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海 (貴州廣播電視大學 550023)
論高校圖書館主導型服務的角色定位
楊 海 (貴州廣播電視大學 550023)
人們獲取知識信息方式的改變,對高校圖書館的意義重大而又深遠。高校圖書館主導型服務的角色定位,應該是個性化的,精準的,更應該是主動的、主導的一個思想的高位。
高校圖書館;主導型服務;角色定位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它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而大數據的出現與利用,更是讓人們在生產生活中越來越依靠于大數據的興起。這樣的科技革新與多媒體多端在人們生產生活中的不斷普及與廣泛深入的應用,其中一個最為明顯的事情就是,無論人們是在生產工作中,還是在生活娛樂里,大家獲取知識信息的方式也在悄然發生著改變。
這樣的改變,對于目前的高校圖書館來說,其意義是重大而又深遠的。從傳統圖書館,特別是傳統高校圖書館的層面上來講,人們在互聯網的不斷發展與完善的過程中,借助著和各種各樣的多媒體終端,讓個人獲取知識信息的行為方式發生了改變。而且,這樣的改變是帶有著明顯的揚棄性質,也就意味著,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功能與服務的角色,也必然有著相適應的的調整與適宜的角色定位。
國家圖書館業務處處長汪東波說“到館人數減少,這不僅僅是我館面臨的問題,也是世界范圍內其他圖書館共同面臨的問題。”1
傳統型的圖書館,不論是公共圖書館,還是高校圖書館,到館人數的不斷減少,都是當前每一個圖書館人不得不感覺到頭疼的事情。
另一個情況則是,每個高校圖書館,每年都有少則幾十萬,多則幾百萬的新書采購任務。年年采購最新新書,加強了館藏資源的配置,進行著館藏資源的優化,提高了高校圖書館服務與高校科研和教學工作的服務質量。
但是,在這樣截然不同,或者說是不得不讓每個圖書館人感覺到汗顏,甚至于是危機重重的兩者之間的落差中,咱們得到的結果,卻是讓人尷尬的。
據統計,目前我國圖書館資源利用率不足30%。2
互聯網時代,在大數據一躍而起的大時代,人們視野的開闊性是前所未有的,人們在獲取知識信息的多元化,以及個性化更是有著前所未有的自由性與個性意識。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與完善,特別是它深入到了人們的生產生活中,以前被人們視為人類獲取知識信息的中心性質的標志性的傳統圖書館,及其一家獨大的時代已經漸行漸遠,并不斷地被人們所遺棄。
當然,這不是說,人們在互聯網時代,就沒獲取知識信息的渴望,情況恰恰是相反相的。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3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國手機網民數量為4.2億,其中,手機即時通訊集社交、資訊、娛樂、電子商務等多種功能于一體,使用率高達83.9%,在手機各應用中排名第一,成為最熱手機應用。3
這一個典型的例證,這些數據,足以給人們透露著這樣的信息,人類,永遠都是有著求知欲望的。但是,人們在互聯網已經深深的進入了人們的生產生活中的時代,不論是公共圖書館,還是高校圖書館,其到館率的不斷下滑,卻是更好的的證明了,人們在獲取知識信息的行為方式,在于發生著重大的改變了。
如果傳統高校的圖書館的角色定位再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將是被人們遺棄的對象。
西方發達國家的專家認為,在圖書館服務所發揮作用的眾多要素中,建筑物占5%,信息資源占20%,而館員占75%。4
從以上數據來看,以服務于廣大讀者為宗旨的圖書館,及其服務中,這三個元素在服務受眾那里所占的比重是不一樣的。隨著人們獲取知識信息的途徑,或者說是媒介,由原來的以紙質媒介,或者說是產品為主,到現在的由這種傳統的紙質性東西,向以互聯網為基礎的,以電子產品為主的方式轉變。
在這個人類發展歷程中的,不可逆轉的發展演變的過程中,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圖書館及其服務中,館員在館藏資源中的重要意義,也就不得不得到重視與加強了。
而在眾多高校中,圖書館館員的構成,卻是讓人尷尬的事情。雖然圖書館被定義為高校發展的三大枝柱之一,可是,每每深入到圖書館就發現,它們不過是高校的一經常得不到重視,也得不到它應該有的地們的一個高校的組成部門而已。所以,多年來,高校圖書館館員隊伍中,大部分都是其他一些部門快要退休的人,特別是女同志才到圖書館來工作。再一個特點就是,在圖書館館員中,女同志占了相當大的比例。而真正的相關專業的人員,卻是少之又少。
當然,這樣的情況隨著這些年來的圖書館的發展,而得到了一定程度改變。可是,高校圖書館隊伍建設工作,還是任重而道遠的。
綜觀美國公共圖書館均是注重對于社區讀者的生活、工作、學習等方面的服務延伸……而我國公共圖書館則只是把延伸服務簡單地理解為建立流動圖書館室。5鄧愛東在《中美公共圖書館定位與推廣之對比研究》一文章中如此一針見血的指出,正是命中了我國高校眾多圖書館長期以來的發展理念,及其隊伍建設上的問題,從而讓高校圖書館,及其館員在其服務工作中的角色錯位和尷尬。
雖然時代在變,科技在革新,而圖書館的服務本質卻并沒有變。因為,在知識信息服務的這個方面來看,永遠也有人需要有人為正待求知的人群提供咨詢服務,更是需要有專業人士,來做好這項人類文化和知識智慧傳承的工作。
可是,一個即將被人們所遺棄東西,它怎么又能做得好這么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工作呢?首先,它得生存下來,并且還得好好的生存下來。所以,也就有學者指出:高校圖書館核心競爭力的構成因素主要分解為資源競爭力、服務競爭力和管理競爭力。6
所以,從高校圖書館主導型的角色定位的問題上來看,高校圖書館必須要在互聯網時代,與時俱進,充分利用好互聯網的這個工具,讓圖書館再次成為人們獲取知識信息的的中心,或者說是一個比較專業的,權威的信息咨詢的重要構成部門。在這樣的主導型的角色定位中,圖書館的服務,應該是個性化的,精準的,更應該是主動的、主導的一個思想的高位與輻射源。
注釋:
1.李賀南.關于提高高校圖書館到館率的思考[J].企業文化(下半月),2012(4):236.
2.劉凈凈.基于體驗營銷的圖書館數字資源推介[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3(2):101—103.
3.周秀梅,田莉.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圖書館信息服務營銷[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4(3):38.
4.陳文輝,肖秀陽.加強高職院校圖書館員自身建設之我見[J].圖書館,2009(2):125.
5.鄧愛東.中美公共圖書館定位與推廣之對比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3(1):8.
6.王琳.高校圖書館核心競爭力諸要素解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