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宏
綏化市環境監察支隊
呼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重點及防治技術
衣宏
綏化市環境監察支隊
呼蘭河是松花江的一個支流,位于黑龍江中部,呼蘭河水美魚肥,滋潤著松嫩平原的東部的廣袤土地,養育著呼蘭河兩岸的人們,但隨著大規模工業生產不斷加劇,呼蘭河河水出現了多次被污染的現象,本文就呼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重點及防治進行研究,為防治呼蘭河流域的污染提出相關的防治技術。
呼蘭河;污染成因;防治技術
呼蘭河是松花江的一條支流,位于黑龍江省中部,河流發源于小興安嶺西南側,上游克音河、努敏河等支流匯合后稱呼蘭河。河流全長523公里,總流域面積35683平方公里,流經松嫩平原東部13個市縣,在哈爾濱以下4公里處由左岸注入松花江。
呼蘭河是黑龍江省的一條內陸河,附近的人們稱之為母親河,原來的呼蘭河河流湍急,碧波蕩漾,河里野生魚類繁多,包含了北方魚類所有種類,就連武昌魚都有,只不過當地人們稱之為鳊花,呼蘭河特產七星魚。著名作家蕭紅曾在《呼蘭河專》中描寫到:“河燈照得河水幽幽地發亮。水上跳躍著天空的月亮。真是人生何世,會有這樣好的景況……河水是寂靜如常的,小風把河水皺著極細的波浪。月光在河水上邊并不像在海水上邊閃著一片一片的金光,而是月亮落到河底里去了。似乎那漁船上的人,伸手可以把月亮拿到船上來似的”。然而這么一條美麗的河水從九十年代初到現在卻經歷一場又一場的浩劫,嚴重時河面上飄著上百公斤的死魚,慘不忍睹。根據沿岸的具體情況,造成河水污染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對呼蘭河各段水質分析報告進行分析,在肇蘭新河進入呼蘭河之前,河水就有一定的污染,肇蘭新河的水進入之后,污染更加嚴重。在呼蘭河沿岸各市縣的工廠有發電廠、化肥廠、酒精廠、糠醛廠和其它化工廠等,從沿岸各市縣的各個工廠的性質分析,BOD、COD超標的主要原因是在沿岸各工廠中的部分工廠的廢水進入呼蘭河支流中后進入呼蘭河。BOD是生化需氧量,指的是在規定條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中某些氧化物質所消耗的溶解氧量。如BOD超標,說明沿途的酒精廠廢水進入呼蘭河的可能性較大,因為酒精生產過程中,酒精產品是通過微生物發酵代謝的產物,廢水中含有一定量的微生物。而COD指的是采用化學方法測量需要被氧化的還原物質的量,因此COD超標說明呼蘭河沿途化工廠的廢水進入到呼蘭河水中。
2、在呼蘭河沿岸如綏化市、蘭西縣等種植很多的莊稼,在種植莊稼的過程中,大多數農民都采用化肥種植,種植后一旦下大雨,將很多的化肥沖進呼蘭河中,使呼蘭河水污染。同時沿岸的化工廠和化肥廠的各種排廢物也很容易使河中氨、氮超標。
3、在呼蘭河的沿岸還有鍋爐和發電廠,這類工廠除塵時需要大量的水,這些除塵后的污水如果不經過處理直接排放到下水進入呼蘭河,使河水中COD超標,同時剩余的粉塵沉入河中,如長時間的排入使粉塵在河中越聚越多,形成淤泥,污染河水。
1、通過對呼蘭河水進行化驗,針對不合格項進行分析,其成因主要是以上三點,因此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呼蘭河污染的問題,首先地方環保部門要對沿途各個生產廠家排放的污水進行檢測,特別是對暗排現象認真進行檢查,對排放不合格的企業內部進行檢查,檢查項目1)有無污水處理設備。2)污水處理設備處理后的水質能否達到國家排放標準。3)有無暗排現象,如有下發整改通知立即停止暗排,并且限期截斷暗道,防止偷排。
2、對污水處理設備不達標的企業限期整改,整改過程中停止生產,待達標后再生產通知書。
3、要求對各個污水排放企業安裝在線監控設備,要24小時開機,時時向環保部門上報監控數據。
4、地方環保部門環境檢查人員要不定期對各個沿途公司的排放口取樣化驗,特別對肇蘭新河入口處,要增加取樣數量,嚴防污染物的進入。
按照呼蘭河當前的實際情況,采用以下技術方法對河水進行處理:
1、物理爆破技術為河內增氧。采用人工對河水進行復氧,具體方法有兩種。
1)建立固定式充氧站。在污染嚴重的河面某一點,如在肇蘭新河入口處,提高入口處的入水高度,使水從高度落如呼蘭河。
2)建立移動式充平臺:在被污染的河面采用移動式充氧平臺對污染的河面進行復氧,這種方法由于處理的面積大,對污染的河域采用的比較多,并且投資小,方法簡單。
物理爆破技術的作用是促使河水上下層水體的混合,快速增加水中溶解氧,抑制河底淤泥N、P的釋放,防止河水低淤泥發酵,使河水變臭。
2、采用環保疏浚技術。環保疏浚技術在80年代末就已經采用,最早使用的省份為山東和河南省,主要是恢復山東和河南段的黃河污染。環保疏浚技術施工要點:
1)首先要精確計算開挖深度,精確定位地點和開挖深度,盡量徹底清除污染物,同時減少土方量,在能夠保證環保疏浚效果的同時降低工程成本。
2)在施工過程中,要由專人負責,要做到盡量減少泥沙攪動,并使用防擴散和泄露措施,保證高濃度吸入,以防止處于懸浮狀態的污染物對周圍水體造成影響。
3)在施工過程中,污染物及污泥的輸送尤為重要,要盡量避免泄漏現象的發生,造成水體的二次污染。
4)對疏浚出來的污染污泥要進行安全妥善處理,避免對河水和其它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3、生物-生態法。生物-生態法是國內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種處理河水污染新技術,該方法的技術特點是根據河水的實際情況和地理位置,采用人工培育植物或者采用接種的方法接入能夠在河水里生長的微生物,通過微生物在河水內的生長、代謝,使對河內的污染物進行生物降解,從而使河水得到清潔并回歸到自然生態狀態。該方法投資少,見效快,不用投入大量藥劑和人工、設備,也不能造成河水的二次污染。該方法不僅能夠治理河水的污染還能夠美化河水環境,創造人和自然的和諧。生物-生態法包括:水生植物凈化法、生物膜技術、生物修復法等。
呼蘭河彎彎曲曲,流經黑龍江省13各市縣,養育了呼蘭河兩岸的人民,對呼蘭河污染的治理關乎到黑龍江13各市縣的人民,對呼蘭河水污染的治理勢在必行,治理的方法要科學實際,在治理的同時環保部門更要擔負起監督保護的使命,防止污染的再次發生。
[1]李平;還黑龍江人民一條碧波蕩漾的松花江[J];環境教育;2007年07期
[2]季泰;我國水污染狀況與防治[J];城市地質;2007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