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維
永州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工程系
關于現代教育技術與傳統機電教學經驗的思考
王 維
永州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工程系
當前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日趨成熟,學校教育也不斷對其進行引進。將傳統機電教學經驗和社會實踐進行整合,是現代教育技術的理念。在現代教育技術中,“自主、互動、協作”的教學模式是當前教學改革的方向。筆者就現代教育技術與傳統機電教學經驗的整合進行深入的研究。
現代教育技術;機電教育;教學模式
近幾年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越來越迅速,在現代教育技術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為教育的教學改革特別是教學手段開拓了新的發展空間。教育要有創新性,要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對于陳舊的理念,要堅決摒棄,要深化體制改革,吸收先進的教育方式。將信息技術應用到現階段的教學模式當中,在教學階段,占據主要地位的是學生,而教師主要起到引導的作用,使實踐的意義更加凸顯,在教育教學中始終貫穿著實踐教學,同時對滿堂灌式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用探究式學習和合作學習的形式取而代之,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教育領域上實現信息化和現代化,就要從軟件、硬件和師資等三個方面著手。對于軟件方面來說,要注重把握教學自身的規律,這樣才能保證培養方案科學有效,此外要擴大教學資源庫的規模,在教學過程中大量使用現代化的教學軟件,提高教學水平;對于硬件方面,就要加大硬件建設的投入,例如必要的教學設備和網絡等,充分打造現代信息技術的環境;師資建設方面,也要加大培訓和發展的力度。隨著教學現代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教師自身也應該提高自身的水平來應對不斷變化的教學形勢:教師首先要對自身學科知識的應該有一個全面的把握和理解,還應當具備足夠的實踐經驗。在對教師培訓的工作中,不僅要注重教師基本科學知識體系的完善和發展,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水平。
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提高,現代教育技術被更多的運用到教學管理當中。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都能充分的使用教育技術。教學軟件的開發、教學系統的應用以及教學效果的評估等都可以使用高科技的現代教育技術。這樣就使得教學的效果和教育的水平得到極大的提高。期初部分人認為電化教育與社會的發展已經不相適應,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斷提高,教育技術正在成為決定教育發展水平的一個決定性因素。教育和教學工作是一個龐大的系統性工程,每一個參與者都對教育和教學水平產生影響。所以,電化教育不能解決現代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的問題。所以,單純的多媒體技術對于教學水平的提高也是十分有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大力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各大高校為社會輸送了大量的人才資源,這也是我國經濟社會得以快速發展的根本動力。然而,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轉型升級,國家對于職業教育人才特別是高職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全社會的具有專業知識的技能型人才的數量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人才結構出現了不均衡的現象。當前職業教育往往側重于理論知識的傳授,過分的注重學生基礎知識和理論水平的培養,使得這些學生不能熟練的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能。職業教育的理念已經跟不上社會發展的步伐。培養的職業人員并不能順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國家高度重視職業教育,國家有關文件中寫道:“職業教育要注重學生的技能培養,讓他們都能在自己的領域和專業內熟練的掌握技術,同時還要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為經濟社會發展輸送更加高素質的高職人才”。所以,職業教育的課程改革迫在眉睫,只有進行課程改革才能徹底提高職業教育的水平,才能提高學生的素質。課程改革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鼓勵學生多去動手操作,多去動腦思考,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水平,才能保證學生的綜合技能的不斷提高。
在教學改革中要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獨特作用,這樣就能不斷的優化和完善新的教學體系,真正提高教學水平。現代教育技術對于教育和教學思想的提高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教改的過程中要充分的發揮現有教師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成為教改的主導者。有的一些先進學校的教師,水平很高,教育教學經驗十分豐富。但是在當前教育教學改革不斷加深的背景下,新課程標準的實施下,如何才能更好使用和推廣現代教育技術是一個擺在教改面前的現實的問題。只有把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有機的融合到教學和教學過程中才能發揮其獨特的作用。這一問題就值得我們去深思,筆者認為要想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有趣的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就必須改變過去傳統落后的教育教學方式,更新教育理念,把一些先進的教育和教學方法融入到現實的教育過程中來,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特別對于機電專業來說,更應該進行教改,只有進行教改才能提高機電專業的教學水平,才能向社會輸送專業的機電人才。
3.1營造良好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實質上一個既要科學方法又需要藝術水準的工作。在特定情境中才能產生和發展教學,良好的情趣也是由良好的情境產生。學生在良好的情景和氛圍內學習可以最大程度的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特別對于機電教學來說,機電課程的學習過程一般比較單調枯燥,在教學中引入良好的情景,一方面可以緩解學生的情緒,更為重要的是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此外,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引入和使用,教師可以把要教授的知識通過生動形象的形態展現給學生,學生一方面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識,更為重要的是能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學習,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PLC課程是機電專業十分重要的課程。亞龍的光機電一體化設備的引進對于此課程教學效果的提升發揮了獨特的作用。學生可以使用計算機代碼來對電子線和控制傳感器進行編程,這樣就能最大程度的發揮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學生可以十分清晰的了解到每一個細節和動作,對整個機電設計和運轉的步驟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通過調查發現,相當一部分學生偏向于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在學習中利用計算機學習的愿望也十分強烈。
3.2打造學習探究平臺,轉變學生學習方式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整個教學過程中中心,一切要圍繞著學生來進行教學。由于我國應試教育的存在,教師成為了教學課堂上的主角,他們一般都被動的向學生講授知識,教學媒體只是一個單純的輔助工具,并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因此,教學過程要充分的發揮教學媒體的獨特作用,把要向學生傳授的知識進行更好的展示,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將灌輸轉變成為啟迪思維,徹底轉變學生的思維習慣和學習方式。在電工電子教學方面,應該充分發揮實驗室的作用,讓學生在實驗室內自由的動手發揮,這樣才能讓學生充分的了解每一個零部件,與此同時,可以通過課堂講解的線路圖,實現現代教育技術與傳統教學手段的緊密結合,模型電板進行組合,印證結論,做好揚長避短,互相彌補有事,加強教學整體性的提高。
3.3轉變傳統的教學形式,加強學生思維發展
機電教學是一門十分注重實踐的教學科目,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對于機電教學水平的提高至關重要。學生通過使用現金教育技術不僅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新的教學環境中提高自己,更為重要的是能夠有效促進學生思維的進步。舉個例子,在CAD教學當中,為了讓新學習者更加容易的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可以引進和使用三維動畫設計軟件。學生可以使用三維動畫軟件來體驗旋轉立體的感覺,這樣就能更加生動直觀的感受到所學知識的內涵和特點。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更為直觀的體驗到投影的方向和感覺,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科感覺,讓學生對于抽象的思維有一個具體的感覺和把握。
3.4通過教學互動增進學生的溝通
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和交流對于教育水平的提高十分重要。教育技術的應用可以增加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教師和學生可以對于計算機的使用進行交流,探討和解決新出現的問題。同時,教師和學生也可以通過網絡技術在線進行交流,增強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情感。老師可以根據終端控制技術實時了解到學生的學習狀況,可以有針對性的對每一個學生進行指導。教師也可以利用課下時間來和學生進行交流,近距離的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實時的解答和解決,老師能夠隨時隨地了解學生的學習請,在網絡的引導和幫助下,增進師生之間的溝通和感情。
[1]高靜.機電教學中多媒體技術運用的優勢[J].赤子,2015(05).
[2]陳安永.機電教學中多媒體技術運用的優勢[J].職業,2014(11).
[3]瞿彬.教學資源整合在機電課程教學中的作用探析[J].成才之路,20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