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長生 王糯興
摘要
農產品批發是農產品消費的重要環節, 我國臺灣地區農產品批發市場通過長期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其成熟的模式。臺灣的農產品市場被定性為公用事業,采取“政府參與投資,優惠政策并行”模式,政府統一規劃并制定了完整的法律法規體系,建立了嚴格的準入制度和監管機制。我國大陸地區農產品批發市場可以借鑒臺灣地區的發展經驗,通過提高農產品市場公益性、信息化水平、食品安全監管等加速推進市場的現代化建設。
關鍵詞 臺灣;農產品;批發市場;發展經驗
中圖分類號 S-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5)15-261-03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e Wholesale Market in Taiwan and 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for China Mainland
NI Changsheng1, WANG Nuoxing2*
(1. Hangzhou Vegetable Co. Ltd., Hangzhou, Zhejiang 310006; 2. China 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Hangzhou, Zheijiang 310006)
Abstract Agriculture wholesale marke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gricultural product circulation. Agriculture wholesale market in Taiwan has formed a relatively mature system with development experience through long-term development and accumulation. Taiwans agriculture markets are characterized as public service with governments participation in investment. Authorities make construction planning and developed a complete legal system to build up strict access rules and regulatory mechanisms. Agricultural products wholesale market in mainland of China should learn from 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Taiwan to accelerate modernization process by improving public welfare service, taking up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etting up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system.
Key words Taiwan; Agricultural products; Wholesale market; Development experience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也是一個農業大國,農產品的消費和需求量都非常大,為滿足人民生活的需要,農產品在全國范圍內必然有跨區域大規模流通。但是目前我國農產品的生產基本仍然是以單個農戶為主,生產分散、集約化程度低、流通組織化程度不夠,這種情況下,形成了以批發市場為主的流通業態。我國的農產品批發市場產生于改革開放以后,經過30多年的發展,作為農產品消費的重要環節,連接“小生產、大市場”的農業生產銷售過程,不僅成為農產品流通的主渠道,而且在促進農產品集散、保障城市農產品供應、引導農作物生產和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全國共有農產品批發市場4 476家,其中年交易額億元以上的農產品批發市場為1 759家[1]。目前我國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已經進入了從數量擴張到質量轉變的新時期。由于缺乏統一規劃、管理體系設置不科學等原因,批發市場面臨交易手段落后、服務功能單一等問題[2]。我國臺灣地區的農業生產發展狀況與大陸比較接近,而且當地農產品批發市場通過長期的發展和積累已經形成了成熟的經驗做法,對內地農產品市場的發展具有啟示意義,值得借鑒[3]。筆者在總結和剖析臺灣地區農產品批發市場發展經驗的基礎上,歸納出其對內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發展方式的對策建議。
1 我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大陸地區農產品批發市場已經初步形成多層次和多類型的市場體系。截至2013年底,全國共有各類農產品批發市場4 476家,其中綜合市場1 772家,果蔬市場1 150家,肉禽蛋市場370家,水產品市場237家,余下為花卉、茶葉、調味品等專業市場。總體來說,過去30多年,農產品批發市場從無序發展到規范發展,從量的擴張到重視質的發展,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在解決農戶“賣難”和老百姓“買難”問題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同時也促進了我國農業生產和流通的規模化和規范化。但是其發展問題也日益呈現,總體來看批發市場缺乏整體規劃,集約化及現代化程度不夠,規模偏小,數量多,行業集中度不高[4-6]。
