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飄
漯河醫學高等??茖W校
語文教育與漢語言文學教育點滴談
王飄
漯河醫學高等??茖W校
我國目前語文教育和漢語言教育不存在相互矛盾的環節,就語言學習即語文學習的具體情況而言,其重視程度不足,也許是目前的應試教育出現問題,對漢語言的地位造成影響。我國教育的目標是培訓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各類人才,在語文教學方面要培養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適應力的人才。所以提高語文教學水平特別重要。需要逐步更新教學理念,要擁有開放積極的態度,要妥善解決漢語言文學和語文教育間出現的問題。
語文教育;漢語言;文學教育
語文教學中應該體現出漢語言教學的特點,就此方面而言,語文教育和漢語言教學應該是相互促進、相互包容的。然而語文教學在應試教育環境中,成為考試工具,不重視對語言的學習,暴露出一些問題。產生問題的因素包括兩個方面,其一因為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師資力量也存在很大的差異。其二是不同地區有不同的語言教學要求。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為教育提供更堅實的物質基礎,也為多方面交流提供必要條件。要在語文教學中應用計算機設備,提高漢語言應用,讓漢語言教育獲得實質性飛躍。
漢語言文學既能夠體現出我國文化語言和歷史傳統,也能夠表達出中華民族的精神風貌,在發展民族文學過程中發揮出無法比擬的作用。語言文學是財富,能體現出人類生存的價值和人類文明的進程。漢語言教育要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其畢業生通常開展與人事有密切關系的工作。在目前,為了滿足社會要求,教育以實用性為準則,然而漢語教育難以明顯的體現出實用性,其對社會的貢獻在于為文明化發展指明道路以及逐步完善人們的人文觀念,而難以在經濟效益方面體現出來。在逐步發展和更新教育理念的背景下,我們將社會需求與遵守傳統相結合、相協調,推動我國漢語教育健康、持續發展,讓漢語教育實現與時代發展。
(一)建立起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的模式
我國教育目標是培養社會型人才,而語言教育要發揮出培訓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強的復合型人才,在語言學習方面,語言教育和語文教學的差異性明顯。語文教學和漢語言教育具有較明顯的契合點,了解并掌握相同部分,將實踐與理論結合在一起,探索綜合性教學模式。在教學目標上,兩者具有統一性,在學生運用和分析文學作品時可以看出來,兩者體現在學習和賞析中國文學作品以及寫作方面。基于此,我們認識到要在日常教學中提高對實踐課程的重視,增加此類課程的數量,形式上要體現出多樣化特點,讓學生在多層次、標準化的課程中,調動他們學習熱情,提高學習能力。
讓漢語言和語文教學全面結合在一起,可以讓他們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研究共同進步的新模式,讓學生獲得較強的實踐能力。漢語言文學屬于特有專業,應該提高其專業應用能力和專業發展。其專業方向是與編輯、文秘、教師等相關的工作。而目前漢語言文學專業也逐步拓展就業面,為新興領域提供服務。所以高校要重視將實踐與教育相結合,培養出具有專業素質和綜合素質的人才,來滿足社會對于復合性人才的需要。
(二)促進學生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
在教學中引入科學技術應用是發展的方向,運用遠程教育可以建立很多教育方式,進而實踐新穎、有效的教學模式,而此方式對語文教學和漢語言教育的結合與協作發揮出關鍵性作用。我們要在網絡上獲得更加豐富的教學內容,用計算機不斷拓展教學資源,實現多元化、多層次教學。在計算機網絡介入教學過程的大背景下,我國很多中小學實現多媒體教學,并廣泛在應用在語文課堂上。在漢語言教學方面,從高中到大學階段會進行接觸和拔高。
語文教學中廣泛應用計算機技術能夠推動漢語言教學的發展,技術為教學設想提供必要的支持。語文和漢語言學習借助多媒體技術有效的融合在一起,漢語言知識將會更廣泛的體現在語文教學中,讓學生在學習語文課程中循序漸進的認識并了解漢語言文學。該專業的學生既要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也要擁有很強的漢語情感和文學底蘊。教師則要在教學實踐中逐步完善教學理念,與時俱進的擁有科學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
(三)重視語文教學和漢語言教育實踐中的人文關懷
語文教學和漢語言教育在很多環節體現出較強的契合點,如價值理念、課堂教育以及師生關系等方面。語文教學和漢語言教育始終對人文教育特別重視,兩者都是文學教育體系的一部分。在文學教育方面,其教學重點是學生的心靈和生活,因此語文教學和漢語言教育都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提高對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讓學生身上既體現出專業精神,也具有鮮明的人文色彩。首先老師要關心并關懷學生,學生擁有的情操和情感是完善漢語言教學的關鍵環節,要重視對學生人格和素養的培養。其次師生關系從另一個方面體現教育的人文性,如果使用得當的方式,就能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學生在富有活躍性的課堂上可以學習豐富的知識,并提高自己的能力。另外學生和教師間的交流會更加順暢,進而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學生可以獲得更多知識,逐步完善漢語言體系,更好的繼承、發展中華文化。
語文教育是讓學生認識、掌握交流工具的渠道,是人們進行交流的方式,是增強學生表達能力、提高他們思維能力的途徑,其具有特別突出的表述作用和交流作用。本文闡述漢語言文學具有的教育特點,從教育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增強對學生的人文關懷等方面研究漢語言文學教育和語文教育結合與發展的策略。語文教學和漢語言教育間要實現有效對接,以語言現象為前提,以提高實踐能力為發展對象,以情感體驗為平臺,讓兩者間的對接更有效、更完善。
[1]蔣黎欣.漢語言文學教育與語文教育的對接性思考[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1(11)
[2]鐘鵬舉.漢語言文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語文天地(高教.理論).2013(05)
[3]石華馨.語文教育與漢語言文學教育的對接性思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01)
[4]孫大松.淺談語文教育與漢語言文學教育[J].品牌.2014(08)
[5]孟偉軍.關于語文教育和漢語言文學教育的關聯性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