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向丹
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交建里小學
繪本
——讓學生享受讀書的幸福
張向丹
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交建里小學
讀書是讓學生獲得人生幸福的一條最美的路,那么如何讓學生愛上讀書?在這條路上探求摸索了很久,我嘗試過讀童話、讀寓言、讀成語,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引導學生閱讀,可是面對大量的文字,仍有一部分孩子感受不到讀書的樂趣,僅僅是為讀書而讀書,為完成任務而讀。
偶然的一次外出學習,讓我接觸到了“繪本教學”這一新生的事物。我眼前豁然開朗,心中真切地體會到讓學生享受讀書幸福的契機來了。
繪本是國際上公認的最適合幼兒與低年級孩子閱讀的圖書,繪本閱讀應該低年級孩子的閱讀經歷中不可缺少的最要一環。于是我開始嘗試著引導孩子進行繪本的閱讀,把繪本閱讀作為開展語文大閱讀的一載體,提倡快樂閱讀,通過讀繪本、寫繪本、自創繪本等形式培養低年級孩子的閱讀興趣和習慣、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觀察力,以最佳的方式熏陶孩子心靈。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辦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利用繪本讓學生在愉快的閱讀中一遍遍的學習漢字,學習語言,提高了學生讀書的興趣,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從而促進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啟迪學生心智。
1、爭取家長的支持,獲得繪本閱讀的家庭保障。由于繪本字少,價格貴,剛開始還有些家長不太支持,有的家長感受不到其中的樂趣。但是隨著孩子興趣的增強和閱讀能力的提高,家長明顯感受到了孩子的變化,積極配合起來,于是孩子們手中漸漸有了大量的圖書。同時鼓勵各位家長與孩子一起讀書,營造書香家庭,共同分享閱讀的快樂。
2、為學生推薦適合的圖書。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閱讀,我在班上進行圖書推薦,開推薦會,班中很快掀起了讀繪本的熱潮。在推薦讀書時,通過不斷摸索,也積累了很多經驗,我認為小學的繪本閱讀與幼兒繪本閱讀是不一樣的,在選擇上也要有不同。
(1)繪本的圖畫要藝術性強,富有情感,故事的主題來自于學生的生活經驗,往往能引發學生共鳴。如《我爸爸》、《我媽媽》、《大衛,不可以》這些接近兒童生活成長和故事情節幽默的繪本比較適合低年級學生閱讀,不但激發學生的的閱讀興趣,還能讓學生大閱讀的過程中有更好的表達欲望。
(2)繪本中的文本語言要具有節奏性。很多繪本文字的采用相同的句式結構,除了內容文字不同外,各個段落的句式和用詞結構基本相同,句子往往描述形象,具有重復性和簡潔性的特點,非常適合低年級學生對于語言的學習。如《愛是一捧濃濃的蜂蜜》這個繪本中,每幅圖的句式都相同,每一幅圖都是以“愛是……”為開頭,因此在教學時,這樣的富有節奏感的句子,孩子們不但讀來瑯瑯上口,而且我還引導學生按照這個句式,自己也來說一說。
(3)圖文展開的故事情節要留有空間。對于低年級的孩子,可以多選擇些篇幅短小、想象空間大、有利于培養學生觀察與表達能力的經典作品。如:《爺爺一定有辦法》、《云朵面包》、《風到哪里去了》、《蚯蚓的日記》等等,這類繪本里都留給孩子許多想象的空間,畫面中的一些小細節也往往會讓孩子產生豐富的想象,這樣老師再引導學生對故事進行合理的擴充和延伸,學生往往都有話可說,思維也越來越活躍。
低年級學生正處于喜愛涂涂畫畫的階段,喜歡模仿、喜歡用自己的小筆頭畫出自己心中的畫面,直觀而充滿童趣。繪本中的畫面與色彩往往想象力豐富,色彩鮮明,這些往往能刺激能激起他們的興趣。于是我引導學生進行繪本的創作。
1、模仿畫。我引導學生閱讀完繪本后,讓學生回去把今天讀的繪本故事再講給爸爸媽媽聽,或者回家把今天讀的繪本進行續編的繪本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講完后學生自己或是照著繪本把自己認為最精彩、最有趣的畫面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畫出來,或是用稚嫩的筆將其加上自己的想象移到畫紙上。家長幫孩子把他講述的故事記錄在旁邊。一本小小的繪本書便“出版”了。慢慢地學生識字量增大以后,文字的書寫便成了學生自己,家長與老師成了他們的第一個讀者。
2、創作畫。我還根據繪本的風格,引導學生了解繪本中的情節與主題,然后讓學生嘗試續畫,自創繪畫。允許孩子與人合作,可以請同伴一起合作,可以與父母一起合作,這樣不但降低了創作的難度,還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孩子們的繪本創作慢慢的從單張的、幾張的發展到了整本的繪本創作。孩子們的繪本有完整的封面、封底,有作者出版社??粗约旱睦L本制作成功,孩子們非常有成就感。而我引導學生通過繪本的交流課,去欣賞大家創作的繪本,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創作興趣,還要學生們在互相的欣賞、交流過程中取長補短、不斷的提高著。
繪本創作,吻醒了孩子的閱讀之夢,讓孩子的心學會了飛翔,學生在一次次的創造中,慢慢的有了自己與眾不同的想法,體會著創作的樂趣。孩子們,是幸福的!
1、利用多種方式鼓勵學生愛上閱讀。低年級孩子識字量少,閱讀速度慢,孩子們在閱讀繪本時往往只注重欣賞書中大幅的圖畫,而忽略繪本文字中的豐富內涵,還有一些孩子因為不愿意閱讀文字而對繪本不感興趣。為了讓學生能從心底真正的愛上繪本,從而愛上閱讀。我通過設計教師導讀、倡導親子共讀,組織小組分享讀等各種方式引導學生愛上閱讀。老師繪聲繪色的導讀,學生深深陶醉,這樣動人場景怎能不讓孩子愛上閱讀?孩子坐在媽媽懷中,一起閱讀時的溫馨感覺怎能不讓孩子愛上閱讀?
慢慢的孩子們越來越喜歡閱讀繪本了,為了督促學生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我又設計一系列的督促方法,幫學生養成好習慣:每周一張的讀書調查表,保障學生每天在家閱讀時間,請家長幫忙督促;班級里開展交流會,鼓勵學生們在交流會上介紹自己讀的書,介紹自己喜歡的片斷,自己喜歡的原因的;學期末評出“讀書小狀元”,以喜報的形式獎勵學生,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積極為學生搭建展示的平臺。為讓學生保持和提高閱讀興趣與積極性,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水平,我積極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展示活動。如:把學生的作品在班級墻壁進行展覽;向校報推薦學生作品;通過講故事、表演等形式及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慢慢的,學生養成了良好閱讀習慣,或許我的學生考試成績未必是最好的,但我相信他們一定是最幸福和最有潛力的!我與學生們一起享受著閱讀的樂趣,我們在幸福的閱讀中一起成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