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明
【摘要】任務型語言教學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是交際教學法的繼承和發展。此理論提倡在“做中學”,即學習者在參與活動,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通過有目的的交互活動掌握語言。本文重點介紹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任務型教學法的原則,對任務型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提出一些教學建議。
【關鍵詞】高中任務型教學法 英語閱讀 教學應用設計
一、任務的定義和分類
任務型教學法的主要特征是以“任務”為核心單位來計劃,組織教學,任務的廣義定義為:凡是能促進語言學習者語言學習進程的活動都是任務,既包括有目的,有意義的交際活動,也包括聚焦于語言形式的練習活動。狹義的定義為:只有為了某種交際目的而使用語言的活動稱之為任務,任務必須有一個結果。任務的意義是首要的,同時有某個交際問題要解決,并與真實世界中類似的活動有一定的聯系。
二、任務型教學中任務設計原則
1.在用中學原則。著名教育家杜威曾提出“做中學”的概念,在此筆者延伸為“在用中學”。學習過程應該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以原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
2.真實性原則。語言必須要在社會中進行應用才能實現語言的交際功能,因此,設計的任務要與學生的實際學習與生活結合起來,要提供給學生自然、真實的語言信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3.循序漸進原則。學習單元中的任務設計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讓學生有能力完成任務,充分考慮任務的難易程度和內容側重。因此,任務設計應該難度適當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層層深入,形成由初級任務到高級任務,再由高級任務涵蓋初級任務的循環。
4.形式—功能性原則。任務型教學重在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也不僅僅是能應付考試。因此,任務的設計要注重形式和語言功能的結合,從而理解語言的功能和在實踐中進行運用,還培養運用語言功能的能力。
5.以學生為中心原則。在學習過程中,學習的主體應該始終是學生,教師不應從頭講到尾,而應扮演一個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角色。教師的任務是努力使學生不斷地進行思考、歸納和總結,最終獲取新的知識。
三、閱讀課教學中的任務設計案例
課文教學可以分以下三個主要部分:
1.閱讀前的任務:導入話題,激活背景知識,導入新課并預測課文的主要內容和框架結構。
以book7unit 1 living well中的reading部分為例。
activity1:lead-in.教師向學生展示有殘疾人生活學習的圖片資料,請學生談論圖片內容,并向學生提出以下問題,引出單元話題living well
T:what the pictures reflect is true about the disabled people? What do you think we must do?
S:we must save learn from them –self help,study harder,live a wonderful life
activity2:discussion讓學生討論以下問題。
(1)what is the biggest problem facing the disabled people?
(2)what causes these problems?
(3)what can we do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2.閱讀中的任務設計(while-reading tasks)。要求學生快速通讀課文,從整體上把握課文脈絡,理解課文大意,找出主題句、關鍵詞,使學生對文章的內容、結構和作者的寫作意圖有一個整體印象。教師要引導學生帶著審美的觀點認真閱讀全文,了解文章的細節、段落大意及段落之間的聯系,促進對篇章結構的理解。
3.閱讀后的任務設計。閱讀后的任務要求對文章主要內容做出鑒定和判斷。這種任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任務后活動包括三個方面:(1)課文的鞏固及深入。識別文章功能及作者的寫作風格(2)課文學習的延伸。(3)課文學習的遷移。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豐富的文化信息和思想內容,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討論結束后,各組選派代表向全班同學陳述本組觀點。
四、任務型英語教學的幾點教學建議
1.教師要依據教學目標和課文內容,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任務,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閱讀活動,讓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方式理解閱讀材料,獲取課文的主要信息,給予學生充分的語言表達機會。
2.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發展趨勢是重視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以培養學習者的語言能力為目標。因此,采用任務型教學模式時,教師要注重交際能力的培養
3.教師必須以一種理性的態度來對待任務型教學模式,并學會反思和創新。好的英語課是多種教學法相互協調,相互作用的結果。
4.教師在進行任務設計時,要考慮到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有效的分層設計,使同學們的課堂參與率達到對大。
5.對學生的學習評價系統要有針對性,鼓勵促進學生學習,教師要對評價結果進行總結和概括,以便及時改進教學任務設計。
任務型閱讀教學模式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教師應結合教情、學情及當地的具體情況進行閱讀教學,學會反思自己的教學,吸收別人的優秀教育理念,繼承和發揚原有的有效教學經驗,努力使它與任務型閱讀教學模式形成優勢互補,從而推動任務型教學本土化的進程。
參考文獻:
[1]龔亞夫,羅少茜.任務型語言教學[D].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2]岳守國.任務語言教學法:概要、理據及運用[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