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楊
【摘要】初中物理教學是青少年進入到物理知識大門的入口以及啟蒙,同時也可以培養其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將物理思想以及方法應用到初中物理教學之中,對于推進其進步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初中物理 ?教材 ?思想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9-0151-02
當前素質教育最為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其不僅僅是需要教學學生的知識,同時也是對人格的塑造以及以后人生之中思維方式的創新。對于物理教學來說痛也是這樣,需要培養學生的對于問題的研究以及解決能力,從抽象的角度來講則是對物理思想的培養。在實際教學之中,不能死教書,需要注重多種綜合方法的應用,不斷培養起學生的物理思想。初中物理教學應該將事實作為其基礎,促使學生可以從具體的情景之中對物理知識有所體會,逐漸搭建起學生的物理結構之時,并且將物理思滲透到其中,筆者結合近些年的物理教學經驗分析了當前物理教材之中的集中常用物理思想。
一、物理模型的應用
在物理教學之中,注重將一些較為復雜的問題簡化,將次要的因素舍棄,主要可以應用主要因素,將一些比較具體問題進行理想化的處理,同時構建一個比較理想化的物理模型,這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物理思想,比如說,均速直線運動,則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模型。其在生活之中很難找到的比較嚴格的勻速直線的運動。同時諸多的運動情況,同勻速直線運動之間的情況比較接近,則就可以一種勻速直線運動的情況進行處理,則就可以有效降低其難度,并且得到的結果也具有一定的精度,并且在誤差范圍之內同具體情況相適應。同時,杠桿也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模型,其在具體的應用之中,因為受力的影響, 其會出現一定的變化,通常此種變化比較微弱,對于結果的影響比較小。所以在杠桿教學之中,就認為是一種理想化,默認其無變化。
二、學科之間的彼此交叉
在知識類教學之中,要求對知識進行深化以及擴展,不斷對其知識點進行探討。比如說,學習緒論等等部分內容之時,則就可以提出相關的課題,在人力發展歷史之中物理對社會發展的作用。在學習了摩擦力之后,可以在提出“摩擦力在生活之中的應用”。
三、定量比較的思想
一些物理量是通過幾個與之相關的物理量彼此綜合進行確定,為了將同類的物理量的大小進行比較,則就可以促使在之中一些量相同,通常是選取的是單位量,進而比較相關量的大小,這樣的話就可以獲得結果,比如說:速度可以取單位時間之內的通過的路程來比較,而密度則可以取單位體積的質量進行比較,比如說功率、壓強、比熱容等等都可以使用定量比較的思想。
四、理論求新的思想
根據當前已經掌握的科學理論知識作為其依據,并且通過一些較為科學的推導以及論證,進而獲得一個全新的科學論斷。比如說在人教版教材之中的第108面以及112面,在這之中對于串聯電路的總電阻以及每一個電阻的關系進行論證,同時并聯電路的總電阻同每一個電阻之間的定量關系進行推導,都使用的是此思想和方法。
五、實驗推理思想
在比如說牛頓第一定律不是通過實驗之中獲得的,而是在客觀實驗的基礎之上,在笛卡爾以及伽利略等科學家對其繼續科學推理之中而得到的。并非建立在形而上的,可以接受實踐的檢驗。因此使用實驗推理的思想,對于研究物理問題的重要性以及廣泛性具有較為廣泛的應用,比如說,浮力公式的推理實驗,可以檢測金屬塊的具體密度,并且杠桿的平衡實驗之中都使用的是實驗推理的思想。
六、虛擬假定的思想
在物理之中,為了可以將物理現象描述清晰,將物理情景及時闡明,進而有效解決物理問題,通常會人為引入一定的虛擬假設的內容,力求可以清晰、便捷、準確的將物理情景以及事實表述出來,及時有效的解決問題。比如說磁感線以及光線等等,并非可以通過肉眼觀察出來,都是虛擬假定的,但是在教學之中可以清晰直觀的將形象描述出來,學生也比較容易接受,方便理解。比如說在人教版教材的第一冊之中為了將連通器的原理標明,其通常會在U型管底部之中假想的液片,也是應用了虛擬假定的思想。
七、類比的思想
在物理之中一些概念往往是模糊,并非是直觀,便于理解的,因此為了將此表述清晰,通常會使用一些比較具體以及有形,同人們生活之中較為常見的事物來將類比說明一些比較陌生、無形以及抽象的事物,并且在類比之下,人們也會對其要揭示的事物具有具體、形象以及直接的認識,在量的積累之下,慢慢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之上。
八、圖示的思想
物理教學之中有諸多抽象的概念,需要在實際之中使用一些比較物理圖形,將其具體化以及形象化我。促使學生對其物理意義可以最大程度接受,為了有效解決該問題,在教材之中較多的使用圖示,比如說電路圖、杠桿結構示意圖、力的示意圖。由此可見在初中物理教材之中圖示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有效幫助學生掌握物理知識。
九、結語
總的來說,在初中物理教學之中,學生的接觸的時間較短,不可避免會出現學習吃力的情況,因此在基礎物理教育階段,要注重該年齡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合理科學的在教材之中滲透物理思想,為學生日后物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錢穎.中英初中物理教材的比較研究[D].蘇州大學,2009.
[2]王賽蘭.初中物理前沿知識的教學實踐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4.
[3]陳紅霞.初中物理教學中滲透物理學史的現狀調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3.
[4]鄒愛玲.初中物理教材體現科學素養教育的評價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