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友勝
【摘 要】思想品德課程是初中開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是構成初中教學體系的一個重要部分,有效的思想品德教學能夠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素質。而多媒體輔助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則能夠增加課堂趣味性,提高教學成效。對此,本文分析了多媒體輔助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優勢,從而為該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
我國新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使得傳統的教學方法無法滿足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活動有效開展的需求,傳統的一成不變的教學內容與手段,使得初中思想品德課變得枯燥乏味,學生逐漸失去了學習該課程的興趣和動力,在這種學習環境下,教學內容對學生價值取向以及良好品德素質形成和發展的作用便受到了阻礙,難以得以充分的發揮。
1 應用多媒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應用多媒體輔助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教學,能夠將抽象的思想品德知識變得形象化、生動化,有利于教師引導學生快速的理解思想品德知識,使學生更易于接受和掌握。應用多媒體教學,能夠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在這種學習環境下,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容易被激發。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程充滿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教學效率才能夠得以有效提升,初中任課教師在開展思想品德教學活動時要深刻認識到這一點,要學會正確的應用多媒體教學這一方法和手段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多媒體的特性就是可以很好地結合文字和音樂、視頻和圖片,所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思想品德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廣泛搜集與課堂內容相關的資料,比如圖片、音頻、視頻等,然后通過多媒體在課堂上放映,學生會對自己收集的資料格外的關注,這樣一來,學生就會集中注意力來聽講,同時增添了課堂內容的多樣性和趣味性,降低了傳統面對課本內容的單調性和枯燥性,使得學生能夠通過多種渠道來了解初中思想品德知識。教師應用多媒體開展思想品德教學活動,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2 應用多媒體,突出教學的重點及難點
任何學科都會設置學習的重點和難點,這部分知識是很多中學生不愿意學習和面對的,這類知識之所以被設置為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是因為這類知識距離學生的現實生活較遠,在實際生活中由于年齡或者生活閱歷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和限制,中學生很少或者基本不會利用到這部分知識。而傳統的教學方法增加了課程重點和難點的深奧程度,不僅不能使學生對思想品德知識產生正確的理解和認識,甚至很大程度上使學生對該課程產生抵觸心理,更有甚者會出現逃課或者厭學的情況。而應用多媒體輔助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教學上,則在一定程度上簡化這些重難點知識,具體來講,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應用多媒體來安排教學活動,比如在課堂上,給學生創設一個有關重難點知識的真實的教學情境,利用多媒體播放真實的社會事件,然后給學生分工或者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扮演事件中的相關角色,模擬真實的社會事件,讓學生在親身參與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認識和理解,使學生能夠在該情境的作用和推動下,設身處地的去理解思想品德知識的重難點,知道這類知識在何種情況下運用。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較為自然的吸收并掌握這些重難點知識,從而大大減輕了學生學習這類知識的心理負擔,從而促進了課堂效率的提升。
3 應用多媒體,促進師生間的交流
師生間有效的溝通交流能夠幫助教師和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情感紐帶,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課堂的教學成效。我國傳統的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模式往往是教師實行“滿堂灌”,忽視了學生課堂的主體作用,對學生的感受也是一味的忽略,師生間基本處于零交流狀態,即便偶爾的課堂互動,也是充滿了機械化和形式化??上攵?,這種教學模式已經嚴重不適應當今教學培養的需求,使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大幅度降低。而利用多媒體輔助思想品德教學,則能夠積極促進師生間科學有效的溝通與交流。我國的新課程標準明確了課堂良好師生關系的重要性,并且要求教師要學會同學生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利用多媒體展示的一些生活現象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并發現提出問題,由教師先發表自己的觀點,然后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在這種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加強師生間的交流并在交流的過程中解決學習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會傳遞給學生積極正確的價值取向,從而提高學生的品德和素質,實現教學相長。
4 結語
利用多媒體來輔助初中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能夠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程的興趣和熱情,大大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郎振宇.多媒體輔助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優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10):127-128.
[2] 林偉永.多媒體輔助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價值評價[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07):15-16.
[3] 楊光英.利用多媒體輔助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的嘗試[J].未來英才.2014.(02):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