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極
(渝北區人民醫院,重慶404000)
患者參與式護理對產婦產時認知及母嬰結局的影響
陳丹極
(渝北區人民醫院,重慶404000)
目的探討患者參與式護理對產婦產時認知和母嬰結局的影響及應用效果。方法選取該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足月產婦11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5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患者參與式護理。對比觀察兩組產婦的總產程、產后2 h的出血量、分娩方式、新生兒體質量、Apgar評分及產婦產時的認知度。結果觀察組產婦產時的心理認知、生理認知、分娩態度和分娩基本知識的認知情況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產婦選擇剖宮產4例(7.27%),對照組產婦選擇剖宮產12例(21.82%),兩組產婦剖宮產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的總產程顯著短于對照組,且產后2 h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患者參與式護理對產婦產時的認知有著很大的提升,產后母嬰的情況也更好,對產婦的生產具有積極作用,提高產時認知,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分娩過程;母嬰護理;剖宮產術;認知
患者參與式護理是一種強調和鼓勵產婦及其家屬在分娩的過程中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護理模式,主要作用是激發產婦的參與欲望,加強產婦的自我護理意識,提高產婦的自我護理能力[1]。同時,此舉也能夠加強醫患之間的良性溝通,很好地改善醫患關系,緩解患者在治療時的局促不安、彷徨害怕等不良心理作用,在臨床工作中已取得良好效果,并且婦產科已開始廣泛應用患者參與式護理[2]。本研究探討患者參與式護理對產婦產時認知和母嬰結局的影響及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足月產婦110例,年齡22~40歲,平均(28.7±3.7)歲;孕周37~40周,平均(36.5±3.2)周,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5例,其中對照組年齡23~40歲,平均(28.5±3.7)歲;孕周37~40周,平均(36.7±3.3)周。觀察組年齡22~39歲,平均(28.4±3.5)歲;孕周37~40周,平均(36.4±3.6)周。兩組患者年齡、孕周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護理方法 對照組產婦進行孕期相關指導、定期產檢等常規護理;觀察組產婦在常規護理的情況下,由專業的護理人員進行患者參與式護理,具體方法如下。
1.2.1.1 產前護理干預 術前專業護理人員主動與產婦及其家屬進行良好的溝通并且對其進行產前知識、分娩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等。整個過程中護理人員應采取輕松愉快的談話方式,熱心地對產婦或其家屬提出的相關問題進行解答,讓產婦更多地了解剖宮產與自然生產的區別,緩解產婦及其家屬緊張的心情,鼓勵產婦堅定信念,讓產婦在整個預產期及分娩過程中都能維持一個健康舒暢的心情,使其更積極地主動參與到整個分娩過程中,也讓整個分娩過程能更加順利地完成。同時鼓勵產婦的丈夫盡量在預產及分娩整個階段進行陪護,時常對產婦進行安慰性鼓勵,也能起到舒緩產婦心情的作用。
1.2.1.2 分娩中護理 護理人員在產婦進產房分娩前再次告知產婦分娩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包括正確的呼吸方式、正確的用力方式、剖宮產中需要用的工具及麻醉方式等等,提前做好產婦的思想工作,同時做好新生兒的接生工作。助產護士在產婦分娩過程中多用鼓勵性的語言對產婦進行鼓氣加油,分娩過程中,胎兒在宮內如果出現窘迫情況,應及時給予吸氧,防止胎兒窒息,保障胎兒安全,讓整個產程更為順利流暢。同時也要做好相關數據的統計。
1.2.1.3 產后護理 護理人員應該告知產婦術后的注意事項,比如產后6 h需禁食,可以進行母乳喂養等。飲食方面,囑咐產婦多吃排氣類的湯,促進排氣、加強腸蠕動等。出院時提醒產婦保持良好的生活規律,進行合理飲食及休息,產后6周回院復查等。
1.2.2 評價標準 對比觀察兩組產婦的總產程、產后2h的出血量、分娩方式、新生兒體質量及Apgar評分,并且將產婦產時的心理認知、生理認知、分娩態度和分娩基本知識的認知情況制成調查表,以調查表的方式由專業護理人員對產婦進行面對面的調查,通過評分的方式進行比較。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產時的認知度比較 觀察組產婦產時的心理認知、生理認知、分娩態度和分娩基本知識的認知情況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產時的認知度比較(±s,分)

