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新正
黨的十八大明確指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把每一個孩子都培養成有用之才。”同時,強調建設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體系,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流傳了五千多年,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其優秀的道德遺產,被稱為中華傳統美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當屬“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十二個字,而最適合德行教育的教材首推《弟子規》。
筆者自擔任職業院校負責人以來,在學校德育建設工作方面致力于中華傳統美德的傳承和踐行,收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2011年12月,筆者擔任平頂山外國語學校(原汝州師范學校)校長,在學校師生中開展了以“厚德明理,感恩行孝”為主題的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系列教育活動。
主要方式為:全校學生每天早上7:30到教室集體誦讀《弟子規》,每周一升國旗儀式上安排學生進行“感恩行孝”演講。以此來落實和踐行《弟子規》,激發師生的正能量。
同時,每周三晚上組織學生觀看道德模范人物的視頻資料,每周雙休日學生回家或參加社會實踐都要踐行《弟子規》。周日晚上學生返校后以班級為單位組織班會,讓學生匯報踐行《弟子規》的具體行動,并由學生干部評選出每周班級“感恩之星”。學校每學期評選出十大“感恩之星”,并進行一次“感恩行孝”成果展演。
學校每天早上對經典誦讀的情況進行檢查通報,要求學生誦讀時端身正意,恭敬肅立,邊背誦邊反思,做到“心口一致,知行合一”,讓《弟子規》內化為學生的思維習慣、行為準則,升華為學生的人格素養,從而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深厚的道德基礎。
通過一系列措施,學生的職業素養特別是道德素養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學生就業實習時,均受到用人單位稱贊。平頂山外國語學校有兩大就業品牌:一是雙語幼師班,二是海爾訂單班。雙語幼師專業畢業生供不應求,被用人單位稱贊為“最有素質的幼教人才”。平頂山外國語學校陸續送到青島海爾集團的畢業生達到500人,是海爾集團數百家人才培養基地中穩定率最高的中職學校,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2002年,經省政府同意、省教育廳批準,由鄭州輕工業學院與河南省民族中專合作辦學,成立了民族職業學院。2014年9月,筆者調任河南省民族中專校長。剛到這所全省唯一的民族職業院校,筆者便在省會城市高職院校中率先開展了中華經典誦讀和傳統美德踐行活動。從2014年10月起,每周一早上7:30組織學生進行國旗下的感恩演講。每周三、周五早上7:30至8:00為經典誦讀的時間,由輔導員組織各班集體誦讀《弟子規》和《孝經》。每天下午課外活動時間由校團委、學生會組織兩個班學生在校園內開展義務勞動。
同時,學校引進河南省國學文化促進會,把學校作為促進會的常設教學基地,經常性地舉辦省內外大型道德論壇、國學講壇,并進行以“弘揚傳統優秀文化,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為主題的校園文化建設。學校先后在教學樓、實訓樓、學生宿舍樓、餐廳、運動場和校園宣傳欄等醒目位置安裝布置了120多塊介紹傳統美德、國學經典名篇、圣賢名言的展板,營造了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
半年多來,學校邀請了山東電視臺《天下父母》欄目總導演呂明晰,全國道德模范田秀英,中國經典經濟學創始人、東北財經大學鐘永圣博士等近十位傳播和踐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知名人士,來學校主持中原國學講壇,給學校師生帶來了巨大的震撼與感動。
通過這些舉措,學校拉近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距離,使學生真切感受到國學大師和道德模范的人格魅力,有效引導學生盡孝道、尊師道、重禮教,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中國文化的軟實力,振奮中華民族精神”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隨著優秀傳統文化的回歸,中華民族精神的復興與公民道德體系的重建也在必然之中。筆者堅信,用優秀傳統文化塑造有道德的中國青年,對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職業教育培養目標是十分必要、十分重要的,也必將是行之有效的。
(責編 黃云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