1.1 農產品批發市場缺乏整體規劃
由于沒有全國性的統一發展規劃,再加上地區本身農業及交通運輸業基礎狀況的差異,我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在地區分布上表現出比較大的不均衡性,有些地區數量過多,對局部地區基礎設施、環境、人員管理的壓力都比較大,而且批發市場之間競爭嚴重;而有些地區的網點布局不足,不能滿足城市迅速發展帶來的日益增長的人民生活需求。單就某個具體城市來講,批發市場布局也不盡合理,隨著城市的擴張,有些批發市場與居民區距離非常近,給周邊交通、治安、衛生等帶來非常大的壓力,而且市場周圍的配套物流條件,儲藏加工條件也不完善,反過來也制約著批發市場進一步擴容和發展[2,6]。除此之外,地區與地區之間、各農產品市場之間的協調性和統一性也比較差。
3 臺灣經驗對大陸地區農產品批發市場發展的啟示
3.1 提升政府的參與度和扶持力度、提高市場的公益性
由于批發市場的公益屬性以及建設存在著盲目建設、資源浪費、惡性競爭等問題,政府應該在批發市場的規劃建設過程中結合地理位置特點、城鎮居住人口、消費能力和當地農產品優勢,綜合考慮市場距離、均衡分布等因素,統籌農產品批發市場發展與其他建設發展,從而確保市場健康發展。在統一規劃的同時,要大力加強地方政府對批發市場的資金投入,農產品批發市場除少數盈利水平較高外,大多數市場盈利能力欠佳,均難以支撐市場軟硬件等服務設施的更新改造。無論新建還是改造現有市場都離不開政府的種種支持。在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以及升級改造過程中,從用地政策、稅費優惠、綠色通道、資金投入等方面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并確保各項支持政策落實。除我國臺灣地區外,據了解,日本在中央批發市場建設中,中央政府提供補貼占總投資的約40%,法國則是采取政府投資為主,授權機構管理的模式。近年來,因為大量的食品安全事件和部分農產品價格“過山車”式波動,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已引起政府和社會各方面的高度關注,農產品批發市場作為目前農產品流通的主渠道,在保障市場交易的公開、公平和公正,維護交易雙方的利益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建議我國大陸地區借鑒臺灣地區的發展經驗,制訂專門法律將農產品批發市場納入公益事業的行列,從法律層面上明確其公益屬性,在開設審批、市場準入、交易行為、交易規范、產品標準等方面做出嚴格規范,并規定其承擔食品安全檢測、價格監管、信息反饋、政府應急保障等公益性職能。
3.2 提高農產品批發交易的信息化水平
縱觀全球,在信息化網絡體系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以拍賣為主的交易方式已經成為發達國家農產品交易的主要形式,在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保障農產品供應和價格形成上,信息網絡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相比傳統的對手交易,拍賣交易能夠提高交易公平性,降低經營風險,及時提供市場行情信息,從而更能穩定農產品價格,保障農民利益,實實在在地為農民帶來收益。隨著電子商務環境的不斷改善,農產品電子商務迎來了歷史發展機遇,團購、B2B、B2C、OTO 等多種網上交易模式,也將會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電子商務將為農產品批發市場的業務創新提供很好的機會。我國大陸地區農產品市場應該積極借鑒臺灣地區的先進交易模式,加強信息化硬件建設和配套的管理,提高農產品市場的信息化水平。
3.3 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的啟示
農產品質量安全與人民日常生活、健康息息想關。由于大多數批發市場是由集貿市場演變而來的,往往缺乏有效的交易管理機制,我國大陸在發展農產品批發市場過程中,要學習臺灣地區的成功經驗,國家應通過立法,賦予農產品批發市場銷毀不合格農產品的權利,通過建立具有行政職能的食品檢驗檢測體系,實行嚴格的農產品準入制度,因地因產品制宜,加強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工作水平,高度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保證農產品的安全性。同時,要不斷完善農產品市場準入長效機制建設,明確審批單位,嚴格審批制度,一旦發現經營不善或轉作它用的批發市場要給予嚴懲并有必要的退出機制。通過加強立法、建立農產品衛生質量檢測制度和市場準入退出制度,實行依法管理,避免農產品流通的無序競爭,保障農產品優質、安全。
參考文獻
[1]
馬增俊.中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發展現狀及熱點問題[J].中國流通經濟,2014(9):8-12.
[2] 劉文敏,俞菊生.入世后的上海農產品批發市場發展研究[J].上海農業學報,2001,17(4):10-13.
[3] 鄭娟,甘代明.福建省應借鑒臺灣經驗推進農產品批發市場發展[J].產業經濟,2014(5):65-72.
[4] 白玉英.農產品批發市場產銷對接功能建設的思考[J].北方經貿,2012(12):67-68.
[5] 依紹華.國外農產品批發市場發展經驗的啟示[J].觀察,2014(4):28-30.
[6] 李光集.發展上海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幾點思考[J].上海商業,2014(8):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