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川端康成是日本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其文學作品數不勝數,著名文學作品也有很多,《雪國》這一文學作品是川端康成最為出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使川端康成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之一?!堆﹪繁环Q為是“近代日本抒情小說經典”,其已被30多個國家翻譯并出版,也深受各國讀者的喜愛。川端康成的出名作品還有大家所熟知的《千鶴》和《古都》。文章是在作者對《雪國》細讀的基礎上,通過對川端康成對藝術美在文學作品中的展現的領略,體現出了川端康成對文學的美的表現,將愛情、純真、女性美以及死亡等這些夠融合在了這一作品中,分析了《雪國》這一文學作品中主題格調、語言色彩、神話色彩、自然風景等不同的美的體現。
關鍵詞:川端康成;文學美;《雪國》
一、川端康成文學特性分析
川端康成的文學作品具有獨特的風格,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時,被評委贊譽為具有敏銳感覺并且能夠將敘事技能運用到極其高潮的文學家,他的觀察能力是在作家中算頂級的了。川端康成的文學作品能夠通過對現實生活的細微觀察,將這種景物的細致的其文學作品不僅體現了東方的美,也無時無刻展現出了西方的美。川端康成在其一生的發展中,在不斷的繼承日本古典文學風格的基礎上,通過對西方現代派作家寫作手法的借鑒和運用,使得其文學作品更加獨具特色,讓人耐人尋味。川端康成無疑是日本文壇中踴躍而出的佼佼者,在日本的文壇中具有獨樹一幟的地位,他也是日本新感覺派作家的核心人物之一。川端康城的文學作品從方方面面體現出了自己的獨特性格,其別具一格的寫作特征和其一生的經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川端康成的一生可以說是在路上,經常旅行是其的生活風格。由于環境和時代的影響,在旅途中的所見所聞使得他的心情經常處于苦悶和憂郁之中,這一特點也導致了他的文學底色大多體現出了無盡的傷感和悲哀。川端康成的文學作品早期和晚期有著不同的文體素材,早期大多數作品是以寫生活在下層的女性的純潔和她們不幸的生活遭遇為主體的,后來,在其文學作品中也融入了變態心理學的格調,寫作手法渾然天成,別具一格。川端康成在自己的文學作品中將自己對美的追求體現的淋漓盡致,他在一生中不斷的追求著美,在將自然美、女性美、純真美以及愛情美等一系列美都展現在讀者眼前,讓讀者流連忘返,沉侵其中。
二、《雪國》內容介紹
《雪國》是川端康成的唯美主義代表作之一,也是作家川端康成的最高代表作之一。在《雪國》這一文學作品中,作家川端康成通過對人物感情色彩與自然風景的完美結合,無時無刻體現出了作品中的虛實結合之美。在這一文學作品中通過對葉子的描寫同時也體現出了潔凈之美,但是更甚的是將作者的獨特悲哀風格也以美的形式體現的淋漓精致,接近極致,使人不斷的感慨的同時也惆悵不已。
《雪國》這一文學作品的故事情節并不是很復雜,故事的開始是以一個離都市很遠的偏遠的小山村為背景和依托,通過不同的命運詮釋了生活在這兒的兩位女性的生活和遭遇,以一位東京的舞蹈藝術家在這個小山村里與駒子和葉子之間的感情糾葛為導火線。這位藝術家是一位無所事事,偶爾品評藝術作品的以遺產為生,坐吃山空的浪子;駒子是這里的有名的藝妓,是這位藝術家在雪國的溫泉旅館中邂逅的一位超凡脫俗的美女,駒子雖為藝妓但是她不僅單純,而且長相清秀美麗,后來男主人公兩次與這位美女藝妓在雪國相會;葉子是這位藝術家第二次到雪國認識的,當時葉子正在陪患了肺結核的駒子師傅的兒子去看病,恰好和去雪國和駒子會面的這位藝術家同車,而且就坐在對面,這位藝術家在欣賞外面雪景的時候,無意間通過窗戶外面的倒影看見了坐在對面的魅力十足、美麗可人的葉子,從此被葉子深深的吸引。在這位藝術家和葉子相識之后,這三人之間就產生了微妙的感情糾葛,這部作品最終以葉子的意外離世而結束?!堆﹪愤@一文學作品的整體格調是比較唯美的,但是在唯美的格局中,也注定了其以悲慘收場的結局。通過對《雪國》這一文學作品的描寫,體現出了作家川端康成的寫作風格,在他的作品中隨處可見的對細微的景物觀察的描寫,對美好的事物的描繪,一串串都連接成了北國雪光的最美景象,讓人向往。
三、《雪國》文學美的賞析
