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
吉林藝術學院舞蹈學院
論民族民間舞蹈對原生態舞蹈的提煉與運用
平原
吉林藝術學院舞蹈學院
民族民間舞蹈的歷史與人類的歷史一樣悠久。本文從民族民間舞蹈與原生態舞蹈的關系,繼承和發揚中國原生態民族民間舞蹈,如何對原生態舞蹈進行提煉和運用三個方面探討了民族民間舞蹈對原生態舞蹈的提煉與運用問題。
舞蹈;原生態;民族文化;藝術
民族民間傳統舞蹈是各民族人們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共同創造的財富,是一種運動著的活文物,人們通過舞蹈了解各民族的傳統文化和生活習俗,傳承保護民族民間舞蹈文化,成為世界各國人民的共識。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關注民族民間舞蹈的“原生態”問題。
舞蹈是一種人體動態文化,通過人類自身的形體動作和思想感情來表現社會生活,民族民間舞蹈是一個民族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發展的產物,由群眾集體創作,由群眾傳承,在民間流傳的文化形式,具有民族與地域特點,反應了一定歷史時期的文化背景,民族民間舞蹈表達了人們對生活的渴望,保持著獨特的民族意識,舞蹈是一種特殊語言藝術,體現了民族的審美,具有民族凝聚力。民族民間舞蹈是人類文化發展的產物,有著自身的發展規律,民族民間舞蹈與它的生長環境融為一體,是人民群眾擁有的文化財產,尊重和保護民族民間舞蹈,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取材于民間,隨性,自娛,具有獨到的地域特色和魅力,受到很多人的喜歡,舞蹈由原生性已成為民族智慧的結晶,異彩紛呈的原生態舞蹈是文化藝術發展鏈條中的首要環節,具有基礎性和永恒性,我國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形成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舞蹈藝術,這些舞蹈扎根于人民的生活土壤中,稱為民族民間舞蹈。燦爛輝煌的舞蹈藝術是中華民族各民族共同創造的精神財富,舞蹈絢麗多彩、浩如煙海,各族人民創造了風格迥異、形式紛繁的歌舞藝術,各民族的民間舞蹈藝術世代相傳、綿延不斷,有著淳樸的鄉土氣息,這種社會文化活動,教育子孫后代、增強民族團結、鼓勵人民斗志,體現著—個民族的性格特征。“原生態舞蹈”是指在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基礎上,采用最原原始的民族舞蹈元素,舞蹈所用的服裝、器材選取各民族著裝的生活原型,表現者大多是本土的生活者。民族民間舞蹈的最初形態,是對生活的一種本能的表達,不是為了表演,最古樸的舞蹈,是民族民間舞的源頭,民族民間舞蹈是舞蹈藝術的源頭,各民族的民間舞蹈都是從本民族人民的勞動和生活中取材出來的,展現了當地習俗,和當地人民的審美情趣。
對現代舞蹈來說,原生態舞蹈相當于水之源、木之本。人們看到原生態舞蹈帶來的巨大商業價值,部分人們為追逐利益,對民族原生態舞蹈歪曲改編,盲目地加入現代元素,憑自己的想象來開發加工原生態舞蹈。民族舞蹈的創新和發展,需要借鑒和揚棄,要尊重民族的優秀文化,體現民族精神的真善美,不能隨意地借鑒外來的東西,原生態民族民間舞蹈是民族歷史文化的凝結,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在創作方式上強調對受眾的關注。舞蹈需要受眾,現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世俗化,現代的民族民間舞蹈強調觀眾的回應,舞蹈作品關注世俗生活,提煉和升華日常生活,再現生生不息人類文明。舞蹈強調人性,強調人的主體意識,舞蹈創作關注對人性的思考,注重對人生價值的思索。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不斷轉變,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在自然傳衍過程中有可能失傳,原本依托于一定的民俗儀式的舞蹈,更易失傳,舞臺上的民族民間舞蹈可以融入個人風格和審美愛好,介入個人創造性,創作者的審美個性與民族民間的風格相結合,民族性與時代性相結合,與時俱進,使舞臺民族民間舞蹈煥發新的生命力。保護原生態民族民間舞蹈,注重舞蹈創作的個性、自由性。
二十一世紀,“回歸原生態”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搶救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時代的流行詞,西方現代舞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巨大的沖擊,人們有了緊迫感。“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性被賦予現代化的內涵,是現代性的組成部分,“原生態”使中國民間舞蹈藝術找到發展之路。民族民間舞蹈具有悠久的歷史,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民族民間舞蹈中審美娛樂因素越來越重,逐漸消退了其實用功能,舞蹈日益世娛樂化和藝術化,當代的民族民間舞蹈并不是原生態舞蹈,舞蹈編導挖掘原生態民族舞蹈資源,加工提煉再創作,形成現代藝術與原生態舞蹈的融合,實現了現代與原始的完美結合,具有民間性與“草根”意義,無數追崇者開始重視這種舞蹈。例如,原生態舞蹈《香格里拉》是最原汁原味的舞蹈詩畫,展現了純正的香格里拉,“中國民族歌舞團”赴美國演出,受到美國觀眾的熱烈歡迎,《香格里拉》展現了二十多個民族的舞蹈文化,觀眾欣賞了絢麗多姿的多民族舞蹈和民俗。香格里拉民族演員耗費數年心血挖掘出來的舞蹈《香格里拉》,為觀眾帶來了幾乎失傳傈僳族結婚場景,所有演員都是香格里拉的原住居民;舞蹈展現的是原汁原味的生活場景;服裝由原住居民制作;道具是勞動中的工具,演員們單純干凈,樸實無華,展現了香格里拉人民的勃勃生機,是最自然和原生態的的民族藝術。原生態民族民間舞是舞蹈藝術最基本的元素,在語言習慣中摻入現代因素,通過節奏、手勢、姿態、動作、眼神表現民族的個性,發掘民族的文化積淀,研究民族的生活、精神和文化狀態,舞蹈表達民族的個性文化。
總之,各國舞蹈藝術家密切關注民族民間舞蹈的傳承個問題,聯合國發布了保護和發展民族民間傳統藝術的法規,繼承和保護民族民間的傳統藝術,尊重民族傳統,保護發掘民族藝術,提升文化保護意識,研究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傳承規律,掌握發展趨勢,多領域、多層次的調查研究舞蹈藝術,在民族民間舞蹈發展創新的基礎上,實現民族舞蹈的健康科學發展。
[1]隆蔭培,徐允兒,歐建平,舞蹈知識手冊,上海音樂出版社,2010
[2]劉青弋,中外舞蹈作品賞析,上海音樂出版社,2011
[3]羅雄巖,中國民間舞蹈文化教程,上海音樂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