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發發 韓廣


摘 要:在發達國家大都市產業構成中,服務業的產出和就業人數都占據了主導地位,如東京、倫敦、香港、紐約等國際化大都市服務業就業人數都達到了70%以上,可以說國際化大都市均是國際服務中心。上海市建設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推動服務業有了質的飛躍,同時2009年4月國務院出臺《關于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無疑為上海市發展現代服務業帶來了更大的機遇,可以預見未來上海市的現代服務業將更迅猛地發展。
關鍵詞:生產性服務業;產業集聚;空間分析;城市規劃;上海市
中圖分類號:F061.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5)16-0156-03
一、生產性服務業的定義和劃分
生產性服務業也叫生產者服務業,是依據服務活動使用者的劃分對服務業的一種分類,Machlup(1962年)指出生產性服務業必須是知識產出的產業,Browning &Singelman(1975年)將服務業劃分為四種類型:生產性服務業、分配服務業、個人服務業和社會服務業。其中生產性服務業是包括法律工商服務、金融、保險、經紀等知識密集產業在內的,為客戶提供專業性服務的行業,Howells&Green(1987年)認為生產性服務業是指消費性服務業以外的專業領域的服務,其中包括銀行、保險、商務服務、職業和科學服務。Noyelle&Staback(1984年)、Coffey&Polese(1989年)、Gruble&Walker(1989年)定義生產服務業為:“它不是直接用來消費,不能直接產生效用,而是一種經濟活動中的中間投入,以用來生產其他產品或服務,認為生產性服務業是中間性投入而不是最終產出。”生產性服務業扮演的是一個中間連接的重要角色,Hirsh也認為服務提供者和接受者兩者之間,要有一個重要的橋梁,而這就是生產性服務業最獨特的地方。Gruble&Walker(1989年)進一步指出,生產性服務業的大部分生產者將人力資本和知識資本作為主要投入,因而產出包含有大量的人力資本和知識資本服務,因此生產性服務能促進生產專業化,通過擴大資本與知識密集型生產,進而提高勞動和其他生產要素的生產率。臺灣交通銀行(1991年)在研究經濟轉型期間服務業發展情況時,將服務業服務對象分為兩類,即生產者和消費者。而生產者服務業是指對生產者提供的輔助性質的服務,又稱“生產輔助型服務業”;與此相對的是對消費者提供服務的消費者服務業,又稱為“消費促經性服務業”。
生產性服務業雖然還沒有明確的定義,但歸納起來應具有兩點基本性質:中間性投入,不直接產出,不直接產生效應;投入知識服務,或者改變運行效率,或者改變產出量,對生產過程產生效應。這兩點是生產性服務業區別于其他服務業的主要特征。本文的分類法主要是借鑒國外主流研究所采用的分類法,在周一星等研究基礎上做適當調整,新加上批發零售業中的商業經濟與代理業(行業代碼638),以及新聞出版業(行業代碼88),形成本文對于生產性服務業的分類,具體分類(見表1)。
二、上海市中心城區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分析
產業集聚的測度指標有很多,如行業集中度、熵指數、Hoover系數、區位熵、空間基尼系數等。本文主要利用區位熵分析法和基尼系數分析法,來測定上海市中心城區生產性服務業的集聚情況。空間基尼系數分析法可以測定空間信息的不確定性,描述行業專業化水平;而區位熵分析法可以進一步考察產業集聚度,并得出區域集聚程度。
三、結論
根據表3中2004年和2008年的行業空間基尼系數的變化情況,可以將生產性服務業分成三類:聚集幅度較大行業,包括研究與試驗發展、計算機服務業、科技交流和推廣服務業三種行業;第二類是聚集幅度一般行業,包括證券業、保險業、房地產業、商務服務業、專業技術服務業、軟件業、電信和信息傳輸服務業、新聞出版業;第三類是沒有發生集聚的行業,這些行業有銀行業、其他金融活動業。
參考文獻:
[1] 方遠平,閆小培.西方辦公活動區位研究進展[J].世界地理研究,2007,(16):38-44.
[2] 閆小培,姚一民.廣州第三產業發展變化及空間分布特征分析[J].經濟地理,1997,(2):41-48.
[3] 方遠平,閆小培.服務業區位論:概念、理論及研究框架[J].人文地理,2008,(5):12-16.
[4] 顧朝林.經濟全球化與中國城市發展[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17-28.
[5] 賀燦飛,梁進社,張華.北京市外資制造企業的區位分析[J].地理學報,2005,(1):122-130.
[6] 李翠敏,呂迅.上海辦公區位初探[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2005,(6):97-101.
[7] 李小建,李國平,曾剛.經濟地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6-94.
[8] 陸大道.區域發展及其空間結構[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112-116.
[9] 孟曉晨,石曉宇.深圳“三資”制造業企業空間分布特征與機理[J].城市規劃,2003,(8):19-25.
[10] 寧越敏.上海市區生產性服務業及辦公樓區位研究[J].城市規劃,2000,(8):9-12
[11] 石憶邵,范胤翡.上海市商務寫字樓租金差異及其影響因素[J].地理研究,2008,(6).[責任編輯 吳明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