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錦航,朱凱華
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關于合唱藝術在大學生全面發展的思考
呂錦航,朱凱華
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合唱被包含在聲樂當中,它的表現形式以及組織都很有特點,不僅可以帶給人們美的享受,還可以起到訓練的作用,對于大學生的素質教育來講,合唱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主要體現在培養高尚情操等方面,同時,還有利于大學生進行專業的學習。
合唱技術;大學生;全面發展
從字面角度來講,美育指的就是審美教育以及美感,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審美意識,培養學生的美感,并且積極的創造美。合唱這門藝術需要群眾的積極參與,可以成為大學的基本的藝術形式,在實際上,合唱也推動了美育教育的發展。合唱的表現力是很強的,和其他藝術形式比較起來,它帶給學生的美感帶有一種綜合性。一場合唱想要成功,在復調、和聲、旋律以及節奏方面都要達到某種高度,尤其是和聲的作用更大,毫不夸張的說,正是因為和聲的出現,才讓音樂變的越來越立體。在進行合唱時,所有的演唱者都要具有飽滿的情感,在相同的音量以及音色里面,把自己的聲音融入進去,既要注意把握橫向的旋律,也要注重縱向的和聲效果。在這種情況之下,美就變的更加具體,可以被人們真實的感知。部分同學是這樣反饋合唱效果的:“合唱讓我們更加了解了和聲,小三和弦顯得是那樣安靜,大三和弦卻是那么雄壯,這些和弦綜合在一起,效果是震撼人心的”。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已經了解,合唱藝術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在某種程度上,有利于專業的學習。
第一,合唱藝術也屬于一種音樂形式,它可以緩解人們的情緒,使人們精神愉悅。大學生適當的進行體育鍛煉,或者是參加藝術活動,可以增加業余生活的樂趣,還可以將學習效率提高上來。從生理以及醫學的角度進行分析,動聽的音樂可以使人體分泌出某些激素,促進健康,比如乙酰膽堿以及酶等,可以影響到血液的流動速度,調節神經細胞,從而保證人具有積極向上的一種狀態。而且其還可以抑制大腦皮層,安撫浮躁的情緒,這種心理的平衡有利于人保持一種穩定的狀態,可以清醒的進行思考。雖然在這種情況下,會占用專業學習的時間,但是學習效率卻不會降低,這是通過實踐證明的。很多同學都認為,參與合唱,可以在休息時,感受到藝術的美感,有部分同學將合唱課作為選修課,寧可放棄學分,在他們看來,選修合唱課雖然占用了學習的時間,但是參加這種藝術活動之后,反而使學習效率提高了。
第二,合唱有利于大學生思維的拓展,尤其是可以提高想象的能力。這個觀點是由生理學專家所驗證的,而且,也是合唱本身所具有的特征所決定的,對于合唱的和諧來講,并不是共同演唱就可以達到的,而是要求所有的演唱者都充分的了解歌曲的真正含義,并且真正的感受到歌曲當中所歌頌的大自然、美好生活以及人物,要有一種身在其中的感覺,通過歌聲就可以在腦海當中形成影像,從而實現合唱的和諧,也就是形象、氣息以及感情的完全融合。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必須通過充分的聯想以及想象才能完成,也就是所謂的形象思維。通常來講,大學生的慣性思維就是邏輯推理,參加到合唱當中,可以養成一種形象思維,這就改變了原來的單一思維,拓展了思維領域,提高了想象能力以及創造能力,這是有利于智力的提高的。某位同學本來是數學專業的,在進行合唱之后,他的感觸是:“在我看來,音樂以及數學是凝聚了人類智慧以及文明的,它們都是用簡單的音符或者是數字創造了完整的世界,舉個例子,數學當中的圓其實是靠想象來完成的。”事實的確如此,如果沒有了想象能力,無論是數學,還是音樂,都不可能帶給人們美感。同樣的,有一位同學本身是學建筑的,通過合唱,這位同學的形象思維能力有所提高,在參加合唱活動后,他很真誠的說:“從內心來講,我當初選擇合唱了,就是為了獲得學分,但是很意外的是,我竟然喜歡上了合唱,通過這次活動,我的想象能力越來越豐富,在完成本專業任務時,我會將這種想象力應用到建筑的布局方面,不再像以前那樣只是應付學習。有人說建筑其實和音樂是分不開的,在我看來,合唱更是建筑的一種體現。”此外,我們曾經組織合唱《長江之歌》,為了達到理想的效果,展現出長江的風貌,事先就要幫助學生體會歌曲的含義,并且充分的聯想,隨著歌曲的不斷推進,所有的演唱者都應該有一種身在其中的感覺,并且被這種美感所震撼著,自己本身就要包含感情,這樣演繹出來的合唱才能引起聽眾的共鳴,使聽眾也感受到其中的美感。
第三,合唱可以讓學生更深刻的理解內涵,并且提高應變能力。合唱想要取得成功,必須把形象思維以及情感緊密結合在一起,這就要求不但要理解歌曲的真正含義,還需要具有較高的反應能力。在進行合唱時,主旋律會在兩個聲部之間進行轉移,為了讓自己的聲音更好的融入到整體的音色當中,每一個演唱者都要認真的傾聽領唱、伴奏以及其他演唱者的聲音,尤其是要關注指揮的動作,讓自己的音色、感情以及力度都隨著歌曲的推進而變化。因為合唱需要注意到很多方面,所以通過這種活動,可以讓大學生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
第四,合唱有利于專業的學習,還表現在可以鍛煉大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之外的其他心理因素就是非智力因素,包括感情、動機、意志以及興趣等。對于學習來講,非智力因素也很關鍵,它可以起到很多作用,比如促進、導向、強化以及維持等。一個人想要取得成功,成長為一個對社會對人民有用的人,必須擁有正常的動機、強烈的感情、長久的意志以及濃厚的興趣。目前,很多大學生心理都是不健康的,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人們只關注如何提高大學生的智力因素,卻沒有認識到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學當中,老師們雖然也告訴學生,應該具備較強的自控能力,做事情要堅持不懈,但是這僅僅體現在口頭上,并沒有采取任何合理的手段幫助大學生提高非智力因素,是不可能達到目的的,在這方面,合唱卻可以起到補充的作用。
[1]符潤泉.探討合唱藝術與群眾性合唱排練[J].音樂時空(理論版),2015(07).
[2]何大鈞.我國合唱藝術的多元化發展道路[J].戲劇之家,2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