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丹
【摘 要】語篇分析,又稱話語分析(Discourse Analysis),是對超出單句長度的語言單位進行的語言分析。它本身不是一種教語言的方法,而是描寫和理解如何使用語言的手段。作為一門新興的獨立的交叉學科,被廣泛用于社會語言學、語言哲學、語用學、符號學、語篇語言學等領域。近幾十年來語篇分析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研究領域不斷拓寬,研究隊伍逐漸壯大,研究成果層出不窮,在語言學界的影響日益增強。掌握了“語篇分析”理論,譯者就能在跋涉譯林時,既看到樹木,也看到整片森林;就能將原文的詞、句、段置于語篇的大整體中去理解,去翻譯。這樣,英語語言翻譯的整體質量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關鍵詞】語篇分析;英語語言翻譯;英語翻譯;語言翻譯
語篇分析的基本內容包括銜接手段、連貫、影響語篇連貫的因素,其中對譯者而言,最為重要的是銜接與連貫。句子或句群不是雜亂無章地堆砌在一起構成段落與篇章,相反它們總是依照話題之間的連貫惟和話題展開的可能性有規律地從一個話題過渡到另一個話題的。篇章的存在要求其外在形式和內在邏輯,即銜接和連貫具有一致性。作為語言實體,段落與篇章在語義上必須是連貫的,而連貫(coherence)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靠語內銜接(cohesion)來實現。連貫是第一性的,銜接要為連貫服務。翻澤工作者為了使澤文準確、通順,就必須處理好銜接與連貫問題。在英澤漢實踐中,澤者應該首先吃透原文,了解作者怎樣運用銜接手段來達到連貫目的,然后根據英漢兩種語言在形式與邏輯表達上的差別通權達變。
一、語篇銜接
銜接,也稱詞語連接,是指篇章各個部分在語法和詞匯方面的聯系,這種聯系可能存在于不同的小句之間,也可能存在于一個句子的幾個部分之間。連貫,是指以信息發出者和接受者雙方共同了解的情景為基礎,通過邏輯推理來達到語義上的連貫,這是篇章的無形網絡。銜接是語段、篇章的重要特征,語義連貫是構成話語的重要標志。所謂語篇銜接,就是使用一定的語言手段,使一段話中各部分在語法或詞匯方面有聯系,使句與句之間在詞法和句法上聯系起來。例如:
The human brain weighs three pounds.but in that three pounds are ten billion neurons and a hundred billion smaller cells.These many billions of ceils are interconnected in a vastly complicated network that we cant begin to unravel yet…Computer switches and components number in the thousands rather than in the billions.
人腦只有三磅重,但就在這三磅物質中,卻包含著一百億個神經細胞,以及一千億個更小的細胞。這上百億、上千億的細胞相互聯系,形成一個無比復雜的網絡,人類迄今還無法解開這其中的奧秘……電腦的轉換器和元件只是成千萬,而不是上百億、上千億。
在例中,billion一詞重復出現了四次:ten billion neurons,a hundred billion smaller cells,these many billions of cells,in the billions。很顯然,前兩次所說的是不同的兩種細胞,而第一次則是對前兩次所說的兩種細胞的統稱,而第四次則是指那兩種細胞的數量。因此,在翻譯時要對billion一詞加以注意,應將英語的數目概念改成漢語的數目概念,照顧語篇的連貫,切忌把These many billions死譯成“這許多十億”和把in the billions死澤成“數以十億計”,這樣會切斷語篇的連貫性,讓讀者不明所以。
二、語篇的連貫
語篇既然是語義單位,那么能夠稱作是“語篇”的語言實體必須在語義上是連貫的(Text must be coherent)。語義連貫是構成話語的重要標志。銜接是通過詞匯或語法手段使文脈貫通,而連貫是指以信息發出者和接受者雙方共同了解的情景為基礎,通過邏輯推理來達到語義的連貫。如果說銜接是篇章的有形網絡,那么連貫則是篇章的無形網絡。澤者只有理解看似相互獨立、實為相互照應的句內、句間或段間關系并加以充分表達,才能傳達原作的題旨和功能。
要使語篇連貫,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即確定語篇連貫的兩個相互關聯的方面。首先,語篇內部各個部分在意義上是相互聯系的,也就是說,是銜接的;語篇的銜接形成的語義網絡在語篇中組成一個意義整體。其次,語篇必須適合情景語境,在語境中有適當的功能。前者要受后者的制約。語境是語言活動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里所處的境況。人們在語言交際的過程中要想順利地交流思想和理解話語發出者的信息,必須運用語言所依賴的各種表現為言辭的上下文或不表現為言辭的主客觀環境因素。這里的上下文和主客觀環境閃素就是語境。篇章和語境之間有聯系也有區別。語境用以解決具體詞語的詞義判斷,目的是為了準確;而篇章用以承上啟下和前后呼應,為的是使不同段落之間語義連貫,觀點清楚,敘述協調。因此,確定語篇是否連貫和連貫的程度的首要標準應該是看情景語境的需要。語篇的情景依賴性的程度也要根據語篇的情景語境的需要來確定。由此,我們可以說:如果語篇的情景依賴性是情景語境的需要,語篇從整體上就是連貫的。如果出現偏差,語篇的連貫性就會降低。所以,在語篇連貫研究中,首先要描述語篇的情景語境,然后根據情景語境分析語篇情景依賴程度的適切性。
三、銜接、連貫的相互關系
在進行英漢段落與篇章翻譯時,連貫是篇章被感到是一個整體而不是一串不相關語句的程度。連貫對于篇章是一個有意義的整體,而非無意義堆砌的一種感覺。銜接是一種篇章特點,連貫是一個讀者對于篇章方面的評價。語篇的連貫性應該經受住對句間的語義連接及語用環境的邏輯推理,所以語篇連貫不僅包括語篇內部意義的銜接,而且也包括語篇與語境的銜接。連貫語篇的基本標準是其意義形成一個整體,并與語境相關聯。銜接是客觀的,從理論上講能夠被輕易識別;而連貫是主觀的,對篇章中連貫程度的評價將因讀者不同而不同。銜接的前提是思維的邏輯性、連貫性,而連貫是交際成功的重要保證。銜接是篇章的外在形式,連貫是篇章的內在邏輯聯系。銜接是語篇的有形網絡,是語篇表層結構形式之間的語義關系;連貫是語篇的無形網絡,是語篇深層的語義或功能連接關系。
四、結語
英語語言翻譯中語篇的“銜接”與“連貫”是必須考慮的兩大要素。銜接是一個語義概念,它是存在于語篇中的、并使語篇得以存在的語言成分之間的語義關系。銜接是語言機制的一部分,它的作用在于運用照應(Reference)、省略(Ellipsis)、替代(Substitution)、連接(Conjunction)和詞匯銜接(Lexical cohesion)等手段使各個語言成分成為整體。語篇銜接手段主要有語法銜接(grammatical cohesion)和詞匯銜接(Iexical cohesion)。在語篇中,語法手段的使用可以起到連句成篇的作用。語篇銜接手段能使語篇結構緊密,邏輯清晰,更好地實現語義的連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