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然
湖南省邵陽市高級技工學校
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模具專業鉗工技能教學改革與實踐
謝然
湖南省邵陽市高級技工學校
職業教育的大力發展是我國教育發展的一個重點走向,目前高等職業教育的招生數量占招生的體規模的一半以上,國家在職業教育的發展上有很多的重要策略,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是目前高職的教育重點,但是由于近年來高職招生數量增多、社會對高職畢業的學生需求量大,導致大部分高職院校急于求成,難以培養出高質量、高素質的人才,所以高職院校的辦學理念、教育方式等急需改革。本文以高職模具專業鉗工技能在教學中訓練和課程的教學實踐以及改革為例,提出有利于更好的培養人才的辦法和方案。
模具;鉗工;就業導向;教學改革
我國的模具和鉗工對高技能的人才需求量大,素質要求高,在高職畢業生的處境并不是很樂觀的情形之下,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并且使其適應市場的發展成為高職教育的首要任務,教學的改革與實踐不是紙上談兵,也不能操之過急,應該從模具鉗工的培養所需的教學方案、教材等細節開始,實行真正的方案構建。
模具鉗工在市場中的需求量大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具體的需求特征和存在的問題還是需要市場調研來總結,經過調研數據和總結發現,數控加工設備的不斷增加使用導致模具零件的加工不再出現往日的手工加工模式,精準度的需求也大大增加。在目前階段,企業對于模具鉗工的要求并不是太復雜,以裝配和調整,維修護理為主。零件的加工精準度雖高,但是也有裝配后不能完全符合要求的,所以這使模具鉗工對模具的裝配試模等技術顯得極為重要[1]。鋸銷、孔加工等基本操作技能必須具備,這些都需要學校所開設的技能訓練課來培養。在市場調研中有的高職學生表示他們學校的鉗工技能訓練中難以將鉗工技能在模具專業實踐中的具體作用很好的表達,這就影響了實訓在學生心中的位置,覺得可有可無,這著實是教育的敗筆,教育體制、教學方案如果不做相關的調整后果將不堪設想[2]。
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也是目前模具專業鉗工的教育上的不容忽視的缺憾:大多數的模具鉗工技能的教學大都停留在傳統的技能階段,這種局限性阻礙了技能的更好的發展和應用,不能完全適應模具市場的要求,教學內容與實際應用明顯脫節,這樣的情形下學生在進入企業的初期不能適應企業用工。市場鉗工的大方向需求走向的影響下,模具專業鉗工技能的教育培養和改革是不容延遲的,我國在部分高職院校進行了鉗工技能的教學改革,成效顯著。改革的內容主要是使模具鉗工的教學指導方案主要以就業為主,以實際應用為導向,通過專家及相關方面的教育工作者的努力開發出更符合企業需求的校本教材,在教學中實踐課模擬企業的工作流程和環境,即項目教學[3]。
模具專業的畢業生是要面臨企業生產一線的,其主要的業務范圍是金屬塑料等的成型工藝的規程編制,模具的實際設計和制造也是工作范疇之內的,塑料成型機械的安裝和調試等生產現場的工藝都屬于畢業生應該輕車熟路駕馭的,有能力突出的甚至要參與生產一線的管理。所以順應需求,新課改的內容著重強調了重視學生對模具的裝配、調試以及檢驗維修能力,這些能力所相關的知識和重要性在課本中得了到良好的表達。模具專業的鉗工已發行的教材在市場上流通不少,但是與如上的要求匹配的寥寥無幾,所以新教材的開發很必要很及時。在新的教材的開發中,教師要將課程的開發思想貫徹整個編寫工作,以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將必須的專業知識融會貫通,讓使用教材的學生能在之后的使用教材的過程中貼近實踐,教育過程就能真正成為了培養學生能力的實踐過程,理論知識在工作過程中得到梳理。在校本教材的開發過程中教師不是憑主觀意識來進行編寫,編寫的過程中需要參考、借鑒優秀的資料,將有效傳遞知識的優秀教學方法拿來我用。校企合作是一個讓學生體驗知識的靈活應用的好機會,所以校企合作很重要,在校期間提前提煉模具鉗工的崗位經驗,這對于今后的工作和學習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教師可以經常參加廠區,根據工作任務來開設接下來的學習計劃,參照模具鉗工的職業資格標準增加或者減少任務量和難度。在教學的過程中所搜尋的例子最好都是在合作企業真正發生過的,讓實例成為教學的載體[4]。技術方面的東西有時難以生動演示,這就需要視頻教學和演示教學,讓學生生動的體會崗位中的過程,多角度的了解鉗工的日常工作的流程。學生認知規律和對學習的接納能力不同,教師要尋找其在本專業學習上共性的東西,進行整理、歸納,之后制定與課本相符與學生相符的教學計劃。
根據專業人員的培養目標以及如今多元化就業市場的巨大需求,模具鉗工技能教學的主要任務和目標是著重培養學生對模具裝配能力、模具調試、模具檢驗及模具維修的能力,并且使之踏實所需的知識與技能,之后在工作中得到良好的應用,使模具專業的學生在鉗工技能上能建立基本思維框架,以期在工作后很快達到現行國家模具鉗工考核要求。通過了解了一些模具制造企業的具體崗位派發的具體任務和能力要求后得知企業很重視崗位的駕馭能力,希望崗位和崗位能力能夠有一致性,不僅要求學生學有所長,更要學有所用。崗位的任務是由崗位而定的,崗位所有的職責必須當做責任和任務來用心完成,這就要求在培養學生的過程要達到職業能力培養、責任心培養相一致原則。質量是高等職業教育最應該重視的,教育的質量就是育出的學生的質量,這質量在技術與靈魂上都要達標才符合要求,才能向社會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教學改革的進行讓在實踐與教學的合理結合,雖然在全國范圍內剛剛展開,但是作用卻不容小覷,培養專業技能進而培養職業素質,這都是技能型的人才,是大中小企業都需要的角色,對于校園來說,能傳導給學生的經驗或許不如工作中來得更加實用,但是在校園中形成的思維和能力確實不可更改的,每個企業各有不同,競爭的硬件卻主要在于員工,員工的水平就是企業的水平,所以,教育改革的計劃和實踐是一件有意義的事,不僅增加了畢業生在職場的適應能力,對于中國企業員工整體的素養提高也有推進作用。
[1]高華,付菊.澳大利亞TAFE教育的特點[J].機械職業教育.2010.10(06):16-18
[2]虞付進,周中山,吳淑園.高職教育機械類專業課程設置[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6(02):89-90
[3]任級三.對制造業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幾點思考[J].職教論壇.2011.8(10):14-16
謝然(1977-),男,籍貫:邵東,學歷:本科,職稱:一級實習指導教師,研究方向:工具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