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徐祥國 先政清 姜芝英
出口危險化學品及其包裝檢驗監管模式思考
衢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徐祥國 先政清 姜芝英
摘 要:本文結合衢州實際,分析現行出口危險化學品檢驗監管內容和方式,總結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圍繞“貿易便利化與質量安全強貿有機統一”這一主線,積極探索檢驗把關手段,提出符合實際情況的有效檢驗監管的具體建議。
關鍵詞:出口危化品 監管模式 創新
危險化學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蝕、爆炸、燃燒、助燃等性質,對人體、設施、環境具有危害的劇毒化學品和其他化學品。
2011年12月1日正式實施的《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591號令)規定檢驗檢疫機構對進出口危險化學品及其包裝實施檢驗。為落實《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國家質檢總局下發《對進出口危險化學品及其包裝實施檢驗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30號公告),要求檢驗檢疫部門從2012年2月1日起,對列入《危險化學品目錄》、《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實施檢驗檢疫的進出境商品目錄》(即法檢目錄)內的進出口危險化學品及其包裝實施檢驗檢疫,這是檢驗檢疫部門嚴格履行把關職責確保國門安全的重要舉措。
化工產業是衢州市工業第一大行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目前已形成了以氯堿化工、氟化工為主的基礎化工和以硝基化合物類、吡啶衍生物類、農藥等為主的精細化工的產業特色。形成巨化集團公司為龍頭,以衢州高新技術園區為集聚,配套相對完善的產業集群,擁有危險化學品出口企業60多家,法定檢驗出口危險化學品名錄20多種,年出口額1億美元。
主要呈現以下特點:一是集聚現象明顯,幾個龍頭企業出口占比達到70%;二是企業兩極化現象比較突出;三是行業整體效益下降,主導產品價格下降嚴重。
近年來,國際上越來越重視危化品的質量安全,國際組織和各國關于化學品的安全管理措施也層出不窮。為減少和避免危化品事故發生,檢驗監管部門不斷加強和規范對出口危化品及其包裝的管理。
根據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及國家質檢總局第30號公告及相關文件要求對納入法檢范圍的進出口危險化學品實施嚴密監管,也就是執行批批檢驗鑒定,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危化品檢驗流程圖
在當今外貿經濟快進、快出、快速通關的便利化貿易背景下,現行的以批批檢驗鑒定模式為核心的出口危險化學品檢驗監管模式與外貿發展趨勢不適應,主要存在的弊端:一是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資源、耗費時間,不利于外貿經濟快進、快出的要求;二是檢驗監管重點不突出,不考慮產品風險和企業質量安全管理狀況平均用力;三是檢驗監管工作效率不高,重檢驗輕監管,不利于發揮出口企業主體責任。
出口危化品檢驗鑒定的工作創新主要是擺脫“批批檢驗鑒定”的束縛,運用企業分級及風險分析,對出口危險化學品及其包裝推行“一廠一品一策”檢驗監管模式改革。
總體思路為“落實一項責任、實施二維管理模式、強化三項監管舉措”。即明確出口危化品質量安全責權關系,落實出口企業的主體責任;實施出口企業能力評定和產品風險分析;強化信用監管、日常監管和專項監管三項監管舉措。通過檢驗監管模式改革,規范對出口危險化學品及其包裝企業的檢驗監管工作,提高檢驗監管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鼓勵企業誠實守信、增強責任意識、提高質量安全管理水平。具體舉措和步驟如下。
4.1 制定規范性文件
制定《“一廠一品一策”實施辦法(試行)》,主要包括下列內容。
一是總則,明確總體思路,規定適用范圍及相關定義,明確職責分工。
二是企業申請條件、評定規則,制定《出口危險貨物使用企業分級評定標準評定標準》,從法律法規遵守、企業信用、生產現場、管理制度、自檢自控、人員素質、供方管理、追溯能力等方面進行考核和認定。
三是產品及包裝的風險分級,制定分類規則,分析出口危險化學品的危險特性、包裝、質量數據、敏感因子等,并實施風險評定工作。
四是檢驗監管實施,在企業評定和產品風險分析的基礎上,檢驗監管根據“快檢快放、通關便利”的總體原則,在企業報檢、檢驗放行、簽證通關等方面均給予企業便利舉措。
五是監督檢查,通過監督檢查(抽批檢驗)對企業質量安全控制體系有效運行認可檢驗員開展相關的驗證考核。
4.2 落實主體責任,提升企業自檢自控能力
實施出口危險化學品及其包裝檢驗模式改革的重點是落實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以“抽批檢驗+監督檢查”取代“批批檢驗”,因此企業自身的能力建設、企業誠信狀況等尤其重要。重點要做好以下方面。
一是推行合格申明簽署人制度,以推行合格申明簽署人制度明晰出口危化品質量安全責權關系,落實出口企業的主體責任,增強企業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意識。
二是加大企業教育培訓,把企業從業人員的安全教育、法規教育及技能培訓作為提升危險化學品領域安全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提高危化品企業人員的整體素質,提升企業自檢自控能力。
三是加強地方部門聯系,加強與地方政府部門的溝通協調,構建良好的工作機制,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4.3 實施步驟
實施出口危險化學品及其包裝檢驗監管模式改革,應采用“試點—取得經驗—逐步推廣”的漸進方式實施。應選擇質量管理較好、信用較好的企業,質量安全風險低的產品先行實施,并逐步積累經驗,條件成熟后逐步向其他企業和產品推廣。
以出口危化品及其包裝檢驗監管模式改革為抓手,著力推進通關便利化,提高檢驗監管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首先是有效整合資源,提升工作有效性。通過模式改革,對產品風險較低的、企業質量安全管理企業較完善的、信用狀況較好的企業實施“一廠一品一策”,能夠較大程度地提升企業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合理配置檢驗檢疫資源,避免大量簡單、重復的工作和檢驗檢疫資源配置不合理的問題。
其次是著力提升通關便利化。實施檢驗監管模式改革,報檢、檢驗、簽證、通關放行等方面給予便利化的優惠政策,能夠極大限度地減少整個流程時限,促進貨物快速流轉。
中圖分類號:F7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5)08(c)-1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