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英蘭
舟曲縣峰迭新區中學
游戲教學方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楊英蘭
舟曲縣峰迭新區中學
為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越來越多的教學方法被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游戲教學也是其中之一。本文將游戲和生物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從初中生物學科的教學實踐出發,對當前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開展游戲教學的目標和功能展開了探討。
初中;生物;游戲教學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提出要“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協作的能力”。生物學課程是中外義務教育階段核心課程的重要內容之一。初中生物課程理念就是要求我們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交流協作能力。中學生物學教師的任務就是將學生的生物學素養從較低水平提高到較高水平。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采用的教學模式和方法顯得尤為重要。以游戲的方式來呈現教學內容或在教學當中滲透游戲的元素使學生樂于學習,在興趣的驅使下完成知識構建,并能把生物學知識放到生活情境中去理解,內化為自身的生物學素養。
雖然初中學生的智力、個性、自我意識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是他們仍未完全脫離兒童好動愛玩的特性,喜歡跟別人比較和競爭,喜歡在群體中表現自己,對未知的事情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對于枯燥不感興趣的東西沒有主動探究的愿望。因此,對初中學生采用的教學方法應該符合其年齡特點。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就應該試圖恢復教育與游戲各自本來的面目,倡導挖掘教育活動本身可能存在的某種游戲性,從而使其在一定意義上成為某種兒童喜聞樂見的“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1.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如果使用游戲教學方法,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在教學的過程中,運用一些游戲,這能讓學生對某個復雜問題,從多種角度、多個方向去分析,從而得出多種可能的解決方案,盡管有的學生提出的想法是幼稚的、不全面的,甚至是錯誤的,但其中無不包含著創新的火花。這樣就很好的訓練了學生的發散思維。
2.培養學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游戲就是一種集體活動,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采用一些游戲可以為學生提供交流合作的機會。通過質疑、提問或小組競賽、角色扮演等游戲活動激發學生求知的動機,加強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交流、協調、合作,整個學習場景活潑自然,充滿生機。這樣的教學給學生更多的主動和自由,讓學生有機會在一定的學習情景下合作交流,正確認識自己在群體中的地位,加強與他人積極配合與協作的能力,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3.提高學生的智能
通過一定的游戲活動,能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能力等智力因素。教師設計模擬的或較真實的情景,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開闊學生的思維,開闊他們的視野。學生往往在玩玩、說說、唱唱、做做中鞏固了所學的生物知識,提高技能,從而能夠發展他們的各種能力[23]。
1.確定游戲的目的
根據教學的需要,選擇游戲的內容,明確游戲的目的。例如,由于《人體通過神經系統調節生命活動》這一課中,所涉及的新知識和抽象的知識較多,雖然已經進行了常規的教學,可是學生的接受水平并不是很高,因此,設計了《人體通過神經系統調節生命活動》復習課,以游戲的形式進行。這一節課的目的是讓學生理解和熟記人體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以及眼、耳等器官的結構和功能及獲取信息的過程。
2.設計游戲的實施方式
在選定游戲的內容、確定了游戲的目的之后,就要根據具體的目的和內容進行設計游戲,制定游戲規則。在復習課《人體通過神經系統調節生命活動》中,以學生表演的形式來完成游戲的目的。具體的規則是這樣的:(1)每組每輪指定一名同學“比劃”(面向同學,背對黑板)一個生物術語,其余7名同學猜,“比劃”的同學可以通過語言或動作表達,要用生物學術語來表達,但不允許出現題目中的任何一個字或詞。“猜”的同學只能最終給出唯一的一個答案。其余組的同學不得干擾,否則本輪該組判犯規。(2)“比劃”同學輪流擔任,不重復。(3)每組時限2分鐘。(4)組員答對一題得2分,犯規或答錯不得分。基礎分0分。
3.開展游戲活動
在選定游戲的內容、確定了游戲的目的、設計好游戲的實施方式之后,就要將設計好的游戲投到實際的學習中。在復習課《人體通過神經系統調節生命活動》中,游戲的開展活動按下面的步驟進行:(1)按座位臨時分組(全班分為4個大組);(2)宣布游戲規則;(3)由教師出題(投影)和記分;(4)進行游戲;(5)教師歸納和總結。
4.教師評價和總結
在教學游戲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時時注意學生所遇到的問題,恰當的做出評價和總結,引導學生向更深的方向思考,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在復習課《人體通過神經系統調節生命活動》中,筆者提醒學生注意題目之間所具有的知識上的聯系,引導學生按順序回憶知識、表達結構和功能達到對知識的再認。例如將鞏膜、虹膜、角膜、視網膜分為一組進行記憶,將瞳孔、晶狀體、視覺中樞、視神經分為一組進行記憶,將耳蝸、聽小骨、鼓膜、聽覺中樞分為一組進行記憶,等等。
通過嘗試游戲性課堂活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筆者取得了以往用常規教學沒有取得的效果和成就,同時,學生自己也明顯的感覺到了自己的進步和成功。因此,筆者認為游戲性課堂教學活動有巨大的發展前景。但目前要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普及起來,則需要專家、學者、游戲設計者和制作者、一線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在未來的教學中,筆者將更多的采用游戲性課堂教學活動,同時,筆者將不斷的總結每一次游戲性教學的成功和失敗,發揮這種教學方式的優點和長,避免缺點和短處,給孩子們帶來更多的歡樂和知識,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
[1]劉恩山主編.中學生物學教學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第30頁
[2]吳航.游戲與教育—兼論教育的游戲性.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1.第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