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集成
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四門鎮四門村衛生室
如何更好地發揮中醫藥在農村醫療保健工作中的作用
郭集成
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四門鎮四門村衛生室
中醫藥具有安全方便、副作用小、價格相對便宜的特點,是農村基本衛生醫療保健服務的重要方式和途徑。進一步研究和發揚中國傳統的中醫藥事業,使之更好地服務于農村衛生和醫療保健工作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提出了相應的措施和建議。
中醫藥;農村;醫療保?。蛔饔?/p>
中醫藥對一些常見病和難治病既有預防作用,又有可靠的療效。比如流感、感冒、肺炎、肝炎等病毒性疾病;老年性癡呆、高血壓病、白內障等老年性疾??;經失調、痛經、更年期綜合癥等婦科疾病等等。另外中醫藥診治技術簡單方便,便于在人民群眾中普及。比如針灸療法、推拿、拔罐等特色療法成本低,容易操作,療效顯著。目前在農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農合都得到了普及,那么如何在農村醫療保健工作中更好地發揮中醫藥的作用,讓每個人都能享有基本的衛生保健服務呢?接下來本人從中醫藥在農村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出發,進行探討。
中醫藥以其“安全方便、副作用小、價格低廉”等獨有的特點,在農村得到了廣大人民的認可和青睞,具有廣泛的服務需求。但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
(1)中醫藥的獨特優勢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具體體現在幫助農民減輕醫療負擔、減少農民醫藥費用、方便群眾就醫等方面的優勢發揮的還不夠充分。
(2)農村中醫藥服務體系和網絡還不完善和健全。由于在鄉鎮衛生院或村衛生室中,基礎設施相對較差,還不能很好地為村民能提供中醫藥服務。農村中醫藥骨干技術人員匱乏,素質有待提高。
(3)中藥質量不如從前,藥源破壞使中醫藥療效達不到預期效果。尤其是在一些地方出現的假藥、劣藥,給中醫藥的臨床療效帶來了嚴重影響。
(4)中藥在煎煮、服用、攜帶等方面不方便?,F代居民工作和生活節奏加快,中藥服用不如西藥方便,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對中醫藥的需求。
(1)制定國家中醫藥方面的專門法規,確保中醫藥應有的法律地位,促使中醫藥依法參與農村初級衛生保健。
(2)完善農村中醫預防保健服務的配套政策。將中醫藥發展列入農村基本醫療衛生內容,發展農村中醫事業,在人、財、物、技術和管理等諸多方面給予政策保障,切實解決農民看病貴的民生問題。
(3)解決農村衛生部門單位中醫藥人員的工資和福利待遇。對村衛生室及鄉村醫生給予相應的經費補助,并建立相應考核制度,以消除后顧之憂,穩定農村中醫藥隊伍。
(4)重視中醫藥人才培訓和發展,促使中醫藥人才脫穎而出。在執業資格、師帶徒、學歷教育和執業條件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5)開展廣泛而深入的中醫藥科普知識宣傳教育?!八愫萌P賬”(即“中醫藥消費與其他醫療衛生消費對比賬”、“中醫藥未病保健與治病就醫消費對比賬”、“普及中醫藥、切實解決‘看病貴’民生問題的政治經濟賬”),贏取社會支持,更新醫療消費觀念、逐步轉變農村醫療衛生模式。
(6)打造行之有效的農村中西醫結合發展科學機制和監督約束機制。弘揚國粹中醫藥在防病、治病、康復、保健中的獨特作用。
1、開展以預防保健為主的中醫特色健康教育活動
加強中醫藥的科普教育和文化輿論宣傳,營造中醫為主、中西醫并重的醫療保健服務氛圍。大力普及中醫藥科普知識,增強人們的自我保健和預防疾病的意識,推廣宣傳中醫“治未病”健康理念。
一方面,可以向亞健康人群、慢性病人群、老年人群等特殊群體宣傳相應的中醫藥預防保健、養生知識以及中醫藥慢性病防治、中醫養生保健的知識,幫助人民形成科學的預防保健觀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利用藥食同源的原理,向人民群眾宣傳膳食干預的作用和方法。根據食物具有的寒、熱、溫、涼等特性,進行合理的調配和設計食譜,達到強健身體、預防疾病的作用。比如針對常見的慢性病,進行專業化的膳食分析,設計出可接受的衛生、營養的輔助性個性化食譜。另一方面,通過組織專業的預防保健人員向廣大人民群眾講解和指導針灸、推拿、拔罐、刮痧、熱敷、熏洗、中藥貼敷、保健按摩等多項中醫藥適宜技術的操作標準和方法要領。
2、加大協作中醫院對村衛生室中醫預防保健服務體系的支持力度
村衛生室是農村中醫藥服務網絡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切實加強村衛生室中醫藥業務建設的指導和建設。在農村的人才和技術支持上,協作中醫院可以經常選派業務能力過硬、服務態度優的專家團隊深入農村,面向農村預防保健人員開展專業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經驗兩方面的系統指導和培訓。另外,農村衛生室的醫務人員也可以主動申請到協作中醫院進行短期的進修學習或參加其舉辦的繼續教育學習班,提高自身的中醫預防保健技術水平。協作中醫院可以針對農村村民的多發病種,結合農村醫療特色,突出實用性原則,引進和開展療效確切、治療方式簡便的中醫特色預防保健方法,使其能運用簡便價廉、安全有效的中醫藥方法為廣大農民防病治病。如開展中醫推拿、拔火罐、砭石理療等療法。
總之,中醫藥在我國農村衛生保健服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加強農村的中醫藥工作,能夠顯著提高廣大農民的健康水平,同時也是建設社會主義衛生事業的重要內容。中醫藥走進農村,潛力巨大且空間廣闊;只有走近農村廣大人民群眾中,才能繼承創新、發揮服務的作用;才能走出突出特色優勢,才是生存發展的根本之路。
[1]金秀蓮.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項目管理研究[D].吉林大學,2013.
[2]尹冬青,李?。疤烊撕弦弧彼枷朐谥嗅t養生文化中的積極影響[J].醫學與社會,2009(03).
[3]工紹光.人民的健康也是硬道理[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