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躍
【摘 ?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理念的不斷改進,在高中政治的教學實踐中,新的課程標準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相關的要求,這種新的要求逐漸將教師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加以凸顯。為此,教師在具體的高中政治教學實踐中,應該注重從新的教學理念出發,對自身的傳統教學手法加以審視,最終促使自身的教學更加符合現代化教育教學理念要求的效果。
【關鍵詞】高中政治 ?課堂教學 ?存在問題 ?解決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160
在高中政治的課堂教學中,其弊端主要體現在教師的教學理念落后、教師的教學手法單一、教師的課堂評價標準缺乏人性化等方面,為此,教師要積極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要求,并且在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逐步實現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實踐方面的更新。具體來講,在高中政治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在課堂教學方面存在的弊端以及教師針對各種不同的弊端所采取的不同的教學策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進行分析和改善。
一、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現代化教學理念的不斷推進,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越來越得到很多教師的反思性思考。在這里,我將從宏觀的角度對高中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對于其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的細節性問題不做細致的闡發,而是通過對教師的教學存在的理念以及方法方面的問題進行分析和闡釋,以提醒高中政治教學的教師從宏觀的意識方面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有個大體的了解和認識。
首先,在高中政治的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的教學存在教學理念相對落后的問題。具體來講,傳統的教學理念下,教師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占據著課堂的中心位置,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本該占據的主體性地位,被教師所占據,當然,這也只是從現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意識思維出發進行看待。而身受傳統的教學理念以及傳統的學習理念影響下的教師和學生,他們本身對自己所處的境遇缺乏明確的反思意識。
也就是說,在傳統的教學理念的影響下,教師和學生都認為教師的中心教學地位是理所應當的,而學生的被動學習地位也是理所應當的,意識、理念的缺乏容易對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造成阻礙。
其次,在高中政治的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的教學還存在教學手法相對單一的問題。具體來講,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習慣于“滿堂灌”式的教學方式,一般來說,教師在政治課堂上滔滔不絕的講解,學生在下面昏昏欲睡,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就會處于被動的學習地位,也就缺乏相應的學習主動權。這種情況主要表現在,學生不管是愿意聽講,還是不愿意聽講,都必須坐在教室內聽教師講,在這種狀態下,學生缺乏相應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自主性,而教師對學生的忽略也使得學生的問題得不到真正解決。
甚至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還會扼殺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其對新鮮知識的問題意識也就相應的被扼殺。
最后,在高中政治的課堂教學實踐中,有的教師的教學還存在教學評價標準缺乏人性化的問題。具體來講,受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以及學生、學校、家長等各方面對教育教學的認識都停留在結果的層面上,這種偏激的教學評價意識,容易造成他們偏執的教學評價標準。
同時,受到長期傳統的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和教師的關注點都在學生成績的提高與否上,而學校的關注點也在于這個學校整體的升學率上,這種錯誤的教學評價標準容易造成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連帶性弊端。
二、應對高中政治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的策略
為更好地解決高中政治教學中存在的一系列突出問題,教師可以針對具體問題采取具體的策略,從而對教學中的不足進行改善。具體來講,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高中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加以恰當的解決。
第一,為解決教師的教學理念落后的現狀,教師可以通過轉變教學理念的方式或者通過學習新課改的新理念,逐步提高自己先進的教學理念和認識。為此,教師要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的相關要求,并對相關文件進行深入研究,在研究的過程中,要注重對新的教學理念和舊的教學理念做比較,將新教學理念中異于舊教學理念的部分做重點突出的理解和認識,從而改變教師在教學中對師生地位的態度和處理方式。
一般來講,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中心,也不再是教學的主導者,而是應該以引導者的身份,對學生的主體性學習進行相應的引導,從而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授課理念。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教師要注意時刻以學生的需求為主,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進度。
第二,為解決教師教學手法單一的問題和現狀,教師可以通過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法的方式,對現有的教學方式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改進。具體來講,教師可以嘗試性的采用現在教學理念影響下逐步被推廣和實施的教學手法,如創設教學情境的方式、小組合作討論的方式、故事導入的教學方式、多媒體課件授課的教學方式等。
教師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法目的在于,減少學生學習中單調、乏味的影響因素,從而幫助學生建立一個有趣的、多元化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能夠在興趣的牽引下,逐步培養自己熱愛高中政治知識學習的情感化傾向。
第三,為解決教師的教學評價標準單一的問題和現狀,教師可以通過改善教學評價標準的方式對高中政治的教學現狀進行改善。具體來講,新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要更加關注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注重學生學習目標中的“過程與方法”要素。為此,教師要改變以往以學生的成績作為評價標準促進的評價方式,對學生的品德教育的發展也給以相關的重視。
同時,教師還應該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個體意識和獨立發展的精神,并逐步幫助學生建立健康而又積極向上的人格素養,最終,經過教師的努力,學生獲得的將會是人生道路上的長遠發展。
總而言之,隨著現代化進程的不斷發展和現代化程度的不斷加深,越來越多的現代性因素也在教育教學中得到體現,新課程改革就是對一種現代化理念的追求體現。為此,各科也進行了相應的課程新標準的實施和推行,而在這一實施的過程中,各學科教學中潛存已久的教學方面的弊端也逐漸被凸顯出來。
因此,在高中政治的教學中,仍然存在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教師進行多方面的努力,最終改善高中政治的教學現狀,彌補高中政治在現代教學理念的沖擊對比下的不足,緩解其在教學中的諸多沖突與問題,進而以實現高中政治整體教學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