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冬梅 王宏漫
【摘 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段提高,家長為了讓孩子能夠受到良好的教育,促進孩子的良好發展,為孩子請家教的現象成為社會的一種趨勢,并逐漸的熱起來。那么家教怎樣能夠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給予不同的教育方法呢?本文通過對家教熱現象以及學生類型的分析,歸納與總結出了針對學生的不同類型如何進行因材施教的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家教熱;學生類型分析;因材施教方法
一、引言
家庭教師自古有之。唐朝韓愈曾說:“愛其子,擇師而教之。”可見中國古代就非常重視給子女請家庭教師。進入現代社會,家教更以全新面貌涌現,它是家長進行教育投資、扶持子女學習的重要手段之一[1]。
二、家教熱現象分析
“培養孩子是件艱苦的工作,然而任何人只要努力,就可以成為一個不錯的家長。”這是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布魯諾·貝特爾海姆向家長傳達的信息,如今這一觀點仿佛得到越來越多家長的支持[2]。如今的家長都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他們都想成為不錯的家長,使孩子能夠茁壯成長,因此,他們不吝嗇在請家教方面的經費與心思,筆者歸納的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應試教育的需求。應試教育追求的是分數和升學,這無疑成為對學生的硬性要求。因此家長請家教的目的也不言而喻了。家教比較注重知識的傳授,從而忽略學生學習能力、主觀能動性的培養。分數成為家長期望,學生期待,家教教授的目的至高點。
第二,現代社會的生活節奏的加快。進入21世紀,隨著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也在不斷的加快。家長每天忙碌的工作,無暇顧及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但又害怕孩子貪玩而忘了學習。家長給孩子聘請家教,既可以保證孩子的學習時間,又保障孩子的安全。
第三,家教是家長的精神寄托。當今社會是知識大爆炸的社會,知識的更新一直在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因此也就需要人們的終身學習。家長害怕自己的孩子像自己一樣趕不上時代的步伐。因此,他們把自己的愿望強加在孩子身上,為孩子請家教,學習新知識。家教無形中成為了家長的精神寄托。
三、學生類型分析及家教如何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指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從而獲得最佳發展。
1.苦學無效型
學生把時間花在學習上,學習效果不佳,學習的努力程度與學習效果不成正比。這種現象長時間得不到解決,慢慢的會使本來勤奮刻苦的學生逐漸對自己失去信心。
因材施教方法:
家教幫助學生制訂學習計劃,使學習目標清晰可見。讓學生懂得怎樣合理、高效的利用時間進行有效的學習。
2.貪玩厭學型
學生對學習三分鐘熱度,難以保持長久的熱情,比如,遇到自己感興趣的、容易的學習內容,就學的很有盡頭;遇到不感興趣的、有難度的內容,立刻就失去了耐心。
因材施教方法:
家教可以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塑造典型的學習范例;可以耐心的培養學生對學習的長久熱情;可以創設疑難情境,在磨礪中培養學生持之以恒的學習態度。
3.粗心大意型
學生粗心馬虎,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寫做、做題、閱讀時馬馬乎乎,敷衍了事。平時寫作業不認真,經常是大錯不犯,小錯不斷。
因材施教方法:
家教可以逐漸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快樂的氛圍里輔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可以協助學生定制學習計劃,合理安排學習和休息的時間。
4.偏科型
學生在學習學校文化課程中,某一門或者幾門功課成績特別好或一般,同時剩下的功課成績特別差或較差。
因材施教方法:
家教可以引導學生正確的認識學習中的障礙,排解不愉悅的心理暗示,從而激發學生對“弱科”的興趣,鍛煉學生學習的意志;引導學生發揮“強科”之長,以長促長,達到取長補短的理想效果。
5.盲目學習型
學生是沒有別人的安排就不知所措的“乖孩子”。從小在家長的權威中長大。家長讓學什么就學什么,從來沒有違反的可能。
因材施教方法:
家教可以試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重塑學生的學習動力,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能力和獲取知識的能力。
6.眼高手低型
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的不錯,回答問題和課堂討論時,思路也挺清晰,但是一到做題和考試時,不是看漏了解題條件,就是看錯了題目要求,不是寫錯小數點,就是拼錯單詞。結果是越怕做題,錯誤就越是層出不窮。
因材施教方法:
家教在輔導學生的過程中,讓學生養成認真做題,仔細思考,并且重視作題的步驟。引導學生重視解題過程,不要只關注答案。引導學生掌握方法,提高解題正確率。
7.情緒波動型
學生大多數平時學習不錯,做練習也答的不錯,但往往一到考試就出狀況,考試成績與自己估計的分數出入很大。
因材施教方法:
家教可以幫助學生釋放壓力穩定他們的情緒,比如可以一起在閑暇時間唱歌、進行戶外運動等;可以輔助學生調整心態,令其正常發揮他們所掌握的知識水平和積極面對學習困境的心態。
8.思想渙散、上課走神型
學生基礎薄弱、思想渙散,課堂上注意力經常不集中,所以導致知識生疏,考試成績不及格。當別的同學上課在專心聽講,自己卻上課走神,毫無疑問自己的學業就要落后了。
因材施教方法:
家教要生動有趣的講解知識點,巧抓學生興趣點,吸引學習好奇心和注意力。家教一對一解疑難,努力培養學生敢于提問,自主探究和積極主動的與教師合作交流的心境。
9.基礎薄弱型
此類型學生沒有預習的習慣,只能被動地聽課,不會鞏固復習;不重視平時的作業和練習,導致學習基礎越來越差;學習方式生硬、呆板,導致掌握的知識零散。
因材施教方法:
家教最主要的任務是輔導學生學會預習,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培養學生專心聽講的習慣。
10.思維呆板型
學生傾向于死記硬背,做題思維單一,刻意鉆研題目,死摳細節,不知道怎么運用知識點,往往感覺學會了,但一考試就蒙了。
因材施教方法:
家教要積極培養學生主動思考,學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努力使學生敢于質疑,使學生廣開思路,逐漸的學會找到解題突破點的能力。
四、總結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明確指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在當今這個知識經濟的社會,學生的學習負擔越來越重,在經濟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為孩子請一位家教,好處是不言而喻的。家教也一定要有責任心和使命感,懂得如何因材施教。
參考文獻:
[1]李曉翠, 邵雅麗, 薛晉. 淺談家教熱的原因及對家教熱的辯證看法[J]. 科教文匯, 2009(17):46-76.
[2]阿琪.西方家庭中的七個黃金守則[J].域外教育,2006(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