(一)主題格調美
愛情和死亡一直都是文學作品中《雪國》在唯美文學作品格調的基礎上,也展現出了頹廢的基調。《雪國》這一文學作品中通過唯美的寫作不斷的將人物的感情夾雜在其中,由于川端康成的風格比較頹廢和憂傷,所以能從他的作品中體現出整體的憂傷的格調。在川端康城的文學作品中,大多數都描寫了愛情,但是他的寫作風格決定了其的愛情主題也與傳統的大有不同。川端康成的關于愛情的文學主題不寫愛情的甜美和愛情中的歡樂以及纏綿,更多的是以悲傷結尾的有生離死別的哀愁的悲劇。在《雪國》中通過描繪這位藝術家和駒子、葉子三人之間就產生了微妙的感情糾葛,這部作品最終以葉子的意外離世而結束,一切都是那么平平淡淡地發生和結束,給人留下無窮的韻味。死亡的主題也給文學作品添加了神秘的意境,由于作家川端康成幼年是親眼目睹的死亡實在是太多了,所以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體現出了死亡的氣死?!堆﹪分腥~子的死,作為故事的結局,更加表現出了一種絕美的佳境,真正使死亡成為一種絕美的佳境。在《雪國》中,將愛情、純真、女性美以及死亡等這些夠融合在了這一作品中,充分的體現了美。
(二)語言獨具一格的美
川端康成的文學作品中的語言具有獨特的美,能夠讓讀者有中身臨其境的感覺,使讀者感覺到好像是在唯美的真實佳境中,在《雪國》中,到處都能體現出美妙的特色,使人在這樣美妙的世界中難以離開,也舍不得離開這樣美的境界。川端康成對自己的文學作品中的語言都有很高的要求和極為嚴厲的態度。有人對川端康成的了解過程中,聽說他是一個講一部分內容完成之后不斷反思、修改的人,修改之后往往會留下很少的一部分,然后繼續寫,再反復推敲。
川端康成的文學風格的語言比較接近口頭的描述,但是在讀者閱讀的過程中,在感受美的過程中,絲毫沒有啰嗦的感覺。他的語言描寫簡單明了,而且準確可讀性強。能夠將景物以細致的描寫表現的淋漓精致。他描寫景色和人物的話語都是比較清新脫俗的,而且能夠從其語言中感受到其對生活的美的感受。
(三)虛實結合,具有神話色彩的美
駒子這一人物像我國神話傳說中的織女、蠶女等人物,具有神話傳說的色彩,通過虛實結合的手法,對人物描寫細致入微,并且能夠使整個作品能夠將幻想與現實交織在一起,沒有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完美的構造了一種虛虛實實、實實虛虛的美妙意境。川端康成在《雪國》這一文學作品中,就法國“意識流”的風格和寫作手法體現的淋漓盡致,通過將現實和幻想的結合,無論在寫男主人公與葉子初識時的鏡像還是寫葉子最后落下的情景,都用虛實結合的寫作手法,體現出了主人公的恍惚和朦朧美,體現出了無與倫比的似夢非夢的美感。在《雪國》這一文學作品中不乏虛實結合的寫作,作家通過對虛實結合的手法表現出了文學作品中的沒,也體現出了凄涼和悲傷。
(四)自然色彩美
在《雪國》這一文學作品中,無論是對自然風景的描寫,還是對人物特征的描寫,都表現出了川端康成無與倫比的寫作水平,對人物的描寫細微,對景色的描述超脫現實。作家在作品中細膩的將自然美與人物美進行了超脫現實的完美結合,將這一絕無僅有的世間之美從不同的角度表現的淋漓盡致。
在《雪國》這一文學作品中,作家川端康成將人物置于景色之中,并且能夠通過語言將人物與美景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在《雪國》中作家先后運用了四季的自然美,不僅反映了日本的古典傳統美,而且更加襯托出意境美。這四種美麗的顏色分別襯托除了四種不同的意境。分別是不僅純潔而且好像流動著的白色;貌似熱情并且伴隨著舞動的紅色,看似細膩反而豐富交織在一起的黑色、黃色和綠色,這幾種顏色,無論是單純的白,還是熱情的紅,都被作家川端康成賦予了獨特美的意境。并且作者將每個人物的不同情緒和這些豐富的顏色進行了相互的變換,使得顏色在完美反映主題的基礎上,生動而流暢。作家川端康成將整篇小說描繪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不僅反映了主人公在感情糾葛中的內心情緒,而且反映了在雪國中凄美的愛情故事。
川端康成對日本的自然景物具有獨特的感受和情感,在《雪國》這一文學作品中通過對北方雪海冰上的壯麗景觀的描繪,用微妙的筆風在作品中抒發了自己對景物的喜愛以及將自己的情感融入了對景物的描寫中,對景物的描寫過程中,無論從線條、色彩還是全景,都具有獨特的情調,給景物賦予了豐富的感情色彩。
(五)悲涼與憂傷的美
