲,大家抬呀嗨喲,齊心協力造房子呀,勞動果實齊分享。”學生學習的氣氛一下子到了高潮,潛移默化中使學生思想受到熏陶,體會勞動可以創造美好的生活。
除了山歌,勞動號子還有小調等等都是流行于廣大農村(山間、田野)生活的即興演唱的抒情小曲,教師都可以有選擇的進行室外音樂教學,擴大學生的視野,讓生活處處有歌。
五、大自然的音樂課堂,可以開闊學生視眼,陶治學生的情操
長期以來,室內封閉,單調的教學環境,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就慢慢的消磨了,對音樂只是機械的接受,在演唱歌曲時單調又麻木,絲毫沒有了音樂該有的美感。而大自然中的教學環境是多么令人陶醉啊,美麗如畫的風景,只要我們稍加以引導,就能給身臨其境的學生找回對音樂的向往和熱愛。
大自然是學習音樂最好的課堂,通過謳歌大自然,能進一步激發學生對自己家鄉的熱愛,用孩子們對自己從小熟悉的景物作為教材,會很快的打開孩子們的音樂之窗,走進孩子的心靈,使其在美好的大自然中體會音樂的美好。
就讓我們的孩子更加親近田野,走進大自然,放開歌喉伸開手腳,放聲歌唱吧,一起體會音樂的美好,體會大自然創造的奇跡。
作者簡介:陳曉 (1979-),女,漢族,浙江永康,副校長,小學高級,本科,浙江省永康市高鎮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