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萬強
【摘??? 要】語文是我們祖國文字在經過五千年積淀后形成的寶貴財富,是我們民族燦爛文化的體現。所以語文在我國的素質教育中一直有著不可撼動的重要地位。而在語文學習中,閱讀又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哲學家培根曾經說過:“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長才。”也可以看出閱讀對一個人的人生都有重要的影響,所以教師應該通過提高教學水平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
【關鍵詞】語文教學? 閱讀教學?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1.072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和文學,這是在民族發展的進程中逐漸形成的,滲透著這個民族的個性特點和普遍的價值追求,語言對一個學生以后的生活和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而閱讀能力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它關系著學生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對重要信息的提取能力、對文字的組織和概括能力的培養。此外閱讀還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視野。但正是語文學習與生活的密切關系,才導致很多學生放松了對語文的學習,尤其是對閱讀理解來說,多數學生抱著“閱讀理解多練也沒有用,又不會重復考”和“閱讀理解只要自己理解就可以了”的看法,對于閱讀不加重視,以致語文成績遲遲得不到提高。對此,教師就一定要想方設法幫助學生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提高語文的學習成績。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學活動是在一定教育目的規范下,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密切配合,師生關系是否和諧對教學效果的好壞有著重要作用。在我國的傳統教學中,教師一般占據主導地位,而教師們普遍信奉“嚴師出高徒”的信條,在教學過程中通常以嚴肅的形象示人,認為要用自己的威嚴震懾學生,以贏得學生的尊重,以便學生認真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但這種模式常常會導致學生迫于教師的威嚴而被動完成任務,所以很多學生只顧追求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而不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深入了解。所以,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教學活動需要教師和學生在和諧的關系下進行。
首先,教師要轉變觀念。自覺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放下“嚴師出高徒”的信條,遵循“關愛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原則,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用溫和的態度對待學生。閱讀理解不同于其他基礎知識的學習,非常需要發散學生的思維,而發散思維需要比較輕松的環境,如果教師太嚴厲,就容易使課堂氣氛變得壓抑,也使學生不能積極思考,也不敢主動回答,不利于學生知識的學習。所以教師要用溫和的態度營造一個輕松的課堂環境,保證學生都能在輕松的環境中獨立思考。
其次,尊重學生的觀點。在教學實踐中不難發現,很多教師總是信奉“標準答案”,有的時候學生提出不同的意見或者是發出一些疑問,就被教師認為是擾亂課堂秩序或者是不尊重教師。大多數時候,學生的疑問不能得到回答,不同意見也得不到認可。這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的熱情。學生會認為自己的想法是不重要的,聽教師的就行,甚至也會開始刻意背誦“標準答案”,長此以往學生閱讀理解能力遲遲也不能得到提高,甚至可能下降。為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教師一定要尊重學生,如果學生提出疑問,要暫停講解耐心為學生回答,因為教師自古以來就肩負著“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如果學生有不同意見,教師可以與其他同學一起思考這種觀點的正確性。如果課程內容比較多時間有限,那么教師可以先把學生的疑問和不同意見記下,課下跟其他教師探討,等下一堂課再告訴學生結果。
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善用鼓勵教學法,積極引導學生思考。學生對教師有著崇敬的心情,同時學生還非常在意教師對自己的看法。學生如果得到教師的肯定就會充滿信心,迸發出前所未有的力量,把更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去,對待閱讀理解不再一味的等著聽教師的答案,而是自己主動思考,并且希望把自己的答案說給教師聽。長此以往,就會帶動全體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語文。
二、教會學生正確的答題方法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想要學生能夠輕松自如地解答閱讀理解題,就要教會學生用正確的方法解答問題,對于閱讀理解常用術語學生應該清楚地把握。
布局謀篇的方式有開門見山、首尾呼應、以小見大、卒章顯志、欲揚先抑、埋伏筆、設置懸念、前后照應等等。一般考查布局謀篇方式的題目有“這句話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這一段話可以刪掉嗎,為什么”等等,不同的謀篇方式中,首句有不同的作用,比如說,在欲揚先抑式的文章中首句一般是先言他物,后文內容才是作者想要表達的真正觀點,在做題過程中如果學生不看全文,就容易誤解作者原意而發生錯誤。首尾呼應型的文章一般首句是全文的總起,總領全文與文章結尾的總結相呼應,而文中句或者段一般起到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呼應前文等作用,而有些則是全文的重點起到揭示主旨的作用。
對于“文章這樣寫有什么好處、效果、作用”之類的問題一般考查的是文章的表現手法。表現手法有象征、襯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虛實結合、動靜相襯等等,學生在回答的時候要先回答出使用的表現手法的種類,再寫出這種表現手法的使用效果,還要與文章內容進行聯系,指出這個表現手法在文中表現出了什么效果。一般語言的效果需要通過各種修辭手法來表現,所以各種修辭手法和語言風格的作用學生也需要扎實掌握。
閱讀理解一直以來都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因為它不僅考查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還考查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總結概括能力。在閱讀教學中除了教師的努力之外,學生的自學能力也很重要。課堂時間有限,教師不能面面俱到,所以學生也需要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在做練習的過程中學生要態度端正、細心認真,善于發現規律認真總結經驗。學生可以建立一個筆記本把議論文、說明文、記敘文等各種不同類型以及一些典型謀篇布局或者常見表現手法的文章整理到一起,并把典型的題目整理到一起,同時,利用一些瑣碎的時間多翻閱加強記憶。
正如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教師也有一千種教學方法。但是在我看來,最重要的就是教師和學生的密切配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認真分析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學生的需要,制定最適合所教學生的方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尊敬教師,認真地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師生密切合作,扎實掌握各種題目類型,能夠輕松自如地應對各種考察方式。教師對學生保持信心,學生對閱讀學習保持耐心,踏實認真地走好每一步,在點點滴滴地積累中進步,一步一個腳印的提高閱讀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