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愷
摘要 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發展勢頭良好,在促進現代農村經濟增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在農業特有的自然屬性、農產品市場的不確定性以及農戶自身科學素養的缺乏等內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農業發展面臨著諸多經營風險。由此,農業風險管理成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可持續發展面臨的重大挑戰。目前我國的風險管理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尚未形成合理化組織化的體系。該研究分析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面臨的風險成因,針對農業風險管理所產生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 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經營風險;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 S-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5)15-275-02
Analysis on Risk Management of New Typ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Operators
WANG Kai
(School of Economics, Anhui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601)
Abstract New typ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operators has a good momentum of development,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mo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But under the joint action in agriculture special natural attributes, agricultural market uncertainty and a lack of farmer's own scientific literacy and other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s facing a lot of operational risk. Thus, the agricultural risk management has become a major challeng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new agricultural operators. At presen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 risk management, which has not been formed a reasonable organizational system. The causes for risks were analyzed, an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operators; Operational risks; Risk management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農村經濟也取得了顯著成就。以種養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代表的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以迅猛的發展勢頭影響著農村經濟。這支農業發展核心隊伍推動著我國現代農業和新型農業生產經營體系朝著專業化、規模化、高效化、產業化的方向不斷完善。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壯大,農業經營風險程度也在不斷加大。
1 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面臨的風險成因
近幾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迅速,發展前景看好。但是農業經營主體仍然面臨著市場風險、自然風險、技術風險等一系列經營風險。這些風險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1 農產品價格波動,暴漲暴跌頻發
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生產運作時,市場風險已經凸顯為主要風險,往往具有破壞程度高、波及面廣的特點。在我國農民素質整體偏低、農業市場信息不充分、不完全的情況下,農產品的需求彈性小,“谷賤傷農”的情況時有發生,導致農產品價格周期性波動大;部分游資進入農產品市場,使得部分農產品價格出現暴漲暴跌,前幾年的“豆你玩”、“蒜你狠”等現象背后都有游資的身影[1],市場風險的金融化特性頻發。農產品大多為現貨商品,運輸、保鮮必須迅速安全,加大了農業主體經營難度。由于缺少專業的人才,農民對于期貨、訂單農業的運用力度不夠,不能利用金融衍生工具進行有效的防范風險。市場參與主體增多,一旦出現問題,牽一發而動全身,難以進行迅速有效的調控。由此,市場風險進一步加劇。
1.2 自然災害突發,受災程度嚴重
農業受自然和市場雙重影響,經營風險大,抗風險能力弱。在現代農業生產經營中,自然風險作為一種現象客觀存在無法避免。我國的亞熱帶溫帶季風性氣候特征明顯,更容易遭受自然災害。最近幾年,由于生態破壞,農業自然災害尤為頻繁,影響范圍廣,持續時間長,破壞程度加深、突發性與隨機性已經成為自然災害主要特征[2]。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尚處于發展階段,規模和組織程度有待提高,一旦遭受干旱、颶風、洪水等極端天氣,導致的作物減產、絕收會給農業經營帶來巨大的損失,并且短期內農業經營主體依靠自身力量難以恢復。
1.3 固守經驗生產,缺乏技術引進
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農業技術在農業生產中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使得技術風險也在不斷加大。目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缺乏農業技術引進,處于從依靠資源稟賦到依靠技術進步的過渡時期,生產技術的經驗性程度過高而降低了科學性,易發生技術風險。
1.4 政策預期過高,成效有待提高
由于政策結果不可預測,往往對農業經營主體造成反向影響,容易引發制度風險。制度風險是指因制度、政策變革而造成的風險。土地經營制度、流轉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雖在不斷地完善,但是一系列制度沖突被激發,使得農業主體仍然是矛盾重重。如農產品保護價格制度存在波幅較大、消極執行的缺點;土地流轉制度導致流轉來的土地并沒有所有權,經營者只有承包使用權,但是對于有的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而言,他們最大的可以抵押的資產就是土地,僅憑承包經營權無法取得銀行貸款,可見部分制度、政策未取得明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