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妙珍
摘 要:每個人都有創新的種子,創新能力是可以通過培養或引導發揮出來的。計算機教師要充分發揮計算機課實踐性強、多感官刺激的特點和優勢,通過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增強其創新思維,培養其創新能力。
關鍵詞:計算機教學;創新能力;基本措施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5)05-0070-02
一、創新能力的內涵
創新能力是指創新主體在創造性的變革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能力整合,即從產生新思想到產生新事物再到將新事物推向社會使社會受益的系列變革活動中,創新主體所具備的本領或技能。創新離不開知識,但知識可以從課堂上、書本里學到;而創新能力從書本里是學不到的。那怎樣才能擁有創新能力呢?
現代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和大腦生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創新是人腦的一種機能和屬性──與生俱來;創新是人類自身的本質屬性──人人皆有;創新是可以被某種因素激活或教育培訓引發的一種潛在的心理品質──潛力巨大”,即為創新的三個原理。也就是說,每個人身上都有創新的種子,只是這一種子處于休眠狀態,時刻等待著人們去喚醒,所以,創新能力是可以通過培養或引導發揮出來的。
二、在計算機教學中培養創新能力的特點和優勢
教育心理學知識告訴我們:人們獲取知識,單靠聽覺只能記憶約1/6,單靠視覺,只能記憶約1/4,而同時使用視聽兩種感覺,則能記憶大約是2/3。在計算機課堂教學中,計算機網絡教室教學徹底改變了傳統教學“粉筆+黑板”的方式。在計算機網絡教室里配備一定的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學中采用多媒體同步傳送方式將畫面用軟件實現屏幕廣播或大屏幕展示,集文本、圖形、圖像、聲音、動畫、視頻于一體,實現圖文并茂、聲畫并舉,甚至模擬虛擬現實創設課堂教學情景。它最大的優勢在于不僅能夠將傳統教學中單一的文字或簡單掛圖呈現教學信息的形勢轉變為多媒體形式,從而克服了傳統教學中文字呈現信息過于抽象的問題,而以生動具體、形象逼真的虛擬情景,使學生更容易理解,還可以實現師生、生生間的實時互動交流。能夠集教學、討論、實操為一體,使學生能更好更扎實地掌握好知識。
筆者在實踐中總結出計算機網絡教室教學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勢:①直觀形象,克服抽象(符合人類認知規律: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②圖文聲像并茂,多感官刺激,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多元認知,多感官接收)。③動態模擬過程,有效呈現重點、難點(動態呈現)。④及時交互,及時反饋,易于學生參與,師生互動(便于交互)。⑤虛擬現實,突破視覺局限,再現事物本原(虛擬再現)。⑥無限重復,加強記憶,克服遺忘(符合人類重復記憶原理)。⑦針對性強,照顧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因材施教)。⑧海量信息,節約空間和時間,提高教學效率(量多時省效廣)。
三、在計算機教學中培養創新能力的基本措施
1.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是提高創新思維的突破口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人對某一事物感興趣時,認識和接受就快;而毫無興趣時,認識就慢,或者不予接受。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若要激發創新思維,就必須首先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它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從而為創新活動打下堅實基礎。如在學習常用軟件會聲會影制作電子相冊時,筆者先闡明學習此章節的目的是完成一個電子相冊的制作,圖片和主題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自由選擇,盡可能多地給予學生自主創新的機會,多讓學生動手、動腦,激發學生巨大的創新興趣和潛能。
2.創設錯誤的問題情景,激發學生探究的思維和創新的欲望
錯誤的教學情景可以激發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探究,從而引發學生表現和創新的欲望。如在學習Word中的“帶格式的替換”的時候,筆者先讓學生自己嘗試,多數學生能做到在對話框中輸入查找和替換的內容后點擊“高級——格式”進行操作,但結果卻替換不出來。為什么呢?筆者進一步引導,這是因為大家在點擊“高級——格式”前沒有跟Word交代清楚你想把格式設置應用在查找內容還是替換內容上,而系統默認是在查找內容上,所以在點擊“高級——格式”應用格式設置前應該先告訴系統即將設置的格式是針對替換內容的。根據大家學習的經驗,要怎樣告訴系統呢?學生充分發揮創造性思維并不斷嘗試:鼠標單擊輸入框,選擇替換文字等以前涉及過的類比的方法。這樣通過解決創設的錯誤的問題,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也得到了極大的培養。
3.設疑啟思,用疑問引領創新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梢?,營造“疑”與“思”的良好情境,是培養創新思維的重要方法。如在教學完計算機硬件知識后,筆者提出了如何給自己DIY一臺計算機呢?是不是得買配置最好的?待學生思考、回答完畢后再告訴他們,隨著科技的發展,商品性能會變得越來越好,而價格卻越來越便宜。一段時間后,你認為的高配置的計算機又落后了。接著順理成章地給出這樣一個課堂任務:請你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結合所學知識DIY一臺計算機。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陡然增漲,其探索精神和創造性自然激發起來。
如何在計算機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4.理論聯系實際,在實際中激發創新
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大膽、靈活地運用已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有效方法之一。如在教學完“word字處理軟件”這一模塊后,布置這樣一道作業:自己上機,用Word 2003制作一份感恩節賀卡,并將自己精心設計的作品寄送給父母、老師或朋友。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學生積極設計作品,通過借鑒他人,發揮想象力舉一反三地運用格式設置,藝術字、圖片的插入,文本框和自選圖形等相關知識,產生圖文并茂的效果。這樣貼近生活的教學更能激發學生學習、創新的興趣。在知識得到鞏固的同時,學生的創新思維發揮得淋漓盡致,創新能力也得到了極大的培養和提高。
每個人都蘊藏著無限的潛在創造力,普通人和天才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每個人既都是普通人又都是天才,問題是缺少一把打開這座神秘宮殿的鑰匙。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給學生多一些思考的機會,多一些活動的空間,多一些表現的機會,多一些鼓勵,多一些創造的信心,多一些成功的體會。而計算機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上有著更好的優勢,我們要好好利用,提高學生創新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陳勁,王黎螢.專業技術人員創新能力培養與提高[M].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08.
責任編輯 何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