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金字塔的建造者,絕不會是奴隸,只能是一批歡快的自由人。”
1560年,瑞士鐘表匠布克在游覽金字塔時,作出這一石破天驚的推斷。可在很長時間里,這個推斷都被當作一個笑料。
然而,400多年之后,2013年,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宣布:通過對吉薩附近600處墓葬的發掘考證,金字塔是由當地具有自由身份的農民和手工業者建造的,而非希羅多德在《歷史》中所記載的由30萬奴隸所建造。
那個叫布克的小小鐘表匠,究竟憑什么否定了偉大的希羅多德?何以一眼就能看穿金字塔是自由人建造的?
埃及國家博物館館長多瑪斯對布克產生了強烈興趣,他一定要破解這個謎團。
真相一步步被揭開:布克原是法國的一名天主教信徒,1536年,因反對羅馬教廷的刻板教規,鋃鐺入獄。由于他是一位鐘表制作大師,囚禁期間,被安排制作鐘表。在那個失去自由的地方,布克發現無論獄方采取什么高壓手段,自己無論如何都不能制作出日誤差低于1/10秒的鐘表,而在入獄之前,在自家的作坊里,布克能輕松制造出誤差低于1/100秒的鐘表。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布克苦苦思索。
起先,布克以為是制造鐘表的環境太差,后來布克越獄逃跑,又過上了自由的生活。在更糟糕的環境里,布克制造鐘表的水準,竟然奇跡般地恢復了。此時,布克才發現真正影響鐘表準確度的不是環境,而是制作鐘表時的心情。
在布克的資料中,多瑪斯發現了這么兩段話:“一個鐘表匠在不滿和憤懣中,要想圓滿地完成制作鐘表的1200道工序,是不可能的;在對抗和憎恨中,要精確地磨銼出一塊鐘表所需要的254個零件,更是比登天還難。”
正因為如此,布克才能大膽推斷:“金字塔這么浩大的工程,被建造得那么精細,各個環節被銜接得那么天衣無縫,建造者必定是一批懷有虔誠之心的自由人。一群有懈怠行為和對抗思想的奴隸,絕不可能讓金字塔的巨石之間,連一片小小的刀片都插不進去。”
布克后來成為瑞士鐘表業的奠基人與開創者,瑞士到現在仍然保持著布克的制表理念:不與那些強制工人工作或克扣工人工資的外國企業聯合。他們認為那樣的企業,永遠也造不出瑞士表。
也就是說:在過分指揮和嚴格監管的地方,別指望有奇跡發生,因為人的能力,惟有在身心和諧的情況下,才能發揮到最佳水平。
教育何嘗不是。
金字塔必須由自由人建造,教育,也必須在自由中產生。
唯有自由的人,才有感悟的閑暇、創造的快樂。
我們每天都在創造,我們為自己的創造而感動,我們獨立賦予自己學習的意義,選擇我們自以為有價值的生命質感。這個時候,我們的靈感在飛揚,思維在穿越,微笑和友誼都在潛滋暗長。
為了自由,我們還必須摒棄某些經驗。經驗不能使人自由,透過經驗學習,只是根據個人原有的局限所造出來的新模子,這個模子會阻礙人找到真正的自由。榜樣有時候也是。自由是對自己的不斷認識,從而達成的對人和世界的認識。
遺憾的是,現在教育最缺乏的就是自由。對自由最大的壓制就是教訓,我們只有教訓,沒有教育。
造出金字塔的,注定是那些自由的人;教育,也只有在自由的狀態下,才可能發生。讓學生獲得自由,免于恐懼,這樣才有可能培養出真正的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