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剩5年多時間,還有7000多萬貧困人口。貧困地區發展的“短板”日益凸顯。減貧難度邊際遞增,返貧壓力仍較大。扶貧攻堅,時間緊迫,任務繁重。
不可否認扶貧開發困難重重,但我們更要看到扶貧攻堅機遇千載難逢。
“決不讓一個少數民族、一個地區掉隊”、“努力阻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打開孩子們通過學習成長、青壯年通過多渠道就業改變命運的扎實通道,堅決阻止貧困現象代際傳遞”、“不少貧困地區‘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不得不實行搬遷,但要做好工作”……一個個指示,方向明確,任務具體,心情急迫,語氣堅定。貧困老鄉一直是習近平總書記的牽掛,扶貧開發更是總書記關注的重點。
時不我待,扶貧開發必須迎難而上。
“由主要考核地區生產總值向主要考核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轉變,對限制開發區域和生態脆弱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取消地區生產總值考核”、“確保每個貧困村都有駐村工作隊,每個貧困戶都有幫扶責任人”、“選派機關優秀干部到建檔立卡貧困村任第一書記”……一項項政策措施,匯聚貧困地區,直指貧困村、貧困戶脫貧致富奔小康。
別無選擇,扶貧攻堅必須全黨動員、全社會參與。
合則強,孤則弱。于國家如此,于民族如此,于扶貧攻堅亦如此。
扶貧開發事關全局,是一個長期、艱巨、漸進的過程。打好扶貧攻堅戰,確保貧困地區與全國同步實現小康,單靠扶貧部門力量,靠單一舉措、常規手段難以奏效,必須形成合力,整體聯動,系統推進,打好“組合拳”。
打好“組合拳”,整合是關鍵。
整合部門力量,匯聚各方資源,搭建平臺,合力攻堅,云南在實踐。
丕且莫,由一個不適宜生存、陷入絕境的高寒冷涼特困村蝶變為一個整齊干凈的彝家新村,實現“下山才一年,勝過幾十年”的歷史性跨越。這主要源自于易地扶貧搬遷、新農村建設和危房改造等項目和資金的有機整合。丕且莫的蝶變是一次以扶貧資金為主體,其他項目配套資金為補充,“統籌安排、統一規劃、資金整合、集中優勢、重點突破、加快發展”的成功實踐??梢哉f,整合成就了丕且莫的新生。
寧蒗,山清水秀,風光旖旎。然而,長期以來美麗的背后卻是深度的貧困。擺脫貧困,思路決定出路。寧蒗把整鄉作為推進片區開發和精準扶貧的平臺和抓手,將各部門的資金整合到一起,在數年如一日的艱苦努力下,小涼山上一幅安居樂業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梢哉f,整合推動了寧蒗扶貧攻堅。
整鄉推進筑平臺、“雨露計劃”拔窮根、產業扶貧創富業、金融扶貧增投入、安居工程治窮窩……一項項擲地有聲、卓有成效的措施,正在云南深度貧困地區開花結果。
“一根筷子輕輕易折斷,眾人劃漿開大船。”扶貧攻堅莫畏難,只要全黨、全社會共同努力,精準發力,精準施策,一定能啃下 “硬骨頭”,打贏攻堅戰,共圓小康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