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克建,丁磊,何瑩
河北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承德市分校
遠程教育在現代農民培訓中的應用
劉克建,丁磊,何瑩
河北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承德市分校
發展農民教育事業,提高農民科技文化水平,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主要任務。農民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體,也是農業科技成果在農村轉化為生產力的載體,隨著農民特別是新生代的農民文化水平不斷提高,新媒體接受能力明顯增強,他們對手機及互聯網等現代化傳播工具運用自如,充分利用網絡信息資源共享優勢,開展現代職業農民培訓是提高農民科學素質、轉變農業經營方式、建設新農村的重要手段,對于加快我國農村信息化、現代化發展,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農民培訓;遠程教育;障礙;措施
隨著我國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教育也逐漸朝著網絡化方向發展,高質量、內容豐富的遠程教育,極大地提高了優秀教學資源利用率,教學效果較為明顯。突破了傳統教育的時間、空間的限制,為整體教育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巨大的推動力。
遠程教育具有“資源利用最大化、學習行為自主化、學習形式交互化、教學形式修改化、教學管理自動化”等特點,為個性化教學提供了現實有效的途徑。一方面,教務管理系統對每個網絡學員的個性資料、學習過程和階段情況等可以實現完整的系統跟蹤記錄,另一方面,學員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自主進行網上學習,突破時空限制,解決了工學矛盾,可以實現師生交互,從根本上解決了過去遠程教育師生“見面”難、溝通不暢的問題,現代遠程教育還通過虛擬技術模擬許多現實難以操作的實驗,再現許多現實畫面,使教學更加生動,學生感覺如在教室上課。
(一)軟硬件設施不足限制農村遠程教育的發展。首先,計算機購買成本及其他費用等是一筆很大的開支,由于收入水平限制,農村居民對計算機的認識程度還不夠;其次,求知欲不高、對學習網絡技術的為難情緒等諸多主觀原因,限制了農民的上網欲望;再次,網絡信息資源不能滿足農民實際生產生活的需求。網絡教學的顯著特征是學習內容的多媒體化,但是,當前用于農民培訓的網絡課程多媒體化程度還不太理想。對于一些專業性強、技術環節多、難理解的農業技術,沒有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對學習環境進行模擬,僅僅利用語言或文字形式來表現,嚴重影響了農民的學習興趣和培訓效果。
(二)農民還缺乏自主學習的理念和習慣。網絡教育學習的質量和效率,很大程度上是由農民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決定的。受農村原有生產方式的影響,很多農民對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差,態度冷淡,在學習過程中常表現為被動消極的狀態,主動學習的意識缺乏,學習質量難以提升。不支持網絡自主學習的農民認為,網絡學習就是傳統的觀看視頻,缺少與教師的交流與溝通,有些問題解答困難,不能保障學習效果,他們認為面授學習接受起來更容也更正規。
(三)農民應用網絡信息的能力還比較低。一是一部分農民文化水平較低,對計算機操作和網絡使用技術不熟悉,接受和利用網絡知識及技術的基礎差,這也是農民網絡應用能力低的主要影響因素;二是大多數農民的網絡應用意識淡薄,而且缺乏專業技術和方法,對網絡信息的處理,如檢索、分析、識別以及接受能力比較差。
(一)抓好農村網絡學習場所和設備條件的建設??梢酝ㄟ^建立學習中心、廣播站、農業聲像科技基層服務站、租借設備等方式,向那些對采用網上學習方式持積極態度的農民提供服務。在經濟較不發達的地區以及素質相對較差的農民,可以依托電話、電視、廣播等形式,大力發展廣播電視和通訊工程,進行農村計算機、電話、電視三網合一的研究與示范。
(二)為農民提供網絡技能培訓,提供形式多樣的支持服務,提高農民參加網絡學習的積極性。農民對網絡信息的認識,是一個從反對—認識—接受—使用到受益的漫長過程,尤其在前期的認識階段,要加大宣傳力度,組織生產大戶、致富能手或農民合作組織等群體參加網絡學習,為其解決生產實際中遇到難題,增加農民收益,起到引導示范,以帶動更多農民參加網絡學習。
(三)建立特色化的動態網絡資源系統。為了滿足農民對教育培訓個性化需求,要重視加強教學媒體資源開發和制作,提供大量內容豐富的教學媒體資源。建立多元化學習資源庫可以考慮依托農業部門、教育部門、農業大學等專門機構,在符合農民教育教學的規律和特點的同時,充分考慮農業生產的區域性,突出地域特色,結合當地的自然、歷史及社會條件,促進特色產業、特色經濟的發展。
(四)提供必要的課程資源和支持服務。圍繞農業、農村和農民的信息需求多樣化的實際,切實加強農民培訓網絡課程資源的建設。搭建多種形式的信息服務平臺,有針對性地為農民提供通俗易懂的農業生產和生活信息服務,使農民對實用技術的需求得到滿足。
(五)政府占主導地位。政府提供相應的政策和資金保障,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是完善農民遠程教育體系的前提。政府還要健全組織管理,明確部門職責及分工,各級政府協同建設農民遠程教育體系,形成上下聯動、左右協調和講求實效的新局面,實現力量集成、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提高農業信息資源的及時性、科學性、實用性及全面性。
當前,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農村遠程教育的開展提供了可能,但是農民教育培訓與農村經濟和整個社會的發展不協調,教學設施落后、教學方法陳舊、教學資源匱乏和師資力量短缺等問題仍然存在。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消除各種影響農民網絡教育的障礙因素,推動農民教育現代化,有利于職業農民的培養和農業生產發展水平的提高,進一步推動新農村建設。
[1]伍均鋒.現代媒體在農民職業教育培訓中的應用研究[J].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學報.2011.(5).64-70
[2]王余良.現代農民技能培訓的初步實踐與發展策略[J].中國農村教育.2008.(10).18-20
[3]蔣建科,譚英.基于網絡媒體的農民培訓效果研究[EB/OL]. http://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NJWT200709009.htm
[4]戴起偉,許才明,馬建風等.現代遠程教育技術在農村培訓中的應用[J].中國農業科學.2007.(40).22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