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苗+張澤民



摘要:項目教學法是中職教育中比較有效的教學方法之一,但是其實施存在一定的弊病和問題。本文基于項目教學法,根據中等職業教育特點構建“三環七步”教學模式,探討了基本流程、實施效果及教學策略的相關問題。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中職教育;教育;職業
基于項目教學的課堂教學模式現在被廣泛應用于中等職業教育課堂教育之中,其打破傳統課堂的單項的信息傳播方式,為學生提供更為真實的模擬未來職業現實的項目工作環境,讓學生獲得更為直觀的感性工作經驗,從而促進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養成與發展。
一、“三環七步”項目教學的基本模式
(一)項目教學法的內涵與特征
項目教學法,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在職業教育中,項目是指以生產一件具體的、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產品為目的任務。
因此,可以將一個項目分解成為項目需求分析,項目技術解析、項目內容實踐三個部分。通常中職教學中,這三個過程在一節課中完成,或者混合在一起在多節課中完成。這樣操作無法對學生在項目實施的每個環節進行干預和引導,學習目標不明確,過程教育的針對性不強,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固定和養成。筆者將一個項目教學分解為三個階段分別實施,提出“三環七步”項目教學模式。
(二)“三環七步”項目教學模式
為了提高中職教育的實踐性,課堂教學調整為35分鐘一節課,因此一個項目教學可以分解為3個環節,由3個基本課時來完成,即三環,如某環節項目時間不足課適當增加一個課時;而每個課時中也就是每個教學環節,又可以分為7個步驟來實施教學,即7步,其這個項目可課程模式設計如下(表1-3):
二、“三環七步”項目教學的模式實施情況反饋
筆者以雞西市指教中學計算機應用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實施“三環七步”教學模式的結果進行評價,得出以下實施結果:
1.學生思維活躍度明顯提升。其效果遠遠優于一般課堂的學生思維活度。2. 學生過程參與度有效提高。在有限的時間內,全班學生的參與度接近100%。3. 問題反思率大大增加。通過問題表單反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每個項目之后請學生填寫學習反饋單,對本節課的知識內容進行評價反思。
三、“三環七步”項目教學的模式策略討論
(一)理論與實踐相融合
打破以往所提到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面銜接”,實現學生“做中學,做中悟,做中改”。這里要強調學生不但要邊做邊學,還要從“做”的過程中獲得理解問題、分析問題、歸納問題、總結問題的方法和技能。更要從中掌握解決問題,更正問題的方法和技能。教師在課程準備和教學過程中要利用好教學項目、教學環境、教學資源,要合理恰當地把理論知識融入實踐活動中。另外,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從實踐活動中要歸納、提煉、總結相關理論。并且以此為途徑培養學生信息整合能力和個人職場素養。
(二)運用支架式策略
教師事先把復雜的學習任務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學生的理解引向深入。支架揭示或給予線索、幫助學生在停滯時找到出路、通過提問幫助他們去診斷錯誤的原因并且發展修正的策略、激發學生達到任務所要求的目標的興趣及指引學生的活動朝向預定目標。支架式策略由以下幾個步驟組成:(1)搭腳手架,圍繞當前學習主題,建立概念框架。(2)自主學習,將學生引入一定的問題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個層次)。不是由教師直接告訴學生應當如何去解決面臨的問題,而是由教師向學生提供解決該問題的有關線索(例如,須要搜集哪一類資料、從何處獲取有關的信息資源以及現實中專家解決類似問題的探索過程等),并要特別注意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注重合作能力培養
讓學生相互扶持,促進探索。探索內容包括確定與當前所學概念有關的各種屬性,并將這些屬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順序排列。探索開始時要先由教師啟發引導(例如演示或介紹理解類似概念),然后讓學生自己去分析;探索過程中教師要適當提示,幫助學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導、幫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漸減少,最后要爭取做到無須教師引導,學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繼續攀升。
(四)發揮集體教育功能
小組協商、討論,在共享集體思維成果的基礎上獲得對當前所學概念比較全面、正確的理解,即最終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同時,各組將自己的收獲與其他組分享,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五)提升反思評價能力
學習效果的評價包括學生個人的自我評價和學習小組對個人的學習評價,評價內容包括自主學習能力、對小組協作學習所做出的貢獻、是否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等。
■ ?編輯∕高 ?偉