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子鳳
摘 要: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自覺意識,不僅是體育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開展終身體育的重要保障。結合小學體育教學實踐,對如何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自覺意識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體育;培養;激發;自覺;意識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提出,“健康體育”的理念已逐漸深入人心,不僅要讓學生享受體育鍛煉帶來的樂趣,還要讓學生掌握健康鍛煉的方法,培養學生堅持鍛煉的習慣和終身體育的意識。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和體育教學現狀,就如何培養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自覺意識談幾點看法。
一、采取正確的思想教育方法,激發學生的鍛煉意識
教育對培養學生的鍛煉意識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的目的就是教給學生技能,幫助學生鑄造靈魂。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教育是培養習慣。”體育其實就是教給學生技能和知識,指導學生行為,啟發自覺,讓學生堅持鍛煉。因此,我們要采取正確的教育方式,按照學生行為養成目的和認知規律對學生進行相應的鍛煉和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和體育意識,讓學生養成健康、積極向上的良好習慣。學生能否自覺地參與各種體育鍛煉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能否正確地理解和認識體育鍛煉價值觀,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和意義所在,因此正確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不僅是學校的教育,同時還包括家長和社會的教育,用正確的環境因素去引導學生,讓學生認識體育鍛煉對自身的意義和價值,從而培養學生的鍛煉意識,激發學生鍛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
二、從小培養鍛煉意識,激發學生自覺鍛煉的熱情
鍛煉意識的培養要從小抓起,意識也可以稱之為習慣,習慣的形成最初源于學生對某一件事的熱情和興趣,一旦學生對事物有了好奇心和行為動力,學生就會主動投入其中,去尋求快樂,而學生一旦享受到其中的樂趣和帶來的快樂,學生就會產生更大的熱情和參與的欲望,從而形成良性循環,最終將這種行為發展成習慣和愛好。因此,培養學生的鍛煉意識要從小抓起,激發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熱情和興趣,讓學生在參與體育鍛煉的過程中享受體育活動給他們帶來的樂趣,從而培養學生的鍛煉意識,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另外,在體育教學中,我們要避免過分強調“標準”和“規范”,盡量放低對學生的要求,給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讓學生充分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同時我們還要強調體育運動的趣味性和新穎性,使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時間一長,學生就會逐漸喜歡上體育運動,形成一種習慣,最終成為一種意識。
三、加強必要的指導監督,培養學生的鍛煉意識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的指導監督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但要想達到理想的效果,把握好監督的“度”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師不能強迫,一味地向學生灌輸自己的思想,如果過分地約束學生,不但起不到原有的效果,反而還會引起學生強烈的逆反心理,阻礙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培養。意識是一種習慣,是人行、意、情、知高度融合的表現,所以,讓學生產生需求動機才是學生鍛煉意識培養的關鍵。在這個長期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監督,同時還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監督,避免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學生在自我監督的過程中,會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從而及時調整,保證自己的鍛煉計劃順利實施。比如,每天堅持摸晨脈,如果沒有出現異常情況就表示能夠繼續鍛煉或者適當增強鍛煉的負荷,如果脈搏次數增加,說明要減少鍛煉負荷,反之,則說明自己的運動能力獲得了大幅度增強。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教給學生一些自我監督和預防事故的方法,熟悉一些生理指標,在鍛煉中盡量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這對學生鍛煉意識的培養具有積極的作用。另外,我們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寫日記的方式將自己的鍛煉過程記錄下來,了解自己的鍛煉情況,表述自己的鍛煉心得,通過親身體會,提出適合自己的調整方法和意見,從而提高自己的鍛煉能力,逐漸養成堅持自覺鍛煉的意識和習慣。
四、傳授基本的常識方法,提高學生的鍛煉能力
自我鍛煉的前提是要掌握基本的鍛煉技能和體育常識,這樣才能達到鍛煉的效果,同時避免鍛煉事故的發生。而想要掌握體育技能知識,就必須花費更多的課外時間,而在課外自主鍛煉中沒有了教師的指導就只能依靠學生自己,因此,掌握科學高效的鍛煉方法對學生自覺參加體育鍛煉至關重要。教師在教學中要堅持采用“領、扶、放”的鍛煉方法,將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自主鍛煉能力上,巧用“點撥”,引導學生從日常鍛煉中總結高效的鍛煉方法,尋找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通過行之有效的鍛煉掌握必要的體育項目技能,促進綜合素質的提高。我們要傳授給學生基本的體育常識和鍛煉的基本方法,讓學生運用掌握的科學鍛煉方法進行科學的自我鍛煉,從而提高學生的鍛煉能力,培養學生的鍛煉意識。為了激發學生鍛煉的熱情和動力,我們還要引入學生喜聞樂見的鍛煉方式以及大眾化的體育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做到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從而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培養學生鍛煉意識的目標。比如,有的學生喜歡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這些球類運動,我們可以組建興趣小組,教師負責教給學生專業的體育技能,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和幫助,讓學生掌握科學的鍛煉方法,在享受樂趣的同時達到鍛煉的目的。總而言之,我們在選擇鍛煉的方法和內容時最重要的就是科學,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讓學生掌握豐富的健康知識和基本鍛煉技能,從而在沒有教師指導的情況下也能進行科學的體育鍛煉,實現培養學生體育鍛煉意識的目標。
五、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激發學生的自覺鍛煉動力
受傳統教育的影響,我們常把學生最后的體育成績作為考核的唯一標準,這種評價方式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挫傷了學生自覺鍛煉的熱情和積極性,所以我們要注意評價方式的創新和多樣化,將學生的基礎水平和學習能力作為評價的參考依據,特別是學生的進步程度,一定要加入到考核內容中,從而保護學生的學習熱情,特別是保護那些運動能力較差的學生的自尊心。另外,我們的評價要以激勵為主,看到學生的進步和努力,以學生的進步程度和努力程度給學生一個客觀的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除此之外,為了使全體學生都能以積極的態度參與日常體育鍛煉,我們還要采用“積極練習”評價法,在最后優秀等級考核中增加“態度分”,讓基礎較好的學生也能端正態度、認真鍛煉,從而使自己擁有更大的進步空間。而成績較差的學生則更加刻苦鍛煉,既能獲得身體素質的增強,又能獲得技術技能的提高。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會更有成就感,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欲望,基礎較差的學生也不會因為運動能力較差而對體育鍛煉避之不及,反而將自覺體育鍛煉當作一種享受。
總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作為體育教師,要通過正確的思想教育,讓學生意識到體育鍛煉的價值和作用,同時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教授學生一定的體育鍛煉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學生自覺鍛煉的意識,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好習慣。
參考文獻:
[1]邵明巖.如何培養學生主動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0(10).
[2]黎華秋.體育教學中“健康第一,終身體育鍛煉”的培養[J].科技信息,2009(01).
[3]陳章玉.談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方法[J].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04(02).
[4]陳開聯.論體育課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J].中國水運:理論版,2007(06).
[5]孫峰.如何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習慣[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