表1 兩組產婦產時的認知度比較(±s,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1。
組別對照組觀察組n 心理認知 生理認知 分娩態度 分娩基本知識55 55 59.1±8.3 92.7±3.2a58.3±6.1 88.5±4.2a56.2±5.2 90.5±4.1a52.2±6.4 89.5±3.4a
2.2 兩組產婦的分娩方式、總產程、產后2 h出血量的比較 觀察組產婦選擇剖宮產4例(7.27%),對照組產婦選擇剖宮產12例(21.82%),兩組產婦剖宮產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的總產程顯著短于對照組,且產后2 h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總產程、產后2 h出血量的比較(±s)

表2 兩組產婦總產程、產后2 h出血量的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1。
組別對照組觀察組n 總產程(min) 產后 2 h出血量(mL)55 55 695.3±159.6 483.2±124.3a298.6±26.4 204.7±22.6a
2.3 兩組新生兒體質量及Apgar評分比較 兩組新生兒體質量及Apgar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3 兩組新生兒體質量及Apgar評分比較(±s)

表3 兩組新生兒體質量及Apgar評分比較(±s)
組別對照組觀察組n 新生兒體質量(kg) Apgar評分(分)55 55 3.3±0.4 3.4±0.5 9.2±1.4 9.1±1.6
分娩過程是對產婦生理、心理上的雙重刺激,同時最主要的不利情緒是產婦對未知事物的害怕,整個懷孕過程及分娩過程中產婦的心態、心情及掌握的分娩基礎知識都將直接影響到分娩過程的順利進行和母嬰的生命安全。所以通過相關手段來緩解產婦的壓力,調整產婦的情緒在護理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根據調查,我國現在的剖宮產分娩率要高于國際平均水平[3]。雖然說剖宮產技術已經在臨床上成熟運用,但其畢竟是創傷面積較大的手術,對產婦產后的恢復及胎兒的健康等都有影響,所以根據產婦的具體身體條件,達到自然分娩要求的積極鼓勵其進行自然分娩[4-5]。本研究旨在探討患者參與式護理對產婦產時的認知和母嬰結局的影響。
患者參與式護理本著以患者為本的原則,發揮患者在護理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不僅需要為患者提供全面有效的生活服務,而且需要對患者的心理進行同步服務,旨在通過有效手段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讓患者在整個過程中維持一個良好、健康的心情[6]。專業護理人員通過播放錄像和開展專業講座的方式向產婦宣傳講解孕期及產期的知識,主要包括如何自我參與護理、如何維持良好心態等專業話題,讓產婦能夠更好地認識并掌握分娩基礎知識,增強產婦信心。在臨床上開展患者參與式的護理可以有效地加強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的應對能力,提高產婦的認知態度,穩定產婦生產前的焦慮不安情緒,養成產婦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同時能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讓產婦在分娩過程中更加信任醫護人員,積極配合醫護人員,從某種程度來講改善了產婦的生產結局,讓分娩過程能更加順利地完成。本研究結果表明,對產婦進行患者參與式護理,有效地增加了產婦對分娩知識的掌握程度,縮短了分娩時間并且降低了剖宮產率且產婦產后2 h的出血量也明顯減少,加快了產婦產后的恢復。
綜上所述,患者參與式護理極大地改善了產婦的認知程度,穩定了產婦的心態,減少了產后因出血帶來不利產婦恢復的因素,改善了產婦產后的母嬰結局,值得在臨床上推廣運用。
[1]易小英,付文.患者參與式護理干預對產婦產時認知和母嬰結局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4,36(11):1744-1745.
[2]徐亞平.產期綜合護理干預在產婦分娩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8):113-115.
[3]杜獻,阮淑萍,朱劍峰.小組心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4(14):2069-2072.
[4]于江榮,許現娣,孫偉宏,等.醫學營養指導依從性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嬰體質量的影響[J].護理學報,2014,21(10):58-60.
[5]周鳳勤,楊志敏.責任制助產護理對初產婦分娩方式及產程進展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22):177-178.
[6]牛瓊華.孕期綜合管理對產婦分娩方式及母嬰結局的影響[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4,6(6):58-60.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4.049
:B
:1009-5519(2015)14-2208-02
2015-04-29)
陳丹極(1975-),女,重慶巫山人,主管護師,主要從事臨床助產士工作;E-mail:5105842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