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菁菁
【摘要】潛能生一直讓很多老師感到頭疼,但新課標提倡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位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本文結合教學10年來的親生體驗,提出相應的教學對策,淺談幾點解決問題的方法。
【關鍵詞】潛能生 教學對策
自從任教以來,我連續10年都接手了一個實驗班和一個差班的英語教學工作,“最差”指的是在學校幾個教學班中最差,差距非常大,與第一名拉開了將近30分的距離;并且比市平均分低了15到20分。經過十年的努力,不斷的向前輩學習和自身的總結。我所帶的每屆學生在期末統考中都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績,凈增分名列全年級前茅,受到學校的好評。我也從中積累了一些經驗。下面來淺談一下我個人的觀點和做法。
一、教師要擺正心態
很多老師在接受普通班的時候都很痛苦,不知從何入手,因為這些學生的基礎相對其他同學來說差很多,此外部分同學的行為習慣也相對而言較差,所以很多老師還沒有實施教學就已經喪失了教學的動力了,然而我想說的是對待這種班級不能急于求成。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盡可能的把知識點簡化,把量減少。一開始我就給他們充足的時間來完成任務,這樣學生做對了就會有成就感,這時學生有一點點進步,作為老師的我們就應該加以百分之百的肯定。自信使人自強,只有自信,才能使一個人的潛能,才華發揮至極致。在教學中我珍視這種自信,不會因為學生某一天沒完成我布置的學習任務而喪失自信。我認為一個人要取得成功有兩個重要的前提:一個是大膽的嘗試并追求成功,另一個是相信自己能夠成功。潛能班本來就有很多學困難生,要使這部分學生脫掉學困生的帽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基于這一點,我和學生們一小步一小步的走,步子小就走得踏踏實實。不在乎一節課講的量是多少而是在乎一節課下來,學生吸收了多少,確保所講的知識點都能被掌握。同時老師用積極的生活態度,以積極的生存心境,積極的人生態度對待這個后進班里的這些潛能生,教師的心態會豁然開朗。只要老師多方引導,去除學困生學習英語的恐懼,就能樹立他們學習英語的信心。
二、用尊重、欣賞的眼光善待潛能生
尊重是教育的前提。教師既要做學生的導師,也要做學生的朋友。因為只有尊重學生,才能取得學生的信賴和尊重,才可以使教育教學走向自由。而英語教學的成功與否,不僅取決于學生們的智力因素,還取決于他們學習情緒,學習動機和學習動力等,因此我們教師在課堂上時時刻刻都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不遷怒、不急躁,更不要使用訓斥,侮辱人格和傷害學生自尊心的語言。而作為80后的老師更要利用年齡差距不大的因素,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使課堂變得輕松而愉快的同時也能讓學生掌握到知識。有些潛能生在班級中常被其他學生看不起,有些教師也指定他們是班級里的“差生”,“累贅”。他們在學校里受到冷眼,在家里也受到家長的訓斥,心里就有一種挫敗感,于是就有可能產生厭學情緒。對于這種情況我不是去打擊他們,鄙視他們,而是采取一定的形式去幫助他們。每次在講解試卷的過程中,我都會在講完每一大項后給他們一個消化的時間,讓他們把每一小題讀讀背背,然后再接著往后講。同時課后找幾個潛能生了解一下他們的掌握情況,如果他們還存在理解困難,我就利用課余時間不厭其煩的給他們講解,并多舉幾個例子幫助理解。每周一次的英語作文除了面批到人外,對于潛能生,面批后重寫再面批。同時每次周測后,我就將成績稍有進步的潛能生的名字念出來并及時表揚,讓他們也享受一下進步的歡樂和喜悅。有些潛能生的反應能力比較弱,即使是在高三復習時也是如此,有時一個簡單的語法講幾遍還不懂,我有時就想辦法編成順口溜,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輔助講解直到他們聽懂為止,學生對此也比較感興趣,記得也牢靠。
三、抓住時機,鼓勵出奇效
事實證明,潛能有消極性,也有積極性;有逆反心理,也有求知的心理。我們不應該嘲笑他們,鄙視他們,更不應該放棄他們。我們應該尊重他們,善待他們,欣賞他們的優點。我就主動去尋找潛能生身上的優點,多表揚,多鼓勵,少批評,以此來增強他們的上進心。例如班上有位潛能生,往往考試英語在班上都是倒數的,每次上英語課都喜歡扒在座位上睡覺,每次我提醒他時,他都說聽不懂,所以睡覺,但是前段時間我發現他背高考口語測試的時候特別用功,上課也不睡覺,抓住這個時機,我經常在班上表揚他,并且叫到辦公室去進行課后輔導。通過上次的揚州的幾次模擬考試的成績來看,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并摘掉了倒數第一的帽子,同時這位學生的自信心有了較大的增強。
四、開展小組合作,讓學困生嘗到甜頭
課堂上開展小組合作,是新課改教學的主要手段。讓學生適當的競爭,學生非常樂于參與,同時也調動了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學生都有很強的進取心和榮譽感,他們的競爭意識非常的強烈,而學困生同優等生一樣,渴望成功,渴望進步,只是在長期的受挫中變得越來越沒信心,從而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英語課是語言課,是訓練課。許多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不是靠教師“教”出來的,而是靠學生“練”出來的。
總之,潛能生出現的現象在大部分學校都存在,也不是一時半刻形成的,因而治療的工作也不會立刻見效。這就需要我們老師要做到細心并且耐心,多為他們診治,探究“病因”,“對癥下藥”。潛能生也是需要關注的孩子,他們對于我們來說可能是1%,但對于他們的父母來說卻是100%。所以我們老師的責任非常重大。我們不能放棄他們,我們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他們,改善他們,提高他們的英語水平,讓他們看到希望,看到未來,最終走向成功。
參考文獻:
[1]王篤勤.英語教學策略論[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