在平常人眼中,悲涼與憂傷就是凄涼,與美根本都毫無牽連,但是看似與美毫無瓜葛的悲涼與憂傷,在川端康成的文學作品中,卻被賦予了美的色彩。由于在川端康成的文學作品中,能夠通過將美麗的景物的描寫與死亡或憂傷聯系起來,用美景來襯托悲涼與憂傷,反而表現除了美的元素?!堆﹪分?,通過景物的描寫以及葉子落下時的畫面來襯托葉子的死,使得貌似根本與美無緣的事物,體現出了美。在川端康成的描寫中,常常把悲傷和美緊密聯系起來,在他的作品中表現出純潔高尚的過程中,也給每位主人公賦予了孤獨、憂傷和失意的悲涼情調,使得作品中的人物美從外而內,甚至到消亡。
《雪國》中通過死亡以及悲涼等體現出了主題的美,他將悲傷的觀念在文學作品中體現的近乎完美,足以證明美是作家必生追求的境界。悲與美在文學作品中是相輔相成的。
(六)永恒的女性美
在日本的文化里,女性就是民族文化的母體,在川端康成的文學作品中,也體現除了對女性美的描述,女性美在川端康成的審美中是他的作品一直追求的美,在《雪國》這一文學作品中,體現了駒子像雪一樣純凈的美,也表現了葉子的青春朝氣。在作品中對駒子的青春美的描寫是通過其對生命充滿了熱情和對生活的無限向往;但是對葉子的美的表現比較抽象,并且朦朧,也體現出了葉子空靈的美對男主人公的影響,對她空靈的美的與眾不同的描寫,對她的凄慘命運做了鋪墊。
川端康成見多了死亡,從小缺少母愛,在他的文學作品中,也體現出了對無私母性的向往,在《雪國》中,通過對葉子和駒子的描寫,從她們的身上展現除了無私的母性美。并且在他的作品中也體現了女性對愛的執著最求的美。通過對《雪國》描寫,展現出了女性的心靈美,駒子和葉子詮釋了女性全部的美,無論從外表、心靈都體現出了無私的女性美,將她們的純潔、青春、執著、善良、美麗等一切美盡收眼底。
四、結語
川端康成的文學作品中,無論從主題、語言、自然、悲傷甚至是寫作手法都被賦予了美的色彩。在《雪國》中,首先是在主題的選擇中,無論是愛情和死亡,都是唯美的文學作品中永恒的話題,在這一典型的文學作品中體現的淋漓盡致,給人以回味無窮的力量;在語言的描寫中,給人以通俗易懂的感覺,但是一點也感受不到啰嗦的感覺;在自然景物的描寫過程中,通過對細致入微的景物細節的描寫,體現出了自然景物的美;在這部作品的描寫中通過虛實的寫作手法,將讀者引入真實與虛幻的美之間,不斷交錯,讓人舍不得離開;在這一作品中也體現出了女性的美,通過對美景細致的描寫,襯托出了駒子和葉子的純潔、善良、執著、美麗的特征,在她們的身上體現出了所有女性的美,令人神往,但是在葉子美的描寫過程中,也為她悲涼的結局埋下了伏筆。在川端康成的筆下,悲傷都被賦予了美的色彩。在《雪國》中,無時無刻體現著作家川端康成的細微的觀察能力以及超凡的藝術素養,整個作品都洋溢著美的氣息。通過對川端康成的《雪國》的閱讀,能夠在一片美麗的景象中,感受他的文學作品的美的藝術風格。
【參考文獻】
[1]陳春香.論《雪國》的中國文化底蘊[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05)
[2]曾春燕.從《雪國》看川端康成的悲觀主義[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
[3]張志學,溫曉靖.淺析《雪國》的文化戀母情結[J].名作欣賞,2011(03)
[4]王陽.川端康成《雪國》的雙重敘事聲音[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02)
[5]廖真輝.生命如花——解讀《雪國》的女性美[J].名作欣賞,2011(18)
[6]汪保忠.論《雪國》物哀之美[J].名作欣賞,2011(20)
[7]楊璐.生之徒勞愛之悲美——《雪國》的象征世界與“空無”主題[J].名作欣賞,2011(30)
[8]毛執劍,丁秀瑩.淺析《雪國》與川端康成的虛無思想[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08)
[9]楊璐.《雪國》原型批評視野下的循環結構闡釋[J].名作欣賞,2011(36)
[10]康林.莫言與川端康成——以小說《白狗秋千架》和《雪國》為中心[J].中國比較文學,2011(03)
作者簡介:魏東虹(1993),女,漢族,遼寧省本溪市人,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外語系、日語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