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建成800個油茶、核桃、油用牡丹等木本油料重點縣,建立一批標準化、集約化、規模化、產業化示范基地,木本油料種植面積從現有的1.2億畝發展到2億畝,年產木本食用油150萬噸左右。”年初,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木本油料產業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頒布,是木本油料產業的重大發展機遇,也給適宜發展該產業的貧困地區帶來了新的利好消息。建檔立卡貧困村、貧困戶發展木本油料產業,可獲得專項扶貧資金的支持,有關技術培訓工作也將隨之跟進。
缺口即是機遇
隨著我國食用植物油消費的持續增長,國內食用植物油加工原料的缺口很大。2013年,我國食用植物油年產量為2800多萬噸,而國內原料生產只能滿足40%,需要大量進口,當年僅大豆就進口了6338萬噸。因此,進一步加快木本油料產業發展,大力增加健康優質食用植物油供給,切實維護國家糧油安全,已經刻不容緩。
我國還有近6億畝的宜林荒山荒地和大量的鹽堿地、沙荒地等,利用這些土地大力發展木本油料,既不與糧食爭地,又能有效增加國內食用植物油供給,對提高農民收入、扶持貧困地區發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但目前,我國木本油料產業發展還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難題:一是對木本油料的認識不到位,重視不夠;二是過去主要使用實生苗造林,品種嚴重退化,加上經營粗放,多數處于野生或半野生狀態,產量低,還未形成產業;三是發展木本油料作物種植的前期投入較大,而農民承受力有限;四是產業化體系尚未形成,產業鏈沒有建立。
根據《意見》,各級林業部門將組織開展核桃、油用牡丹、長柄扁桃、油橄欖、光皮梾木、元寶楓、翅果油樹、杜仲、鹽膚木、文冠果等木本油料樹種的資源普查工作,查清樹種分布情況和適生區域,分樹種制定產業發展規劃,把發展木本油料產業與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三北防護林建設、京津風沙源治理等國家重大生態修復工程以及地方林業重點工程緊密結合,因地制宜地擴大木本油料種植面積。同時,還將抓好木本油料樹種良種選育及品種審(認)定,建立健全種質資源收集保存和良種生產供應體系,積極推進良種基地、定點苗木生產基地建設。通過典型示范,全面推行優良品種,積極推廣先進適用造林技術,努力提高單產水平,新建一批高產、穩產木本油料生產基地,對現有低產林進行撫育、更新和改造。
在此基礎上,各地將積極培育跨地區經營、產供銷一體化的木本食用油龍頭企業,鼓勵企業通過聯合、兼并和重組等方式做大做強。支持企業在主產區建立原料林基地和建設倉儲物流設施,發展“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基地+農戶”等產業化經營模式,建立長期穩定的購銷合作關系,引導農民開展標準化和專業化種植。鼓勵木本油料林立體種植和綜合開發,提高林地利用率和木本油料綜合生產能力。
可以預見,木本油料的產業化經營中,蘊含著大量商機。貧困地區更多的農民有望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通過從事種植業、加工業實現脫貧致富的夢想。
多措并舉 加大扶持
為實現到2020年左右木本油料作物要發展到2億畝、年產木本食用油150萬噸的總體目標,國家將從政策優惠、硬件建設、資金扶持、科研推廣等多個方面協力推進:
我國將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為引導,以企業和專業合作組織、農民投入為主體的多元化投入機制。國家將統籌各類造林投資,加大對木本油料基地建設和良種繁育的扶持力度,帶動地方投資和各類社會投資積極參與。中央財政繼續整合資金支持木本油料產業發展,支持主產區新建蓄水池、塘壩等水利設施,改善基礎設施和生產條件。將完善落實產油大縣獎補政策。對具備條件的農村貧困地區,可統籌安排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支持建檔立卡貧困村、貧困戶發展木本油料產業。這意味對于一些條件適宜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來說,有了新的脫貧致富產業。
金融扶持力度將顯著加強。《意見》指出,將支持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金融機構加大對木本油料產業扶持力度。鼓勵商業性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針對木本油料產業周期長、投入大等特點,合理確定貸款期限和利率,加大信貸投入。推動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大力發展林權抵押貸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探索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業務試點。中央財政對符合條件的木本油料產業貸款項目,實行據實貼息。森林保險要逐步覆蓋木本油料產業發展,建立生產災害風險防范機制。同時,各地要積極支持保險機構開展木本油料保險業務,鼓勵和引導農民投保。
有關木本油料作物的科技研發和推廣也將得到強化。將進一步扶持木本油料良種選育、豐產栽培技術研究,支持引進優良種質資源,在木本油料產業集中的區域建立國家級試點示范基地,通過推廣優良高產新品種和配套技術示范,促進規模化、良種化種植。木本油料的采集、烘干、加工及綜合利用,將列入國家科技創新開發項目,并給予重點扶持。將積極研發適宜木本油料種植、收獲和加工的機械設備,提高生產加工機械化水平。將建立分級技術培訓制度,支持專業合作組織開展木本油料科技推廣,提高農民經營管理水平。
因地制宜 穩步推進
木本油料作物生產周期長,投資大,技術含量高,管理任務重,受市場影響大。在歷史上也曾經大力發展過一些木本經濟,有過許多經驗教訓,比如,在鄂西山區的某些農村地區,于上世紀發展過油茶樹、桑樹、梔果樹、木瓜樹、核桃樹等,有的沒有栽活,有的先期成活后來又死掉,有的已有收益,但因市場行情不好而砍伐毀掉……在此過程中,大量的國家投資和地方投資受損,農民也有損失。因此,面對這次發展木本油料作物的契機,一定要充分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穩步推進,科學發展。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一、因地制宜,分步實施。應根據不同區域地理氣候特點和不同種類、品種的特性作好分步分區試驗示范,分高山區、中山區、低山區和河谷溫暖區等,根據不同地域、高度、土質、氣候確定發展的種類,完善各種類品種的栽培技術規范,制定出地方標準,嚴格按照科學的標準實施。
二、苗木的來源、質量一定要可靠。一是必須從正規的林業苗木基地購置,要有專家的認可,嚴防假冒,最好是有專家的文字擔保。二是在購置的過程中,不能一次性付清貨款,要預留質押金,等驗證質量后方可結帳。并訂立質量合同,遇有質量問題,則要追償相關損失。
三、加強田間管理,提高栽培質量。各級農業、科技部門一定要做好指導工作,要搞責任區劃,簽定責任狀。
四、成立相關專業合作社,加強技術、信息和產供銷中的聯合。隨時把握市場脈搏,化危為機,形成合力,長期合作共贏。
五、通過招商引進龍頭加工企業。有了加工企業,就有了利益的共同體,可以延長產業鏈,增強抗風險能力。
木本油料,新興的產業,致富的方向。廣大貧困地區應因地制宜,搶抓商機,借勢發展,合作共贏。讓油茶飄香,讓牡丹搖曳,讓核桃結碩果,讓元寶楓披彩霞……在脫貧致富的同時,為保障我國食用油安全做出貢獻。
從本期開始,《實用信息》欄目將陸續介紹各種木本油料作物的市場行情、種植要領,歡迎關注、供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