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優美動聽的歌聲離不開氣息的支撐,因此歌唱的呼吸成為了聲樂學習的基礎和關鍵。現如今,無論是聲樂初學者還是多年學習聲樂的歌者,我發現他們在氣息的運用上都存在有一些問題,值得我們聲樂教學者去研究和探索,若能解決聲樂學習者的呼吸問題,她們的歌聲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呼吸;教學;學生
意大利著名聲樂教育家麥肯茲認為:“歌唱者首先要學習的就是對氣息的掌握。“意大利著名歌唱家卡魯索強調:”一個歌唱者能否跨上成功之路,首先要看他對于呼吸器官的操縱和運用是否建立了強固的基礎。“我國唐代末年善譜音律的乾寧中朝議大夫段安杰在其《樂府雜錄》中也強調:”善歌者必先調其氣。氣息是歌唱的動力和基礎,這一點聲樂界的眾多教育家、歌唱家們已經取得了共識,作為聲樂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努力將歌唱的呼吸更好的教授給聲樂學習者。
一、歌唱中正確的呼吸方法及在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現如今歌唱中使用最廣的、最合乎歌唱發聲要求的科學的發聲方法是胸腹式呼吸法,這也是前人潛心研究的結果。胸腹式呼吸法,在吸氣中,用聞花感覺吸氣,胸部腹部腰部背部自然擴開,橫膈膜下降;呼氣時即發聲過程時,保持吸氣狀態即保持胸部腰部背部擴張狀態,下腹部勻速收縮,橫膈膜上升,上腹部凸起,在唱較高較強的音時,上下腹部對抗力量加強,下腹部迅速收縮;使用這種呼吸方法,吸氣深,容量大,利用橫膈膜上升與下降,氣息容易流動起來,而且易于控制氣息,有明顯的呼吸支點,被廣大的歌者和教育工作者使用。
我七歲開始學習聲樂,到現在二十三歲,我不敢說自己聲樂學習的有多好,但在學習聲樂的這十幾年過程中,對于胸腹式呼吸法,在我發聲中也存在過一些問題,比如:在演唱時我氣不夠用,想多吸氣,結果氣息吸到胸部,兩肩聳起,造成演唱時聲音僵硬,為了避免這一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告訴學生,吸氣時要平穩柔和,不要吸的過急過多,不要聳肩;在吸氣正確的情況下,有不會利用小腹收縮去唱歌的情況,也就是沒有做到吸到哪在哪唱,而是利用胸部或嗓子去使勁歌唱,導致聲音僵硬且無力,面對這一問題,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呼吸的過程,及時糾正;在學習聲樂過程中,上下腹部對抗也是我在學習聲樂過程中一大問題,剛開始都找不到這種對抗的力量,通過老師不斷做示范,加上自己的探索與鉆研,這一問題才得以解決。所以在教學中訓練學生呼吸時,教師要注意這些可能會存在的問題并及時糾正解決,當然這只是我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面對未知的學生,教師應該因材施教。
二、聲樂學生歌唱實踐中氣息存在的問題及探究
呼吸的訓練更重要的是要進行實踐,通過判斷聲音的好壞來判斷氣息的方法是否正確。教授聲樂初學者學習氣息,必定會存在一些問題,就我自己發現的一些問題來探究一下。
(一)氣息的控制與保持問題及探究
在上課中,我發現學生在一條發聲訓練由下到上大概到小字二組C的位置時,就會出現氣息上浮,無法保持正確的吸氣狀態,從而導致聲音“虛”現象。在面對這一問題時,我會讓學生停下來,重新進行吸氣,告訴他,唱任何一句都要氣沉丹田,吸到哪在哪唱,然后再唱的過程中,將手放到學生腹部,讓學生去感受吸氣的正確狀態,從而使發出的聲音結實有力;唱到高音時,學生會出現不敢唱,害怕唱破音的情況,唱破音說明用嗓子在嘶吼,沒有氣息的支撐,此時我會告訴學生將吸好的氣息在后腰支撐下,下腹往里收,與上腹形成一個對抗力量,學生會不理解后腰撐住的感覺,在他唱高音時抬起較重的東西,去感受這個后腰的力量,通過講解和實踐,讓學生去慢慢去體會,直到他感受到為止,之后讓他回去多加練習,去領悟課上所學內容。
(二)氣息的流動問題及探究
微笑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習慣性動作,不論大人,小孩都會笑。歌唱是我們傳遞感情,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因此在唱歌時,我們不能沒有面部表情。在上課進行發聲訓練時,我發現學生面無表情,導致笑肌懶散,口腔內軟腭無法打開,使得氣息堵塞在口腔中,未能將聲音傳送的頭部,出現了聲音擠、卡等現象,面對這一問題,我讓學生試著尋找打“哈欠”的狀態,打哈欠時,喉嚨是打開的,軟腭是抬起來的,這符合科學發聲狀態的感覺,學生通過找打哈欠狀態進行發聲訓練,所獲得的聲音是立體的,上下貫通,音色渾厚且圓潤。當然,假如在演唱悲傷的作品時,面部表情是不該笑的,但是口腔內的狀態和笑肌應該是抬起的。單單靠上課老師講授,自己如果不練也是不行的,因此我告訴學生要好好練習,回課時希望看到學生的進步。
(三)氣息訓練的摸索
“打嘟嚕”是我在兩千年左右我的老師告訴我的一種訓練氣息的方法,以前我也不知道打嘟嚕到底有什么好處,隨著時間的積累,不斷的摸索與實踐,我發現打嘟嚕發聲練習可以使我們氣息均勻,容易找到打哈欠抬起軟腭的感覺,使聲音容易傳送到頭頂,在練習打嘟嚕這條發聲練習時,如果氣息上浮,會打不出聲音,打嘟嚕能讓我們找到聲音上下貫通的感覺,能讓我們找到氣息流動的狀態,因此我覺得打嘟嚕應該是學生去練習氣息的一個很好的發聲練習。在課前的五分鐘時間,我會讓學生進行上下音階的打嘟練習,解決了氣息上存在的一些問題。
結論
每個學習聲樂的歌者,在歌唱的氣息方面都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有的歌者可能還會長時間存在同一問題,這就需要我們聲樂教育者及時發現并且及時糾正,同時還要有耐心為學習聲樂的歌者解決問題,這樣我們國家的聲樂教育事業才會越走越好。
參考文獻
[1] 程蔚著.《中國民族聲樂多維探究》[M].中國書籍出版社 2013.3
[2] 金鐵霖著.《聲樂教學文集》[M].人民音樂出版社 2013.2
作者簡介:郭曄妮(1992-),女,吉林藝術學院藝術教育學院2014級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聲樂教育與教學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