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圣群
【摘 ? ?要】生活化是教學中常用的、有效的教學方式,通過生活化的教學能夠讓學生學得更加扎實,對知識理解的更加透徹,同時能夠促進學生各項能力的培養,是教學的重要手段。化學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方式,讓學生把化學學的更加透徹,讓化學真正成為有用的學科。
【關鍵詞】高中化學 ?生活化 ?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141
生活化的教學能夠拉近學生與學科之間的距離,能夠讓學生對知識理解的更加透徹,生活化的教學就是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在教師進行新的知識的講解或者對舊知識的鞏固的過程中,依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理解知識;或者通過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感受到所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從而提高學生對學科的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高中化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這種學科能夠很好的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但是需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學生如果喜歡學習化學,認識到化學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意義,將會對學生的學習帶來很大的幫助。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教學的生活化。
一、教學內容的生活化
化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讓學生認識到這一點很重要,并且,化學是一門實用性很高的課程,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為學生展示生活化的內容,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化學就存在我們的身邊,并且為我們的生活所用,同時,要讓學生能夠利用所學的化學知識造福人類。
隨著教學的改革,高中化學的教學方式在不斷進行調整,教材也在不斷完善,但是教師在教學中也要做到靈活的運用和處理教材,不能死板的只依靠教材上的內容進行教學,這樣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以及生活化的教學。
教材雖然在很大程度上有了改善,但是最終適不適合學生仍然要靠學生自身實際的學習情況,以及教學的要求和目標。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教師能夠靈活的對教材作出處理,在教學中,教師要對教材的順序以及教材的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和取舍,盡量選取那些生活化的內容以及實用性較強的知識,當然要在滿足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的情況,對教材進行靈活的運用。
在知識的講解上,教師可以選擇生活中的實例用以證明化學原理,如果教材上所選取的實例不夠典型和生活化,教師完全可以將其舍棄自己創新例子進行教學,這樣才符合當前教育的主題,才是真正適合學生的教育。
二、教學方式的生活化
教學方式影響學生能力的培養以及學習成績的提高,在教學中,教師要將教學方式生活化,這樣能夠加強學生對化學這門課程的理解,讓化學成為學生造福社會的手段。在當前的教學中,雖然很多教師在教學上作出了調整,但是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更多的教師仍然在采用以往的教學方式,教師在講臺上講的天花亂墜,學生在下面聽的昏昏欲睡。因此改變當前的教學方式,采取更加生活化的教學是化學改革的必經之路,也是提高學生能力的必然選擇。
在生活化的教學中,教師要了解學生的需求以及當前的心理需求,加強與學生的交流,了解學生的生活,根據學生的需求以及生活、心理狀態實施合理的教學方式,筆者認為,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應該采取以下幾種方式。
(一)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化學知識是難易結合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做到有選擇性的進行教學,這樣能夠提高教學效率。對教師而言,課堂教學的重點應該是學生自己學不會的知識,需要教師進行正確的引導,而對于那些學生自己就能學會的知識應該讓學生自己進行討論和學習,這就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養成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能夠讓他們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困難時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而不是依靠別人,能夠培養學生的獨立意識,讓學生更好的在社會中獨立。除此以外,自主學習能夠讓學生自己解決一些重點和難點,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提高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的動力。
(二)倡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在化學學習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合作也是當今社會必備的技能之一,通過合作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引發學生思維之間的相互碰撞,讓學生能夠更好的解決問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通過合作能夠讓學生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這對學生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合作學習同樣也能夠提高學習效率,讓化學學習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在合作的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明確的研究課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與自己的合作伙伴,進行合理的任務分配,以保證課下工作的順利進行,通過這樣的鍛煉,學生不僅對化學知識掌握的更加牢固,而且會增強學習的信心,更加肯定自身的努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鼓勵學生進行探究學習
探究能力也是學生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項能力,在化學中利用化學知識能夠很好的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學生探究的過程主要包括問題的提出、分析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和反思問題,提出問題的工作主要由教師完成,在化學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所學的知識,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為學生設計開放性的探究實驗,并且與當前具體的工業生產、生活相結合,讓學生進行有方向性的思考,從而鍛煉學生的探究能力。
通過以上幾種教學方式,學生能夠更加清楚化學對現實生活的影響,這種以培養學生實際能力為目的的教學方式才是真正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通過教學鍛煉學生的能力,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方法才會讓學生更好的生活學習。
三、化學實驗的生活化
眾所周知,化學實驗是化學學習和教學的必備課程,通過化學實驗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觀察實驗現象,增強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以及學生對化學知識的進一步思考。
首先從化學實驗的道具開始,教師可以用現實生活中的具體物品代替化學實驗藥品,拉近學生的距離,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就在我們身邊。如,在講授鐵的重要化合物時,教師可以利用蘋果等水果來代替具體的化學用具鐵,讓學生感受到化學離我們如此之近,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其次,在化學實驗的設計上,教師要盡量選用生活化的實驗來代替教材上已經設計好的實驗,通過創新實驗內容來達到相同的結論,讓學生感受化學在生活中的存在。
總之,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做到生活化,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生活化并不是化學教學的唯一方法,教師還可以利用其他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