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煜靜
綜藝節目是一種娛樂性的節目形式,是近年來各種電視節目中最吸引收視,最受廣大觀眾喜愛的節目。不同地區的綜藝節目受各種原因的影響,呈現出不同的結果。我們的研究主要對比了海峽兩岸在綜藝節目方面表現出的某些差異,并簡要地分析了產生這些差異的原因。
一、兩岸綜藝節目的現象和差異
與大陸相比,臺灣的綜藝節目類型非常豐富,除了常規的綜藝節目外,還有研究家居裝修風水、講述靈異事件這種比較獵奇的節目,以及針對身心障礙人士或是客家人、原住民的綜藝節目。有不少綜藝節目都有明確針對的目標人群,它們會從節目的時長、播出時間、內容等幾個方面做調整,使節目在收視人群上形成一定的區分。
在藝人有新作品的情況下,會選擇參加各種綜藝節目進行宣傳,增加話題和曝光度,但也存在參加的綜藝節目太多,而話題又始終圍繞在其新作或近況之上,使內容重復枯燥。在大陸這一類的現象也很常見。區別在于在臺灣可能各個電視臺都有與其相關的節目,而在大陸一般會在一個電視臺的幾個不同節目中反復出現。
在臺灣有專門的通告藝人活躍于各類綜藝節目,主要以談話類節目為主。而因為談話節目的話題往往大同小異,請到相同的嘉賓,就可能有重復的內容。在大陸幾乎不存在所謂的通告藝人,上綜藝節目通常只是演員或歌手用來宣傳自己作品,或是增加知名度的一種手段,并不會在節目中經常見到某位嘉賓或是常談論某個話題。
近年來,由于臺灣綜藝節目發展勢頭有所下降,而其他地區不斷有優秀的新節目涌現,故而不少電視臺都積極引進其他地區的綜藝節目,例如大陸的《中國好聲音》,韓國的《Running man》等節目。而大陸主要是采取購買版權的方式拍攝各類“中國版”節目。
同樣是綜藝節目,兩岸在節目內容上也有不同的側重點。臺灣的部分綜藝節目側重于娛樂性,節目中大多體現出輕松娛樂的氛圍,以放松心情為主。而大陸的綜藝節目更多注重文化的傳播推廣,會采取寓教于樂的方法,將知識、道理蘊含在游戲娛樂中傳遞給大眾,使節目在娛樂中增加了益智性。也有不少節目會邀請一些傳統文化的個人團體,通過表演和訪談,將逐漸失傳的文化再度呈現在大眾面前,重新引起關注。
二、產生差異的原因
(一)地理環境
兩岸存在明顯的地理環境差異。大陸面積廣大,各種地形地貌特征齊備,南北跨越熱帶亞熱帶溫帶三個溫度帶,且距海遠近的不同,使得大陸形成多種不同的氣候特征。而臺灣的面積小得多,處于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且氣候情況也不像大陸那么復雜。兩岸地理環境上存在的巨大差異,對于兩岸的綜藝節目的數量、內容、形式等一系列的方面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大陸的每個省份都有省電視臺,下屬的市縣也有自己的市臺、縣臺,有這么多的電視臺,基于觀眾的需求和電視臺的發展等原因,有好節目爭取高的收視率十分重要,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之下,各電視臺的綜藝節目層出不窮。而臺灣的電視臺數量相較于大陸來說少得多,收視群體也比較固定,雖然也不斷有新的節目出現,但其數量還是無法同大陸相比較。而以節目的內容舉例來說,大陸的旅游節目即使將目的地都選擇在國內的某個地方,也不易重復;而臺灣地區的旅游節目如果選擇在臺灣本島上的地點,就很容易重復,因此很多旅游節目都將視野拓展到海外。
(二)歷史及政治因素
臺灣的綜藝節目起步比較早,發展速度快。由于曾被日本長期的殖民統治,在社會文化各個方面都受到日本文化的深刻影響,在電視節目方面也不例外,除了對日本的綜藝節目有模仿借鑒之外,更有甚者直接抄襲日本節目的創意。而后在兩岸對峙的期間,臺灣發生了一系列社會政治的變化,政治環境逐漸開放,電視臺節目中對于言論的限制有所放寬,語言表達上比較自由。在節目中如果出現不文明的用詞,在后期做消音處理或是不做消音處理但在字幕上不予體現之后,也同樣可以播出。但也有些節目在尺度把握上存在不足,甚至為了提高收視率而濫開黃腔。基于臺灣目前的政治現狀,有的電視臺在幕后有黨派支持,一定程度上受到黨派的操控,因此會有較高的收視率保障,同時也會在節目內容上有所傾向。
大陸的綜藝節目起步比較晚,到改革開放后才逐漸出現,前期發展速度比較緩慢。由于政府對民眾思想道德及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視,在綜藝節目的內容形式和語言表達上都有嚴格的限制,通常綜藝節目錄制完畢后都要通過廣電總局的審核才可以進行播放。
(三)人文環境
臺灣在很多地方都展現出極大的人文關懷,包括電視節目。臺灣的綜藝節目中有專門針對不同的人群開設的各種節目,有客家話的節目,有閩南語的節目。除此之外,針對社會的特殊人群,身心障礙人士,也有專門為他們開設的綜藝節目,既可以起到普及相關知識的作用,也使特殊人群得到關懷與娛樂。大陸的各個地方臺或多或少也有針對當地的一些特色開設的節目,例如閩南語的、粵語的節目等。但是在對身心障礙人士的關懷上卻遠不如臺灣。
(四)社會經濟
社會經濟的發展極大的影響到文化的發展,而電視節目的發展更是需要技術、資金的支持。近年來,大陸的經濟發展遠超過了臺灣的發展,對電視節目的資金技術投入更是逐年增加。綜藝節目的制作費用除了電視臺的投入之外,還有節目的冠名費以及大量植入廣告而獲取的廣告費用,這些巨額的廣告費用對于節目制作的質量和效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與之相反的是,臺灣的綜藝節目幾乎不允許廣告的植入,大部分在節目中出現的商品會去掉包裝或貼掉標簽,就算有提到商品或店家的名字,在字幕中也只會以某品牌或某商家的方式呈現,因此綜藝節目就沒有廣告費用的收入,而多依靠電視臺的有限投入。此外臺灣綜藝節目的制作費用很大一部分都被主持人和藝人作為酬勞分走,真正用在制作節目的資金非常少,因此在一些舞臺道具布景等方面就會變得較粗糙。
三、結論
目前不少人認為由于市場和環境的限制,現如今臺灣的綜藝節目發展達到瓶頸,缺少新意難以突破。而與此同時,大陸的綜藝節目正處于迅猛發展的階段。盡管如此,臺灣的綜藝節目在各方面仍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雖然兩岸的綜藝節目發展有不一樣的道路,但我們也一樣可以從臺灣綜藝節目發展的過程中,汲取經驗教訓,從而使我們的節目得到更好的發展。
綜藝節目應該以創意取勝,新穎的內容和積極向上的思想才是能吸引觀眾并留住觀眾的工具,只依靠抄襲和模仿,依賴老舊的手段或是玩笑不能使節目做得長久,收視長虹。在擁有充足的資金及先進的技術的條件下,綜藝節目的制作更應該注重質量和內涵,提高節目的制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