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對農民來說不光是一種資源,還是一種生產資料,并有社保功能。征地過程中,國家往往都是與村干部來談征地條件。在農村集體土地出租、轉讓中,租賃費的多少、土地補償金的收取基本上由村委會作主,村干部成了名副其實的“土地爺”,侵吞農民征地補償款的事頻頻上演。因而這關乎農民命脈的征地補償款引來了無數“蒼蠅”叮食、“成就”了無數貪官。
南方A鎮是全國聞名的陶瓷工業基地,區政府決定在此成立陶瓷工業園,并大量征地。為此,工業園與當地鎮政府及村委會成立了征地、拆遷領導工作小組,其工作流程是:工業園派出人員負責對所征地進行登記,登記后將被征地村民簽字的征地協議送工業園領導簽字;鎮政府派出人員負責丈量土地面積;村干部負責協調與拆遷戶的關系,確認被征地界限等數據,協助丈量土地面積。
就在園區建設如火如荼進行之時,看似分工明確、程序嚴謹的征地拆遷工作,卻被人發現了其中的漏洞——工業園干部、政府工作人員、村干部三方勾結,虛報征地面積,套取征地補償款100余萬元。在此次征地拆遷過程中,共查處相關干部9人,其中4人被法院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5人被法院判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
王某某在A鎮甲村工作了二十幾年,大膽能干,給人留下是正能量的印象。2009年,市陶瓷工業園在甲村征地拆遷。根據安排,甲村原村副主任施某某負責協助開展征地拆遷工作,王某某及其他村干部負責協助進行丈量土地、簽訂協議等工作。
同年4月的一天,王某某等人與工業園派出的張某某、B鎮派出的鎮長助理雍某某一起,在該村某組丈量土地。王某某將施某某拉到一邊說虛報一塊山嶺,弄點錢花。施某某當即同意。
王某某隨即找到時任村書記李某某,說了虛報征地面積一事,并稱與工業園和鎮政府負責征地的人員已經溝通好了。該書記馬上表示同意。
隨后,王某某又找到雍某某,將此經過說明。雍某某考慮了一會兒稱,只要前期工作做好了,他到時去丈量土地并簽字就可以了。
幾個人串通好后,施某某即帶著王某某、雍某某到商量好的甲村與乙村交界處去丈量土地,實際征地面積為8.896畝,但在上報材料時,征地面積卻填成了103.896畝。
很快,虛報土地的補償款11.8萬余元就輕易到手。雍某某、李某某、王某某、施某某各分得2萬元至3萬元不等。
就在4人為套取的錢順利到手而沾沾自喜時,該區檢察院接到群眾舉報,并對此案立案調查。聽到風聲后,王某某當即與李某某商議將相關會計賬簿銷毀,并指使其妹妹王某甲將會計賬簿轉移并燒毀。
然而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此一干人等最終落網。王某某因犯貪污罪、故意毀壞會計賬簿、會計憑證罪,數罪并罰,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1年,并處沒收財產7萬元,罰金3萬元;施某某因犯貪污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0年,并處沒收財產7萬元;李某某因犯貪污罪、故意毀壞會計賬簿、會計憑證罪,但有自首情節,數罪并罰,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5年6個月,并處沒收財產3萬元,罰金3萬元;雍某某因犯貪污罪,但有自首情節,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5年,并處沒收財產3萬元;王某甲犯故意毀壞會計賬簿、會計憑證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年,緩刑2年,并處罰金3萬元。
與甲村王某某等人的犯罪相比,年輕干部胡某某與A鎮丙村原村副主任王某乙、某小組組長李某甲一起虛報征地套取補償款的犯罪手段更為簡單。
胡某某,1981年出生,在單位連續多年年度考核優秀,案發時已任該區某鎮創建辦主任。其兒子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為其治療已花費大量金錢。
2010年7月,胡某某被工業園委派到丙村開展征地工作,負責登記土地數量和簽訂協議等。李某甲提議簽訂一份虛假征地協議套取補償款,王某乙、胡某某均表示同意,并虛構了征用李某甲土地62畝的協議,由胡某某將這份協議與其它征地協議一起,送往工業園按正常征地程序辦理手續,套取征地補償款7萬余元。李某甲將這筆錢取出后自己分得1.6萬元,胡某某分得2.8萬元,王某乙分得2.2萬元,剩余的錢三人用于吃喝等花費。
嘗到了這次甜頭后,胡某某想到自己的兒子治病要花很多錢,而通過虛報征地面積能這么簡單地就套取大筆補償款,便開始了瘋狂的套取之路。
當年7月7日到8月6日,胡某某伙同王某乙以不同人的名義簽訂虛假征地協議5份,共虛報征地面積88.2畝,套取征地補償款10萬余元,其中胡某某分得4萬元,王某乙分得5.9萬余元。8月11日,胡某某又通過以村民何某某的名義簽訂虛假征地協議,虛報征地面積22.8畝,套取補償款2.59萬余元,并將其中的2.2萬元據為己有。
一步錯,步步錯。最終,胡某某因犯貪污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0年6個月,并處沒收財產人民幣10萬元;王某乙因犯貪污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0年,并處沒收財產10萬元;李某甲因犯貪污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5年,并處沒收財產2萬元。
牽涉此案的還有負責另一區域征地工作的該市陶瓷產業基地管理委員會黨委委員張某某和丙村做負責協助工作的村副主任張某甲。二人分別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5年,并處沒收財產人民幣7萬元;有期徒刑5年,沒收財產人民幣8萬元。
再比如,在2009年至2010年期間,某市某鎮某A村民小組和某B村民小組多位村干部騙村民簽字,侵吞了征地補償款高達1300萬元。
征地補償政策落實得好,政府、企業、村民可以三贏;如果村干部借機舞弊,中飽私囊,農民的權益就會受到侵犯,國家的征地補償政策就會大打折扣,黨的形象就會被玷污。近些年來,不少村干部將征地視為斂財之機,試想,這樣的村干部在扶貧開發中如何能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希望基層村干部要勤政為民,努力做惠民政策的落實者,而不應該做侵吞農民利益的“蛀蟲”。隨著法治建設的推進,“蛀蟲們”借征地之機斂財的空間將越來越小,廣大農民的權益將得到更為有力的保障。
警示:在農村扶貧開發中,必然會觸及到農業、農村、農民這三農問題,更難以回避諸如征地補償、移民搬遷等土地問題。扶貧干部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法制意識,嚴格依法辦事,加強村干部在思想、法制、紀律方面的學習教育,提高自身素質;要加強權力監督,建立起嚴密的監督制度體系,遇事有章可循,用制度管人管事,構筑起嚴密的制度防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