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民銀行系統干部職工“八小時以外”和離退休干部的違紀案件呈高發態勢,加強職工“八小時以外”和離退休干部的管理,是預防各類違法違紀案件發生的重要舉措,現結合基層人行實際,對干部職工“八小時以外”和離退休干部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環節進行思考,提出對策性建議和措施。
一、存在的薄弱環節
(一)制度建設尚不完善
目前,基層人行尚未建立全面、系統的干部職工“八小時以外”的管理制度,僅有少量涉及干部職工“八小時以外”的管理規定分散于勞動紀律及休假管理、要害崗位人員管理、行員考核管理、出國(境)管理監督等制度中,這些“八小時以外”的管理規定內容較粗略、操作性差、管控難度大,干部職工“八小時以外”的管理一直是困擾基層人行的一個棘手問題。同時,基層人行《離退休干部管理與服務工作制度》仍有待完善,該制度側重于離退休干部閱讀文件、走訪慰問、生活保障等服務性工作,對離退休干部管理要求沒有硬性紀律約束。此外,基層人行尚未建立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工作規定,離退休干部黨員的教育和流動黨員的管理工作仍較為薄弱,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工作有待進一步規范。
(二)思想認識存在差異
從基層人行干部職工思想狀況調查分析看:有的職工認為“八小時以外”屬于個人活動范疇、單位只要管好“八小時以內”就可以了;有的認為“八小時以外”的管理會影響個人業余生活,甚至會侵犯個人隱私,對“八小時以外”的管理產生了抵觸情緒,將不利于 “八小時以外”管理工作的開展。從基層人行離退休干部的思想狀況看:有的離退休干部認為自己退休了,該放松放松了,不愿意參加離退休干部的政治理論學習活動,思想麻痹、精神懈怠;有的離退休干部黨員組織觀念淡薄,思想退化,不參加黨支部的組織生活、不按時繳納黨費,放松了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考核操作難度較大
從基層人行各層級干部職工的考核看涉及八小時外的考核內容較少,且考核難度大。如行員年度考核中考核部門對干部職工損害黨和國家形象的行為和言論、違反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的行為難以全面掌握,考核難度大;要害崗位人員考核對其崗位人員個人嗜好屬崗位禁忌事項和個人行為或工作表現異常的考核內容不具體,考核不易操作;領導干部考察對考察對象品德作風的考核內容未能細化,較難考核;民主評議黨員中對黨員在社會生活中起模范帶頭作用的評議內容空泛,對該項內容的評議基本流于形式;此外,離退休干部黨支部未嚴格執行基層黨支部分類定級的考核標準,離退休干部黨支部的考核基本處于空擋。
(四)監督管理存在難點
一是監督制度缺失。目前,基層人行缺乏“八小時以外”的監督制度來支撐對干部職工、特別是黨員干部“八小時以外”的監督,監督缺乏制度保證。如《黨員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關于進一步從嚴管理干部的意見》并未對黨員干部“八小時以外”監督的內容、程序等作出規定,基層人行對黨員“八小時以外”的監督操作性不強。二是難以處理“八小時以外”監督權的邊界問題。干部職工在八小時外,屬于國家法律保護范圍,享有公民的基本權利,如何不影響干部職工正常生活的情況下實施“八小時以外”的監督是基層人行面臨急需解決的問題。三是監督基本處于斷檔。目前,基層人行的監督主要在“八小時以內”,對“八小時以外”干部職工的思想動態和行為極少關注,監督沒有延伸到“八小時以外”,這就很難準確了解干部職工“八小時以外”的情況,監督出現盲點和空白點。
二、對策性建議和措施
(一)加強制度建設,為管理提供制度保證
一是制定《干部職工“八小時以外”的管理制度》,細化基層人干部職工,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八小時以外”應規范和約束的言行舉止,明令禁止的活動和行為。對違反法律、法規和制度、規定的行為分別依法、依規進行處理。同時,組織干部職工與單位簽訂《遵守“八小時以外”管理制度承諾書》,增強干部職工自我管理和約束能力。二是完善《離退休干部管理與服務工作制度》,增加離退休干部管理的紀律約束規定,把管理寓于服務之中,落實好離退休干部的“兩個待遇”,深化老干部管理工作,努力構建和諧基層央行。同時,建立《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工作規定》,明確黨支部組織生活、黨費收繳和黨支部評分考核及流動黨員管理等規定,規范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工作,充分發揮黨支部對離退休干部黨員教育管理作用。三是制定《干部職工“八小時以外”行為監督管理暫行辦法》,構建監督的保障。明確“八小時以外”的單位“一把手”、班子成員和部門負責人的管理責任及組織人事、機關黨辦、紀檢監察和干部職工所在部門的監督責任,形成職工自律、分級管理、職能部門監督齊抓共管的監督管理機制。
(二)加強思想教育,增強職工遵紀守法的自覺性
一是健全常態化思想教育工作機制,引導干部職工正確看待“八小時以外”的管理,增強接受管理的自覺性。認真落實思想匯報、談心、思想狀況分析等制度,多渠道了解掌握干部職工的情況,加強對非正常原因不在崗、離退休干部異常狀況等人員的教育管理,及時開展行為風險的排查和警示教育提醒,把苗頭和隱患難解決在萌芽狀態,強化責任事故的防范工作。二是要堅持不懈地抓好黨員教育管理工作。落實“三會一課”、民主評議黨員、黨員黨性定期分析、黨內活動關懷幫扶等制度,加強黨員的教育管理,嚴格黨內組織生活,把“八小時以外”黨員教育管理納入組織視線,教育黨員八小時內、外都要增強黨員身份意識,嚴格遵守工作紀律、財經紀律和生活紀律,成為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模范。三是加強教育陣地建設。加強基層人行職工之家、黨員活動室、廉政文化活動室和離退休老干部活動室建設,發揮陣地的宣傳教育作用,倡導和培養干部職工“八小時以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格調、高雅的生活情趣和文明的生活方式,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建立考核機制,細化考核標準
一是把落實“八小時以外”管理規定的情況納入基層人行行員年度考核、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檢查考核、民主評議黨員和干部考察、考核的內容,加強制度落實的考核評價和督促檢查,并注重考核結果的綜合運用。如在《行員工作關鍵行為和事件記錄表》中記錄違反“八小時以外”制度的行為,根據記錄、日常工作表現和個人總結,參考民主測評結果,作出考核等次,更完整、準確地考核行員的德能勤績廉的情況。二是細化考核標準,在行員年度考核、要害崗位人員等涉及“八小時以外”的考核中要細化其考核標準,增強考核的針對性,提高考核的可操作性。三是嚴格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工作的考核,加強和改進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工作和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對黨支部分類分類定級為“較差”或“后進”的黨支部要督促整改,促其晉位升級;對不履行黨員義務、不符合黨員條件的黨員,要及時幫助教育,促其改正,對經教育不改的,要按照黨章和黨內有關規定作出處理。
(四)構建監督體系,形成監督合力
建立社會、單位、家庭“三位一體”的監督管理體系,加強對干部職工“八小時以外”管理制度執行力的監督。一是開展社會監督,拓寬民主監督的渠道。通過聘請行風監督員、向金融機構和服務對象公布舉報監督電話等形式,通過社會監督渠道強化對基層人行干部職工、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的監督。二是加強內部監督。建立“八小時以外”情況報告制度。職工在行員考核的自我評鑒、科級以上領導干部在述職述廉中報告遵守“八小時以外”的規定的情況,并自覺接受組織和群眾的監督。同時,組織人事、機關黨辦、紀檢監察和干部職工所在部門要履行監督責任,把黨內監督與群眾監督相結合,共同抓好干部職工八小時內、外的監督,對不履行監督職責,致使所分級管理工作人員出現問題的應嚴格進行責任追究,以發揮制度的警示作用。三是開展家庭監督。通過采取召開干部職工家屬座談會、發放征求意見表、入戶走訪等形式,定期與干部職工家屬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干部職工的興趣愛好和“八小時以外”的活動情況,引導干部職工家屬“管好自己的人”,防患于未然。
作者簡介:莊詠梅,女,供職于中國人民銀行玉溪市中心支行監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